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大纲

上传人:邓** 文档编号:140678342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大纲一、初试考试大纲101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204 英语二或202俄语(100分)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150分)(一)考试性质农业综合知识四是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依照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2012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力求反映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关于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知识,具体考察涵盖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等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较强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

2、、判断和解决有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三) 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结构:农业经济学的比例为50%,分值为75分;农业政策学的比例为30%,分值为45分;农村社会学的比例为20%,分值为30分。(四)考试内容1.农业经济学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读农业和农村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并能够跟进与理解最新的农业经济研究进展与相关农村经济政策。(1)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农

3、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农业生产方式概念与结构特征;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特点与基本规律;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2)农业的生产要素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和功能;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农业土地的规模利用;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地租和农地价格的含义;土地报酬规律;农业劳动力作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方式与途径;农业资本运动的特点;资本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农业资本使用效益;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途径;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3)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

4、含义、特征、类型;家庭农场与农业规模经济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家庭农场的劳动分配及其产生的原因。(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内涵、动力机制;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类型、方式及功能;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5)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内涵;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运行机制。(6)农业的市场化 农产品需求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恩格尔曲线、恩格尔定律;农产品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分类;农产品供给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含义及其类

5、型;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理、特征及影响因素;蛛网模型的三种形态及形成过程;农产品差价和比价;工农产品比价与剪刀差;农产品运销渠道的基本类型、渠道选择时的影响因素。(7)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理论;农产品贸易规则;农业保护的依据、测度方法;WTO与中国农业;我国农业保护的现状和政策;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政策。(8)农民收入与生活消费农民收入与消费基本概念、构成;我国农民收入不平衡与增长缓慢的现状及深层次原因;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当前我国农民生活消费的主要特征、农民消费结构及制约因素。(9)农业产业结构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般原理;我国农业产

6、业结构的演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问题。(10)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现行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模式;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措施。(11)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失灵;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WTO规则下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政府干预农业的手段和方法。 2.农业政策学掌握农业政策的实质、基本特征,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能够运用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的农业政策问题。(1)农业政策学的

7、基本概念政策与政策科学;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2)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公共选择理论;经济政策动态学说;委托代理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农业政策与经济福利关系;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3)农业政策的制定农业政策问题内涵和特征;确定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农业政策目标及其确定原则;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农业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4)农业政策的执行农业政策执行的涵义;农业政策执行的模型;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5)农业政策的评估与调整农业政策的评估原则;农业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农业政策评估的常用方法;农业政策调整的含义及其内容。(6)中国主要

8、的农业政策农业区域结构政策;农业部门结构政策;农业经营规模结构政策;农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演变;农业组织创新的政策思路;土地问题及中国农业土地政策;农业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政策;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农产品价格和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农业资金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贫困的概念以及中国农村扶贫政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3.农村社会学理解和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新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判断和解决农村社会实际中出现的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农村社区、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问题。(1)农村社会

9、组织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与功能;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历史变迁及 演变趋势。(2)农村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农村社会分层的结构及演变;社会流动的定义及其类型,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演变。(3)农村社区社区的基本概念;农村社区的含义与类型;农村社区的结构;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涵。(4)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农村社会保障的状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内容;农村合作医疗历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内容。(5)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含义;农村教育的内容与功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农村教育发展目标;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6)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

10、内涵;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模式及特征;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农村城镇化机制;小城镇建设。(7)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含义及理论;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及特征;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城乡一体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866 管理学A(150分)(一)考试性质管理学A是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管理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管理学基本原理, 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职能管理,以及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了解与掌握。为国家培养具有管理思维及实践精神的全面综合性人才。本考试旨从三个

11、方面对考生提出要求:1.正确认识管理学的研究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管理学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考试内容1.管理学概述(1)管理、管理者与组织管理的含义;管理二重性;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者的分类和角色;管理者的责任;系统;系统方法;组织与环境;企业与企业道德;组织的道德与社会责任。

12、(2)管理学的形成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管理学形成阶段的划分;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及实践;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等。2.计划职能(1)计划职能概述计划的含义和内容;计划工作的原理;计划的基本特征、种类和步骤;目标的含义和性质;目标管理的过程;目标管理的优缺点;预测的含义和作用;预测的步骤;预测的种类和程序;德尔菲法的要点;影响预测准确度的因素等。(2)战略与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过程;战略分析;战略的制定等。(3)决策决策的含义、类型和特征;决策的程序;决策方法的分类;群体决策;计量决策方法的优缺点;主观决策方法的优缺点等。3.组织职能(1)组

13、织概述组织的含义和内容;管理宽度与组织层次;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确定组织宽度的方法;划分部门的方法;组织中的职位设计等。(2)部门划分和组织结构类型部门化;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团队的类型和特点;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等。(3)职权配置权利与职权;集权与分权;分权制与集权制的特点;影响集权和分权程度的因素;董事会的职能;职权的分化直线和参谋等。(4)人员配备工作人员配备的含义和过程;人员配备的重要性;人员配备的原理;人员的选拔;人员的考评;人员的培训与发展等。(5)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等。4.领导职能(1)领导职能概述领导的含义和作用;领导与管理;领导的原理和要求;领导权变理论;管理

14、方格理论;领导者领导理论和艺术的主要内容等。(2)沟通沟通的含义和类型;沟通的目的和作用;沟通的表现形式;有效沟通的原则等。(3)激励激励与人性假设;激励理论的分类及再分类;主要的激励理论;强化的类型;激励的方式。5.控制职能(1)控制职能概述控制的含义;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的异同;控制工作的步骤;控制标准的类型;控制过程的反馈;控制工作的关键等;(2)控制工作的类型和原理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等控制类型的含义;控制控制工作的原理;控制工作的要求。(3)控制的技术和方法预算的概念;预算的作用和种类;预算的不足及改进方法等;组织绩效的综合控制等; 其他传

15、统的控制方法。二、复试考试大纲农村发展学(一)考试性质农村发展学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课程。(二)考察目标农村发展学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农村区域发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现代发展理念和研究方法的掌握,能够运用农村发展学的基本知识解释农村中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并能够判断和提出解决有关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的对策。(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四)考试内容1.农业经济农业的部门特点,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农业经济学的使命;农业生产方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理论。2.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1)农业的生产要素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边际产品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农业土地的集约经营和规模利用,地租及农地价格的经济解释;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农业资本;农业技术进步。(2)农业生产关系结构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农业中的经营制度;农业中的分配关系;农业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3)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概念;家庭农场与农业规模经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