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基础知识工程概论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695988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基础知识工程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基础知识工程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基础知识工程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基础知识工程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基础知识工程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基础知识工程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基础知识工程概论(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交通流理论 第一节 概述,2020/7/31,1,作为交通工程学理论基础的交通流理论是运用物理和数学的方法来描述交通特性的一门边缘科学,它用分析的方法阐述交通现象及其机理,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交通现象及其本质,并使城市道路与公路的规划设计和营运管理发挥最大的功效。,概述,2020/7/31,2,概述,交通流理论是发展中的科学,有很多理论在探讨各种交通现象: 交通流量、速度和密度的相互关系及量测方法; 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 排队论的应用; 跟驰理论; 交通流的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交通波理论。,2020/7/31,3,第二节 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2020/7/31,4,一、离散型分布,泊

2、松分布 适用条件:车流密度不大,其他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上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的 。 基本公式: 式中: P(k) 在计数间隔t 内到达 k 辆车的概率; 平均到车率(辆/s) ; t 每个计数间隔持续的时间(s) 。,2020/7/31,5,一、离散型分布,令m=t,则: 递推公式: 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都等于m,2020/7/31,6,一、离散型分布,应用举例 例1:设60辆车随机分布在10km长的道路上,其中任意1km路段上,试求: 无车的概率; 小于5辆车的概率; 不多于5辆车的概率; 6辆及其以上的概率; 至少为3辆但不多于6辆的概率; 恰好为5辆车的概率。,2020/7/31,7,一、

3、离散型分布,解:这里t 理解为车辆数的空间间隔,为车辆平均分布率,m 为计数空间间隔内的平均车辆数。 由=60/10 t=1 ,因此m =t=6(辆) 这里m即为计数空间间隔内的平均车辆数。,2020/7/31,8,一、离散型分布,无车的概率为: 小于5辆车的概率为: 不多于5辆车的概率为: 6辆及其以上的概率为: 至少为3辆但不多于6辆的概率为: 恰好为5辆车的概率为:,2020/7/31,9,一、离散型分布,例2:已知某信号灯周期为60s,某一个入口的车流量为240辆/h,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求: 在1s、2s、3s内无车的概率; 求有95%的置信度的每个周期来车数。 解:1)1s、 2

4、s、3s内无车的概率 =240/3600(辆/s ),当t=1s时, m= t=0.067 当t=2s时, m= t =0.133, 当t=2s时, m= t =0. 3,,2020/7/31,10,一、离散型分布,2)有95%置信度的每个周期来车数的含义为:来车数小于或等于k辆的概率95%时的k值,即: ,求这时的k 即=240/3600(辆/s ),当t=60s时,m=t=4 来车的分布为: 求: 的k值。,2020/7/31,11,一、离散型分布,设计上具有95%置信度的来车数不多于8辆。,2020/7/31,12,一、离散型分布,二项分布 适用条件:车辆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

5、。交通流具有较小的方差时,来车符合二项分布。 基本公式: 式中: P(k)在计数间隔t 内到达k 辆车的概率; 平均到车率(辆/s); t 每个计数间隔持续的时间(s); n正整数 ; p二项分布参数, 。,2020/7/31,13,一、离散型分布,递推公式: 均值M和方差D分别为: M=np D=np(1-p),2020/7/31,14,一、离散型分布,例3:在一交叉口,设置左转弯信号相,经研究来车符合二项分布,每一周期平均来车30辆,其中有30%的左转弯车辆,试求: 到达的5辆车中,有2辆左转弯的概率; 到达的5辆车中,少于2辆左转弯的概率; 某一信号周期内没有左转弯车辆的概率。 解:1)

6、由: p =30%,n=5,k=2,2020/7/31,15,一、离散型分布,2)由: p =30%,n=5,k=2 3)由: p =30%,n=30,k=0,2020/7/31,16,二、连续性分布,负指数分布 适用条件:用于描述有充分超车机会的单列车流和密度不大的多列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 负指数分布常与泊松分布相对应,当来车符合泊松分布时,车头时距则符合负指数分布。 由公式: 可知,当车辆平均到达率为时,P(0)为计数间隔t 内无车到达的概率。 可见,在具体的时间间隔 t 内,如无车辆到达,则在上一次车和下一次车到达之间车头时距h至少有t,即ht。,2020/7/31,17,二、连续性分布

7、,或者说: P(0)也就是车头时距h大于或等于t 的概率。对于任意的t ,如果在t 内没有车辆到达,上一次车和下一次车到达之间车头时距必然大于或等于t ,即: 式中:车辆平均到达率(辆/s) P(ht)车头时距大于或等于t (s)的概率 车头时距小于t (s)的概率,可有下式求得:,2020/7/31,18,二、连续性分布,例4:对于单向平均流量为360辆/h的车流,求车头时距大于或等于10s的概率。 解:车头时距大于或等于10s的概率也就是10s以内无车的概率。 由=360/3600=0.1 同样,车头时距小于10s的概率为:,2020/7/31,19,二、连续性分布,由上例可见,设车流的单

8、向流量为Q(辆/h),则=Q/3600,于是负指数公式可改写成: 负指数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分别为:,2020/7/31,20,二、连续性分布,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的车流特性 见图,曲线是单调下降的,说明车头时距愈短,出现的概率愈大。这种情形在不 能超车的单列车流中 是不可能出现的,因 为车辆的车头与车头 之间至少存在一个车 长,所以车头时距必 有一个大于零的最小 值。,2020/7/31,21,二、连续性分布,移位负指数分布 适用条件:用于描述不能超车的单列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和车流量低的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 移位负指数分布公式: 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分别为:,2020/7/31,22,二、

9、连续性分布,移位负指数分布的局限性: 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的车头时距愈接近出现的可能性愈大。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符合驾驶员的心理习惯和行车特点的。 车头时距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一般总是先升后降。,2020/7/31,23,二、连续性分布,例5 :在一条有隔离带的双向四车道道路上,单向流量为360辆/h,该方向路宽7.5m,设行人步行速度为1m/s,求1h中提供给行人安全横过单向车道的次数,如果单向流量增加到900辆/h, 1h中提供给行人安全横过单向车道的次数是增加还是减少 。,2020/7/31,24,二、连续性分布,解:行人横过单向行车道所需要的时间: t =7.5/1=7.5s 因此,只有当h

10、7.5s时,行人才能安全穿越,由于双车道道路可以充分超车,车头时距符合负指数分布,对于任意前后两辆车而言,车头时距大于7.5s的概率为: 对于 Q=360辆/h的车流,1h车头时距次数为360,其中h7.5s的车头时距为可以安全横穿的次数:,2020/7/31,25,二、连续性分布,当Q = 900辆/h时,车头时距大于7.5s的概率为: 1h内车头时距次数为900,其中h7.5s的车头时距为可以安全横穿的次数:,2020/7/31,26,第三节 排队论的应用,2020/7/31,27,一、引言,排队论是研究“服务”系统因“需求”拥挤而产生等待行列(即排队)的现象,以及合理协调“需求”与“服务

11、”关系的一种数学理论,是运筹学中以概率论为基础的一门重要分支,亦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 排队论是20世纪初由丹麦电信工程师欧兰最先提出,在二战期间排队论在战时后勤保障、军事运输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成为军事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交通工程中,排队论被用来研究车辆延迟、信号配时、收费站、加油站等设施的设计与管理。,2020/7/31,28,二、排队论的基本概念,“排队”与“排队系统” 当一队车辆通过收费站,等待服务(收费)的车辆和正在被服务(收费)的车辆与收费站构成一个“排队系统”。 等候的车辆自行排列成一个等待服务的队列,这个队列则称为“排队”。 “排队车辆”或“排队(等待)时间”都是指排

12、队的本身。 “排队系统中的车辆”或“排队系统消耗时间”则是在指排队系统中正在接受服务(收费)和排队的统称。,2020/7/31,29,二、排队论的基本概念,排队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 输入过程:是指各种类型的“顾客(车辆或行人)”按怎样的规律到达。输入方式包括: 泊松输入、定长输入、爱尔朗输入 排队规则:是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排队规则包括: 等待制、损失制、混合制 服务方式: 指同一时刻多少服务台可接纳顾客,每一顾客服务了多少时间。服务时间分布包括: 定长分布、负指数分布、爱尔朗分布,2020/7/31,30,二、排队论的基本概念,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 等待时间 :即从顾客到达

13、时起到他开始接受服务时止这段时间。 忙期:即服务台连续繁忙的时期,这关系到服务台的工作强度。 队长(chng):有排队顾客数与排队系统中顾客之分,这是排队系统提供服务水平的一种衡量指标。,2020/7/31,31,三、M/M/1排队系统(单通道服务系统),M/M/1系统(单通道服务系统)的基本概念:由于排队等待接受服务的通道只有单独的一条,因此也叫做“单通道服务”系统。,2020/7/31,32,三、M/M/1排队系统(单通道服务系统),主要参数: 设平均到达率为,则两次到达的平均间隔时间(时距)为1/;设排队从单通道接受服务后出来的系统平均服务率(输出率)为, 则平均服务时间为1/ ; 比率

14、: 称为交通强度或利用系数,由比率即可确定各种状态的性质。,2020/7/31,33,三、M/M/1排队系统(单通道服务系统),当比率1(即),且时间充分,每个状态都会以非0的概率反复出现;当比率1(即),任何状态都是不稳定的,且排队会越来越长。要保持稳定状态,确保单通道排队消散的条件是1(即)。 例如:某高速公路进口收费站平均每10s有一辆车到达,收费站发放通行卡的时间平均需要8s,即: 1/=10s; 1/=10s 如果时间充分,这个收费站不会出现大量阻塞。,2020/7/31,34,三、M/M/1排队系统(单通道服务系统),当比率1(即),系统处以稳定状态: 在系统中没有顾客的概率为(即

15、没有接受服务,也没有排队): 在系统中有k个顾客的概率为(包括接受服务的顾客与排队的顾客之和): 在系统中的平均顾客数为(平均接受服务的顾客与排队的顾客之和):,2020/7/31,35,三、M/M/1排队系统(单通道服务系统),系统中顾客数的方差: 随着的增大,n 增大;当0.8以后, n 迅速增大,从而使排队长度快速增加,排队系统便的不稳定,造成系统的服务能力迅速下降。 平均排队长度: 这里是指排队顾客(车辆)的平均排队长度,不包括接受服务的顾客(车辆)。,2020/7/31,36,三、M/M/1排队系统(单通道服务系统),平均非零排队长度: 即排队不计算没有顾客的时间,仅计算有顾客时的平

16、均排队长度,即非零排队。如果把有顾客时计算在内,就是前述的平均排队长度。 排队系统中平均消耗时间: 这里是指排队中消耗时间与接受服务所用时间之和。,2020/7/31,37,三、M/M/1排队系统(单通道服务系统),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 这里在排队时平均需要等待的时间,不包括接受服务的时间,等于排队系统平均消耗时间与平均服务时间之差。 共有八个指标。,2020/7/31,38,三、M/M/1排队系统(单通道服务系统),例1:高速公路入口收费站,车辆到达是随机的,流入量为400辆/h,如果收费工作人员平均能在8s内发放通行卡,符合负指数分布,求:收费站排队系统中的平均车辆数,平均排队长度,排队系统中的平均消耗时间和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 解:=400/3600(辆/s), =1/8 (辆/s) =/=0.89 1 ,排队系统是稳定的。 收费站排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