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40663120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六 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 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 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 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将其 思想阐述如下:,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 生产资料归统一的全社会所有 划分为两个阶段,由低级到高级,由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 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社会生产 商品货币关系不复存在 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逐步消亡 人成了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人,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 1899年他说:“社会主义 的目的(和实质)是把土地、 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 为社

2、会财产,取消资本主义 生产。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 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 果断地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和体制,但“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没有顾及到俄国生产力发展 比较落后的实际,脱离了生产力 发展的水平。所以1921年以后, 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 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小农经济国家必须通过发展商品生产等中间环节走向社会主义 学会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重视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 从

3、毛泽东的论述看社会主义的本质 毛泽东认为,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有基本适应的一面,又有局部不适应的一面。,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新的理论概括,是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后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

4、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 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 “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他说:“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二、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 的本质,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二、社会主义的本质,最 终 达 到 共 同 富 裕,5.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的统一。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

6、义和时代内容。,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第三,邓小平从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是目的,发展生产力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物质基础和手段。,第四,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在概括和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时,一连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些词汇,它表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既定性、客观性来

7、看,现阶段我国社会已经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现行的各项基本的方针政策,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符合的,它证明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从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的过程性、渐进性来看,本质的体现不可能一步到位,现在仅是初步的,很不充分的,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 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来看,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凡是有利于体现本质的各种政策和措施都是社会主义所允许和需要的。,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

8、任务,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保 护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曾经提出,群众性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过去,我们的任务是搞文化革命、技术革命,向自然界开战。 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硬就硬在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硬就硬在发展是消灭贫穷,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逐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根本点。,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

9、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 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共产党执政根本任务的正确把握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取得胜利、建立政权后的无产阶级政党要“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也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毛泽东1945年就强调“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

10、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2. 把发展问题与党的先进性、党的使命和任 务、党的执政地位联系起来,是我们党对 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符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的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尤

11、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4.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共产党 执政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党在执政之后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 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江泽民强调,历史和现 实都表明,无论国内国 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 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 要正确坚持和贯彻

12、发展 的思想,我们党就能够 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 难,不断前进。,2001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31点,在参加排名的108个国家中排第59位。 2001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4类指标发展不平衡,生活质量指数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以2001年高收入国家平均值为对照,2001年中国知识创新指数为19,知识传播指数为32,生活质量指数为45,经济质量指数为26。2001年中国知识创新水平距离高收入国家的差距最大。,“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中国地区现代化指数,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早已完成第一次现代化。2002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早已完成第一次现代化。2002年,北京、天津和上海有9个指标达到标

13、准,辽宁有7个指标达到标准,江苏、广东和黑龙江有6个指标达到标准;按本报告划分标准,这7个地区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但它们离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还有差距。,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基本涵义,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坚持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紧密结合 我国以及世界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 深刻变革的实际,认真研究和解决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第一,研究我国社会生产力

14、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按照现代化的要求,改进生产力的配置,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程度。 第二,关注和研究世界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趋势,根据这一趋势提出我们的对策。,第三,深化改革,建立起能够促进生产力较快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研究世界和中国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最新要求,制定和实施最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十

15、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内涵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

16、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和技术的力量。,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技术、科学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 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当前,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