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节《首都北京》PPT课件4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0725152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节《首都北京》PPT课件4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节《首都北京》PPT课件4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节《首都北京》PPT课件4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节《首都北京》PPT课件4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节《首都北京》PPT课件4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节《首都北京》PPT课件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节《首都北京》PPT课件4(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首都北京,第二课时,北京西便门,紫禁城,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交通发达、生活便利 拥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施 文化生活丰富 工业布局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周围密布卫星城和新区 绿地面积较大,注重环境保护等。,北京现代化城市表现在,城市范围扩大、人口增多、交通便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等等。向现代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现代北京的发展,北京的变化,请你说说北京的变化,北京常住人口变化图,算一算: 2000年常住人口与1949年的差距,小结,北京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建国50多年来,城区范围扩大了约3倍,城市人口增加了约3.3倍,城市交通不断改善。 北京不仅是我国的

2、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且还是全国的信息中心、高科技的学术研究中心、交通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正向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探究北京存在的问题,请阅读课本页,分组讨论,谈谈你所了解的北京在可持续发展存在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表你的看法。,问题一: 资源日益紧张:水资源、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挤。,措施: 控制人口或分散集中的人口,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交通条件,问题二: 环境日益恶化:森林减少、风沙危害、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措施: 治理环境污染,注重环境保护。,(笔记),北京城址的迁移与水源的关系密切。 不管城区如何变迁,但始终要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以满足城市用水和防卫的需要。随着城市职能

3、的丰富和人口的增加,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城址的变迁。,首都经济圈,、说说本区有哪些可利用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为北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得条件?,矿产资源:煤炭、铁矿、石油 这些矿产资源促进了北京钢铁、机械、石油加工、化学等工业的发展。,(笔记),2、比较北京和天津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分析评价天津在首都经济圈中所起的作用,天津是首都经济圈中的重要的海港城市,是北京的出海门户,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大城市,它与其它城市尤其与北京的相互协作,互为补充。它承担着首都经济圈商品对外交流的作用。,(笔记),想一想:首都钢铁厂应搬迁到哪个城市,为什么?,邯郸或唐山:既靠近煤,又靠近铁,

4、铁路交通便利。,(笔记),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决定了它必须朝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北京的城市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我们相信,未来的北京一定是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历史与今天、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作业,1.北京位于平原的边缘,制约该平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2.北京的文化教育发达,高等院校多,其中著名的高等院校有、等。 3.北京属典型的气候,其特点表现为、。 4.请你说出几个主要的北京文化历史古迹(至少3个)。 5.比较北京和天津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分析评价天津在首都经济圈中所起的作用。,自辽

5、代以来,北京城城址的空间变化: 辽南京城是依水而建得近似正方形的城池; 金中都城是在辽的基础上加以扩建的,四周有护城河,面积扩大近2倍; 元大都城是在金的东北部新建的一座城池,城内有河流,四周有护城河,面积是金的3倍;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的基础上改建的,北城墙向内缩进,在南面修筑外城,使北京城呈“凸”字形状,呈现出“中轴对称,平缓开阔,轮廓丰富,节律有序”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规划建筑精华; 现代北京城是以明清北京城为中心扩建而成的,同时沿袭了明清北京城的风格。,京城有一条著名的中国线,南面起自己被拆除的永定门中心点,向北经过正阳门、天安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 、坤宁宫、

6、神武门、景山最高点万春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 点,全长近公里。这条中轴线串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 北京城以这条中轴线中心,形成了东西对称的格局。 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所以命名为中国,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城市总体布局就以中轴线为中心 ,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北京因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之一。 为体现封建王朝在国家的中心地位,北京许多著名的建筑都处在中轴线的位置上,如正阳门、天安门、帝王所居之地紫禁城、全城报时中心钟 鼓楼等。,北京的“中轴线”从城南的永定门

7、起,止于城北的钟楼,全长8公里。从永定门起步 ,走不多远就会看到左侧的先农坛,右侧的天坛,这是当年皇帝祈告上苍保佑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地方。再向前走穿过箭楼就来到正阳门下,进了这个门才算了内城。现在天安门广场过去是皇城前的广场,左右两边的对称建筑是总领全国的各部衙署。 穿过广场,雄伟的天安门就屹立在你的眼前,左右对称排列的是社稷坛和太庙,走进天安门,就进了皇城。穿过端门,沿着狭长的砖道,来到一座高大的城门下面,高耸的城墙向内凹进去,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这就是午门。进了午门,就来到紫禁城封建王朝的心脏。到此,你已经穿过了四重城门: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沿着这条中轴线再向前,就到了太和殿,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之后的保和殿是明清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状元就是在这里产生的。再向北出紫禁城北门,沿着“中轴线”登上景山中峰,到鼓楼和钟楼,才完成了整个旅程。昔日,整修北京的政治、文化活动都紧紧围绕着“中轴线”展开,它是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沙尘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