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追寻花都名人设计考察全国通用

上传人:che****29 文档编号:140680586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追寻花都名人设计考察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追寻花都名人设计考察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追寻花都名人设计考察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追寻花都名人设计考察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追寻花都名人设计考察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追寻花都名人设计考察全国通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追寻花都名人设计考察全国通用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追寻花都名人设计考察方案 【教学背景】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简单的设计方案的知识,他们应该学习过简单的考察的一些方法,对如何去去进行实地考察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是,把所要进行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一个规划,大部分学生可能都没有这种学习实践,要在一节课内完全掌握考察方案的设计,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允许部分学生有后进表现。 课型分析: “设计考察方案”是一节方法指导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型之一。在学生计划去到某一地点进行考察前所要进行的一个行动的策划,教师需要指导他们把考察前的准备工作做好,课堂实

2、施时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生成灵活调整指导策略,把重点放在方法指导的有效性上,包括激发学生掌握方法的需求,引导学生解读方法,指导学生积累和运用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方法的提炼。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考察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考察方案设计的 过程与结构,了解考察方案设计的目的、意义和任务。 能力目标:1、学会按照一定的活动步骤设计考察方案。 2、能简单评价别人设计的考察方案。 情意目标:1、在设计考察方案的过程中养成做事细致认真的良好习惯。 2、在小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完成本组考察方案 【教学难点】围绕“洪秀全故居”,

3、合理设计考察内容 【活动准备】考察方案表(填写好的每两个同学一份,空表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分组情况 前段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确立了这个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追寻花都名人,准备从六方面进行研究:分别是走近天王洪秀全、晚清名臣骆秉章、黄花岗十八花都烈士、农民运动领袖王福山、粤剧大师白玉堂、奥运冠军杨伊琳。各组还选出了组长、定好了各组的组名。各小组确立研究主题并进行本组活动方案的设计时,有些组提到了要去实地进行考察。 (设计意图:以同学们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表去进行情境导入,避免课堂枯燥乏味、教师唱主角。让学生产生设计考察方案的冲动,或者明白考察方案很实用。) 2、

4、揭示课题:设计考察方案 同学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考察之前我们应当做好准备工作,就是制定考察方案。今天毕老师就带领着大家研究一下怎样“设计考察方案”。(课题:设计考察方案)。 二、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导观察 1、毕老师这里有一份冠华小学同学制定的去狮岭镇盘古王公园考察的完整的考察方案,同学们看看,一份完整的考察方案,包含了那些要素?(考察者、考察时间、考察地点、考察方法、仪器准备、人员安排、注意事项、考察内容、考察的收获与体会) (设计意图:方法指导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考察方案”学生没有设计过,提供一份完整具体的模本让学生初步感知考察方案,一目了然,学生有据可参

5、。这样设计不仅降低了方法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讨论,归纳方法 1、这些部分他们是怎样填写的,小组讨论一下考察方案各部分是怎样填写的,就是填什么?你认为哪部分最重要?这些内容你能简单总结一下吗?(5 分钟) 2、小组汇报,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明白考察计划各要素的作用,加深对考察方案各部分作用的认识。) 3、既然考查内容这么重要,现在就我们计划在 3 月 19 日早上 9 点,到“洪秀全故居”考察;我们就先来制定考察内容,小组内每个人都先思考一下本次考察的内容是什么(23 个)?然后写下来(发纸条),写完后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组内交流,选出代表把大

6、家都一致认定的考察内容(34 个)抄写在考察方案设计表上。 考察方案设计要求: 1)根据活动主题,选择合适的考察地点和考察时间; 2)带齐考察仪器,注意安全; 3)科学合理的人员安排;(人人有事做) 4)确定考察内容;(环境设施、传说故事、管理) 4、指名汇报考察内容,教师:围绕“洪秀区故居”设计的考察内容和例子中的“盘古王公园”考查内容一致吗?(有些一致有些不一致,环境设施、生平事迹、管理) 小结:应围绕不同的考察地点,设计不同考察内容 5、你们掌握了考察内容的制定了,现在组长分好工,把整个考察方案完善。最后各个小组进行汇报,评选出最优秀的考察方案。 (三)尝试应用,检测提高 1、小组代表上

7、台汇报本组考察方案。 展示要求: 1)各组可以一人或多人进行汇报; 2)其它小组认真聆听,可以作简单记录; 3)听完汇报后,其它小组提出对汇报者的意见或建议(先肯定别人的劳动,再提出建议)。 (四)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1、教师:通过这次活动,你学会了什么? 2、提出希望:今天只是初步学习设计考察方案,尝试小组设计一份考察方案,下一节课我们还要在今天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各小组拿着自己设计的考察方案去进行实地的考察,期待同学们有更好的表现!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学生知道今天只是一个开始,要求大家以后做得更好。)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异地教学的综合实践方法指导课。杨屋一小六(1)的同学前

8、段时间在他们综合实践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确立了这个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 追寻花都名人,准备从“走近天王洪秀全、晚清名臣骆秉章、黄花岗十八花都烈士、农民运动领袖王福山、粤剧大师白玉堂、奥运冠军杨伊琳“六方面进行研究。各组还选出了组长、定好了各组的组名。各小组确立研究主题并进行本组活动方案的设计时,有些组提到了要去实地进行考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考察之前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就是制定考察方案。综合实践活动中活动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它是整个活动实施的蓝图。后边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能否很好地解决问题,都取决于我们在制定方案时考虑得是否周密和完善。而对于杨屋一小

9、的孩子来说,他们之前应该没有制定过这样的一个考察的活动方案,本节课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考察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活动,孩子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考察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考察方案设计的过程与结构,了解考察方案设计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学会按照一定的活动步骤设计考察方案,能简单评价别人设计的考察方案。 围绕上述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提供范例,让学生整体感知考察方案 因为孩子没有相关的考察活动方案设计的基础,要学生制定考察方案之前,我提供了一份成功的范例冠华小学五(1)班同学设计的“盘古王公园”考察方案,向学生介绍一个完整的考察方案应包括哪些内

10、容,有什么注意事项。这样能使考察方案制定得更规范,更完整。 (二)指导学生分析考察方案的要素 课前,每两个孩子手上有一份“盘古王公园”考察方案,通过 PPT,我出示了观察要求,让孩子们观察一份完整的考察方案包含了哪些要素?分别是:考察者、考察时间、考察地点、考察方法、仪器准备、人员安排、注意事项、考察内容、考察的收获与体会。这些要素中,你认为哪些部分最重要?为什么? (三)通过讨论,明确考察方案的设计要求 凡是活动方案制定越具体,对一些细节性问题考虑越周到,实施起来就越方便,碰到的困难也就越少。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论证考察方案时,要引导孩子仔细考虑考察方案制定是否具体,如时间的安排,地点的安排

11、、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内容等都要一一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在本节课,我引导孩子总结归纳出考察方案设计的几点要求,分别是: 1、根据活动主题,选择合适的考察地点和考察时间; 2、带齐考察仪器,注意安全; 3、科学合理的人员安排;(人人有事做) 4、确定考察内容;(环境设施、传说故事、管理) (四)布置任务,检测效果 孩子总结出考察方案的设计要求后,是否能够运用于实际的设计呢?为了检测孩子的掌握情况,我布置了一个任务:以“3 月 19 日早上 10 点去洪秀全故居考察”为主题,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考察方案。以此来检测孩子对于考察方案的设计要求是否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设计出一份合乎要求的“洪秀全故居”考察方案。 由于生活阅历及认知水平的限制,我对于考察方案的要素考虑得不是很周到,评课时有同行说到应增加一个“考察目的”,对本次考察的目的加以阐述,对后面学生设计考察内容才能有好的指导作用。且对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充分的考虑,因而学生在制定考察活动方案时出现考察内容设计不够具体、可操性不强的现象。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比较短,学生对各小组设计的考察方案交流讨论还不够深入,只是进行了浅层次的考察方案交流和组内讨论,对考察方案的可行性及科学性讨论不够深入。所以在以后的考察方案设计课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方案设计是否具有可行性这方面进行指导。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