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676066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一、眼的结构,看一看:观察同桌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点,眼,那么眼球由哪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二、眼球的结构,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眼球,二、眼球各部分功能 1、角膜 2、巩膜 3、脉络膜 4、虹膜 5、晶状体 6、睫状体 7、视网膜,无色透明,感觉 非常灵敏。,支持、保护眼球。,含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有营养作用。,控制瞳孔大小,调节进光量。,对光线有折射作用。,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含有大量视细胞,是光感受器,产生冲动。,镜头 瞳 孔 底片 视网膜 暗箱的壁 晶状体 光圈 脉络膜,思考: 有人

2、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的哪些结构呢?你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吗?,如此复杂的眼球是怎样形成视觉的呢?,三、视觉的形成,三、视觉的形成,光线,眼球折光系统,成像于视网膜,感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视神经,视觉中枢,产生视觉,晶状体,2、巩固练习,眼球,即,眼球壁,内容物,外膜,中膜,内膜,角 膜,巩 膜,虹 膜,睫状体,脉络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外界光线 角膜 内容物 (感光细胞) 产生冲动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网膜,视神经,三、视觉的形成,为什么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一个倒像,而我们看到的像却都是正立的呢?,这是由于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虽然看到的

3、是倒像,但是由于长期的接触该事物,受到视觉和其他各种感受器的综合刺激,大脑皮层根据经验做了重新调整,这种调整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们看到的物像都是直立的。),12,近视,13,远视,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四、近视和远视,如果这个物体往前或再往后一些,所形成的物像就不应该落在视网膜上了。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呢?,睫状体肌肉舒缩,调节晶状体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像都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对于一个正常的眼球来说,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但是,在生活中,由于有些人具有

4、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或不注意用眼卫生,遗传等因素造成了眼部的一些疾病,近视和远视就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四、近视眼和远视眼,1、近视眼 通过下面观察要求同学们明 白近视眼的原因和矫正方法。,近视,矫正,近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原因: 患近视眼时,眼球的前后径 ,或晶状体的曲 度 ,平行光线进入眼内,成像在视网膜的 。,矫正方法: 需配戴 能矫正近视眼。,过长,过大,前方,凹透镜,2、远视眼 通过下面观察要求同学们明 白远视眼的原因和矫正方法。,远视,矫正,远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原因: 患远视眼时,眼球的前后径 ,平行

5、光线进入眼内,成像在视网膜的 。,矫正方法: 需配戴 能矫正远视眼。,过短,后方,凸透镜,五、想一想,你学会了吗?,1、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3、解释近视眼、远视眼看不 清 物体 的原因 及矫正方法。,六、练习题 1、眼球的结构包括 和 两 部分。 2、视网膜含有能感受光刺激 , 所以视网膜就是. 。 3、患远视眼时,眼球的前后径 , 成像在 ,看不清 处 物体,应配戴 矫正 。,眼球壁,内容物,视细胞,光感受器,过短,视网膜后方,近,凸透镜,4、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的是 ( ) A 巩膜 B 角膜 C 视网膜 D 脉络膜 5、能感受光刺激的是 ( ) A 角膜

6、B 虹膜 C 视网膜 D 巩膜 6、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 ) A 角膜 B 虹膜 C 视网膜 D 大脑皮层,D,C,D,课外活动 调查同学患近视眼的情况,快速阅读书第84、85页的内容,学会耳朵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有哪些功能?,二、耳的结构与功能,你说的对吗?,耳廓,外耳道,外耳,位听神经,半规管,前庭,耳蜗,内耳,鼓膜,听小骨,鼓室,中耳,咽鼓管,锤骨,砧骨,镫骨,听小骨,一、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中耳,内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鼓室:,耳蜗:,前 庭:,半规管:,收集声波,传送声波,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有一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

7、,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有听觉感受器。在听小骨传来的 振动的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有头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二、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位听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三、嗅觉,1 什 么是嗅觉? 2 嗅觉的产生过程? 3 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那里? 4 为什么人们在仔细辨别气味时,要做短促频繁的吸气动作? 5再长时间的嗅一种气味,是否感到它还是那么浓烈的气味?为什么?,四、味觉,什么是味觉? 感受味觉的刺激是什么形式的。 舌上什么感受器能感受刺激?,1当人嗅到了某种气味时,过一会儿就不觉了,为什么? (嗅觉的适应性) 2舌尖擦干放一

8、块糖是否能尝到甜味?为什么? (不能,味觉刺激感受溶于水中的物质),五、触觉 触觉的定义:,当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与外界物体接触时,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做出一定判断,这就是触觉。,活动:触觉敏感程度的测定实验,知识准备: 如果皮肤上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同时受到接触刺激,引起的感觉是“两个点”;当受刺激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减小到一定值时,引起的感觉会是“一个点”。我们将触觉所能分辨的两点刺激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触觉的“两点阈”。两点阈值的大小可以说明触觉的敏感程度;两点阈的存在也能反映出触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式分布的情况,用两个大头针的针尖同时轻微

9、刺激皮肤上的两个邻近的点,由被试者说出来是否为“两个点”刺激;每次测试都先确定好两个针尖的距离,当被试者不能明确判断为“两点”时,此即为该部位的两点阈值。选择不同测试部位,比较测试结果。,检测方法:,要注意的问题:,避免被试者看见测试部位;每一刺激作用的时间不要持续1S以上。,?,1.准备测试用针两个、毫米直尺一把、记录用纸和笔等。两个同学一组,相互轮换做测试者和被试者。 2.选择不同敏感性的测试部位:(1) 手指间;(2)手掌侧;(3)手背测。 3.开始测试,先使两点距离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分别得出阈值后取其平均值,记为该部位阈值。 4.整理实验数据,将测试结果填入下列表格:,方法步骤:,

10、触觉两点阈测试结果(被试者_ 测试者_),38mm,812mm,3040mm,总结归纳:,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的触觉非常敏感,肢体的腹侧面比背侧面触觉敏感,敏感部位的触觉感受器分布密度高,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也多。,六、温度觉 温度觉的定义:,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这就是温度觉。,冷感受器和温感受器在皮肤表层中均呈点状分布,温度感受器在面部、手背、前臂掌侧面、足背、胸部、腹部以及生殖器官的皮肤比较密集。冷点多于温点,在面部的皮肤每平方厘米约有1619个冷点,温点的数目比冷点少410倍。在一定范围的温度内,两种感觉表现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在发生适应时,对温度刺激的敏感度明显降低。热感受器的适应只需几秒钟,但温觉的适应则需几分钟以上,可见人对温的适应并非完全决定于温感受器,而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功能参与。在热天澡盆内水温为28时,初进入时觉得冷,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适应,这种现象决定于人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别。所以,对于冷、温的感觉是相对的。,拓展延伸1,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