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管理}第二讲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688740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93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工程管理}第二讲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给排水工程管理}第二讲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给排水工程管理}第二讲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给排水工程管理}第二讲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给排水工程管理}第二讲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排水工程管理}第二讲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工程管理}第二讲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研究内容,给水排水工程,一、城市供水系统,第一节 取水工程,组成结构:水源、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等部分。,一、水源,两类: 地面水:如江、河、湖、泊、水库及海洋等。特点:易受污染,一般水量较大,但一般水质较差,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适当净化来改善水质。 地下水:如井、泉等。特点:地下水埋藏于地下,流动于地层之中,水质常较地面水为佳,有时不经净化或经简单净化即可供使用,因此具有经济安全的特点;但一般水量较小。,二、取水构筑物,功能:取用水源水。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井和泉室。,地面水的取水构筑物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建在水岸边。,河岸较陡、岸边水深、地质条件较好、流速较大的

2、河流,河床式取水构筑物,适用于岸边较缓、主河道岸边较远、岸边水深较浅、而河心水质较好、水深适宜的情况,移动式,适用于河流水位变动较大、河床稳定、不受船筏扰动,水质条件较良好的情况。,4)选择:根据水文、地质、地势、河床、航运及卫生等条件综合考虑。 取水构筑物是给水工程的起端。它关系到整个给水工程的成败,必须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三、一级泵站,泵站:装置抽水机械的厂房。 一级泵站:抽升水源水的泵站。是给水工程系统中的第一个泵站。 站内设备:水泵机组、管道、电气控制和附属设备等。 结构:可与取水构筑物合建 在一起,称为合建取水构筑物;也可以分建,根据水源、地势、地质、水文及施工条件等而定。,一级泵

3、站与取水构筑物合建的布置图,二、净水工程,原因:水源水(原水)多含有各种杂质(如地面水常含有泥沙、腐植质、其他悬游物质、 胶体物质及细菌等),这些物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质标准或工业用水标难,必须进行净化。,一、水质标准,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应该符合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推, 我国1976年公布的水质标准如下表所示。 由表可以看出,水质项目中包括:感官性标准1-4项;化学标准512项;毒理学标准为1320项和生物学标准2123项。如水质达到表列标准。即满足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难。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水质检测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加至106项,工业用水:应按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即使同一

4、类用水,其水质要求亦有差别, 具体要求由生产工艺提供。,二、净水方法,般地面水净水厂的净水工艺流程如所示,由一级泵站送来原水,水中含有悬游物、胶体物等杂质,需加入明矾或硫酸亚铁等混 凝剂,经过充分混合,产生凝聚作用,并与水中杂物形成绒毛状絮体,然后流人沉淀池。 水流速降低,絮休沉淀,除去水中杂质,使水澄清。沉淀池有水平流行的平流式沉淀池, 也有斜管、斜板式沉淀池,后者由于增大沉淀面积,因而沉淀效率提高很多。,也可以使用混合反应与沉淀在一个池中进行,利用池中有吸附能力的泥渣来澄清水的构筑物,称澄清池。水经沉淀或澄清后,除去大部分杂质。 过滤处理:水质虽然较清,但仍含有微小颗粒杂物及细菌等,必须经

5、过滤处理,使水质进步改善,以满足用水的水质要求。过滤一般用快滤池,池中滤料常用石英砂,使澄清后的水经过砂层,利用砂粒间的微小扎隙的筛滤、吸附、沉淀等作用,除去水中细小物质。,消毒:过滤后水质清澈、透明,但仍含有细菌,并可能有病原茵,还不适和生活饮用,因此需进行最后消毒处理,杀灭病菌,保证饮水卫生。消毒有 很多种方法,但大规模的水质消毒常用氯或臭氧。由于氯消毒方便、经济。且能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消毒能力,因而用得较多 。,输配:原水经沉淀澄清、过滤、消毒后,水质可满足用水要求。最后将清水贮存于清水池中,再由二级泵站抽送到输配水管中,供用户使用。,三、配水工程,任务:将净化后符合水质要求的清水,输引

6、配送到用水区,供用户使用。 结构:由二级泵站、输水管道、配水管网、水塔等几部分组成。,1. 二级泵站,把水厂内清水池中贮存的净化水提高水压,经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水区,供用户使用。相对于一级泵站来说,二级泵站是水的第二次加压泵站。由于城市输配管线很长,水头损失大,建筑需用水压较高。,2. 输水管道,只供输水而不负担配水任务。输水管要简短,以减少水头损失和便于施工。输水管的数目视工程的重要性而定。允许断水或多水源供水时,可设一条输水管;不允许断水者应敷设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输水管。输水管最好沿道路埋设,这样有利于施工及维护。为简化安装,降低造价,要尽量避免穿越河谷、沼泽、滑坡、山脊、重要铁路及洪泛区,否

7、则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3. 配水管网,将输水管引来的水配送到用水区,供用户使用。因此,在管网规划布置时,应根据供水区域的建筑规划、地形及用水单位的分布情况,使管网布满全供水区,满足各用户的用水要求。,枝状,环状,4. 水塔,水塔是设在城市内的高架贮水箱,用以调节供水与用水量间的不平衡及稳定管网内压力。,二、建筑给水工程,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用水设备,附件,升压和储水设备,三、建筑排水工程,雨落管外排水系系统,四、城市排水工程,人们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产生大量污水,污水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极易腐化发臭,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天然降水,在降落及流行过程中也受到一定的污染,如不及

8、时排泄,也会危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因此污水、雨水必须有系统地收集、排除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利用。排水工程由排水管网、排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及处理后的排放设施等部分组成。,(1)排水管网-收集 (2)排水泵站-输送 (3)污水处理厂-处理 (4)排放设施-排放或 -利用,一、排水体制,定义: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污水和废水以及空中降水所采用的排水方式称为排水体制。 分类:排水体制可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两类。,合流制,3. 合流制,完全合流制:当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雨水在同一排水系统汇集和排除时,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优点:采用这种系统时,街道下只有一条排水管道,因而管网建设比较经济。 缺点:几种污水

9、汇集后都流人处理厂,使处理厂的规模过大,投资过多,建设困难;不降雨时,排水管内水量较小,管中水力条件较差;如果直接排入水体又极不卫生。因此实际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很少。,2)截流式合流制,定义:污水与雨水合流后排向沿河的截流干管,并在干管上设置雨水溢流井。不降雨水时,污水流入处理厂进行处理;降雨时,管中流量增大,当管内流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超出的流量将通过溢流井溢入河道中。,分流制,特点:完全分流制系统卫生情况好,管内水力条件也较佳,并可以分期建设,减少一次投资。实际采用的较多。 缺点:由于管道数增多,投资比合流制增大。同时,因雨水可直接排入河道,初降的雨水较脏,有可能污染河道。,二、污水处理,

10、物理处理法:利用重力或机械除去污水中的悬浮物质。 过滤法:利用滤网或滤层来隔除污水中大小颗粒杂质; 重力分离法:控制污水水流速度分离水中含有的杂物; 沉淀法:采用各种沉淀池分离水中比重比水大的物质; 上浮法:用除油法除去污水中较水轻的油类等物质; 离心分离法:去除污水中不同重量的物质等。 特点:物理方法简单经济,但处理效果较差,常用作其他处理法的预处理。,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自然生物净化法可以利用池塘中的微生物活动来净化污水。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污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城市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水质,处理工艺

11、,排放标准,处理要求,污水种类,污染物种类,处理方法,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城市排水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三、污水排入地表水的卫生规定,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重点是: 对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对城市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对城市水环境科学的加以保护。,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任务: 估算城市总用水量; 制定给水系统的组成; 选择水源,确定取水位置和取水方式; 选择水厂位置及水质处理方法; 输配水管道布置、估算管径和水泵提升能力;给水方案比较、各方案的论证、估算工程造价和年经营费、选定方案。,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原则 保证供应

12、所需水量; 正确处理城镇、工业、农业用水的关系;应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远近期结合; 给水系统总体布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确定,并进行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工业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考虑复用率的提高。,积极采用已验证的经济而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水源的选择,保证水量的前提下,采用优质的水源; 输配水管道工程造价较高,应作多方案比较; 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或规定执行。,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任务: 估算城市的各种排水量; 拟订城市污水、雨水的排除方案; 污水处理与利用的方法,污水处理厂、出水口位置的选择; 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 估算城市排水工程的造价及年经营费用。,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原则: 满足城市整体方面的要求; 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充分发挥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充分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 工程建设中经济方面的要求; 处理好远期和近期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