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乳化类化妆品生产工艺特点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661572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6.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乳化类化妆品生产工艺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生产管理知识}乳化类化妆品生产工艺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生产管理知识}乳化类化妆品生产工艺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生产管理知识}乳化类化妆品生产工艺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生产管理知识}乳化类化妆品生产工艺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乳化类化妆品生产工艺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乳化类化妆品生产工艺特点(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皮肤与化妆品 第二节 乳化理论 第三节 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第四节 乳化类化妆品配方和制备方法 第五节 乳化类化妆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实训五 乳化类化妆品的制备 思考题,第六章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一、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分层 皮肤的最外层叫表皮; 中间一层叫真皮; 最里面的一层叫皮下组织。,第一节 皮肤与化妆品,二、皮肤的生理作用,1、皮肤的作用 保护作用、感觉作用、体温调节作用、吸收作用、呼吸作用、汗液和皮脂的分泌排泄作用等。 2、皮脂的定义 由皮脂腺分泌出来的,主要含有脂肪酸、甘油三脂肪酸酯、蜡、甾醇、角鲨烯和烷烃等物质。 3、皮肤吸收的主要途径 渗透通过角质层细胞膜,进入角质

2、层细胞,然后通过表皮其他各层而进入真皮 少量脂溶性及水溶性物质或不易渗透的大分子物质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而被吸收。,三、皮脂膜和天然调湿因子,1、皮脂膜 皮脂膜的定义: 皮肤分泌的汗液和皮脂混合,在皮肤表 面形成乳状的脂膜。 皮脂膜的作用 具有阻止皮肤水分过快蒸发、软化角质层、防止皮肤干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细菌在皮肤表面生长、繁殖的作用。 2、天然调湿因子 天然调湿因子的组成 主要有氨基酸、吡咯烷酮羧酸、乳酸盐、尿素、尿酸、无机盐、柠檬酸等。,四、皮肤老化与保健,1、 皮肤的老化 如“消耗学说”、“细胞变异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交联结合学说”、“自由基学说”等。 2、皮肤的

3、保健 清洁卫生;湿润适度,柔软而富有弹性;具有适度的光泽和张紧状态;肤色纯正,有生机勃勃之感。,第二节 乳化理论,一、乳化机理 乳化体的定义:由两种完全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两相体系,一种液体以非常小的离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相中,组成为“均匀”体系。 (一)界面张力和亲水亲油值(HLB值) 界面张力的定义:突破两个不相溶混的液体界面的力,当油水二相的界面张力降低时,乳化体迅速的形成。,(二)乳化体的稳定性1、乳化体的类型 通常的乳化体有 :OW、WO型,另外还有WOW、OWO型多重乳化体系。 2、乳化体的稳定性 影响乳化体稳定性的因素: 降低界面张力 、界面上保护膜的形成 、界面电荷 、分散相的浓度

4、和粘度 、液滴粒子的大小和均匀度 。,(三)乳化体的不稳定性 1、分层 分层与什么因数有关? 2、变型 变型的起因:相体积的变化 、温度的影响 、乳化剂的影响 、电解质的影响 。 3、破乳 破乳的过程是怎样的?,二、乳化体的制备,第三节 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一、油脂和蜡 1、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又称为十八酸 单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是一辅助乳化剂,也具有润肤作用 2、棕榈酸、肉豆蔻酸及其异丙酯 棕榈酸又称为十六酸 肉豆蔻酸又称为十四酸 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棕榈酸异丙酯(IPP)是人工合成的轻质易流动的油状物质,对皮肤的渗透性较其他滋润物为好 。,3、十六醇和十八醇 市场上

5、有十六醇、十八醇和十六十八混合醇三种产品,都可用作助乳化剂,也具有润肤作用和增稠作用,能形成吸附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赋予皮肤柔软和平滑的感觉,可避免膏霜在长时间放置和贮存过程中出现变稀、变粗的现象。 4、矿油和凡士林 物理性质:非极性、沸点在300C以上的高碳烃,以直链饱和烃为主要成分 ,对氧和热的稳定性高,不易腐败和酸败。 5、硅油 物理性质:非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高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良好的抗静电性和透气性,能改善皮肤的光滑性和弹性,改进膏霜和乳液的分散性和铺展性。,6、羊毛脂及其衍生物 羊毛脂的组成;96为蜡酯,即甾醇、三萜醇、脂肪醇、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酯的混合物及少量烷烃 羊

6、毛脂的缺点:有气味;二是粘腻;三是对个别人有过敏。 7、卵磷脂 卵磷脂是一种具有亲水和亲油特性的化学品,在乳化体系中能降低表面能力,它的滋润性能由于3045%油的存在而加强,油和它的表面活性相结合,增强了渗透和润肤的效果。 8、蜂蜡和鲸蜡 两者都属于动物蜡,具有润肤和赋形作用,对皮肤具有强封闭作用。润滑和阻水效能和用量相关。鲸蜡的用量应少,以避免留下蜡的感觉,减少乳液类乳化体的触变性。蜂蜡能促进乳液的胶凝作用,但在膏霜中甚易乳化,使膏霜中的油性物质塑化从而减少使用时的阻曳。,9、石蜡、微晶蜡和地蜡 石蜡的物理性质:C24C32的正构烷烃,还含有异构烷烃,无色或白色,无味、无臭的半透明蜡状固体

7、。 微晶蜡的物理性质:C41C50带长链的环烷烃和异构烷烃,黄色或棕黄色,无味、无臭、无定形固体蜡。 地蜡的组成:相对分子量高的固态饱和和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 10、角鲨烷 角鲨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惰性的油状液体,在空气中稳定 。 11、动植物 动植物的缺点;碘值很高,易酸败,需加入抗氧剂 。,二、保湿成分 多元醇(如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山梨醇和聚乙二醇等)、吡咯烷酮羧酸钠、神经酰胺、乳酸和乳酸钠、胶原蛋白、氨基酸、透明质酸、多糖类保湿剂等膏霜和乳液常用的保湿剂 。 保湿剂用量过多,使用后有粘湿的感觉,在高浓度时和皮肤相接触可使皮肤脱水。因此也有人认为过量的保湿剂会从皮肤

8、角质层吸收水分而散发于相对湿度较低的大气中,特别是在冬季。所以采用保湿剂作为滋润物要有适宜用量,高浓度的甘油对皲裂的皮肤有刺激性 。,三、乳化剂 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是制备乳化体最重要的化合物,其作用就是使本来不相溶的油和水能稳定和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怎样选择乳化剂?,四、膏霜增稠剂 粘稠度是膏霜和乳液类化妆品的一个参数。 增稠剂的分类: (1)有机增稠剂 主要有淀粉、阿拉伯树胶、黄耆胶、明胶、汉生胶、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HEC)、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丙烯酸钠、卡波树脂等。 (2)无机增稠剂 主要有膨润土、胶性硅酸铝镁、胶性氧

9、化硅等。,第四节 乳化类化妆品配方和制备方法,一、雪花膏 (一)组成 雪花膏主要原料是硬脂酸、碱类、多元醇、水、白油和羊毛脂、防腐剂和香精等。 碱加入量的计算。 (二)配方实例 常用雪花膏产品的配方如表6-2所示,二、冷霜 冷霜的定义: 传统冷霜(Cold cream)也叫香脂或护肤脂,涂在皮肤上有水分离出来,水分蒸发而带走热量,使皮肤有清凉的感觉,所以叫冷霜 。 (一)瓶装冷霜 可制成O/W、W/O型。 配方举例:如表6-3所示。 (二)铁盒装冷霜 只可可制成W/O型。 配方举例:如表6-4所示。,三、润肤霜和乳液 (一)润肤霜和乳液的作用 恢复和维持皮肤的滋润、柔软和弹性,保持皮肤的健康和

10、美观 1、阴离子型乳化剂体系: 如表6-6所示 2、非离子型乳化剂体系: 如表6-7所示,四、护手霜和乳液 (一)护手霜的组成 1、尿囊素 尿囊素对皮肤的愈合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2、尿素 (二)护手霜配方举例 如表6-8所示 (三)护手乳液配方举例 如表6-9所示 五、粉底霜和蜜 粉底霜和蜜有什么作用? 粉底霜和蜜的配方举例如表6-10所示。,六、抗衰老营养霜和乳液 激素 氨基酸类 人参浸出液 珍珠粉水解液 维生素类 透明质酸 尿囊素 酶 胎盘提取液 胶原蛋白和金属硫蛋白 生长因子 其他动植物提取液,七、按摩霜 1、配方要求 2、配方举例:如表6-12所示 八、清洁霜和乳液 (一)清洁霜 1

11、、配方要求 2、配方举例:如表6-13所示 (二)洗面奶 1、配方要求 2、配方举例:如表6-14所示 (三)清洁磨面膏 1、配方要求 2、配方举例 :表6-15所示,第五节 膏霜和乳液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生产设备 制备工艺过程 工艺条件控制 产品质量控制 案例分析,一、制备设备,150升乳化锅,50升乳化锅,最新展示的乳化锅,最新展示的乳化锅,立式胶体磨,分体式胶体磨,二、生产工艺,(一)间歇式乳化 1、油相的调制 2、水相的调制 3、乳化和冷却(观看教学短片) 4、陈化和灌装 (二)半连续式乳化 :如图6-3所示 (三)连续式乳化 :如图6-4所示,三、工艺条件控制,1. 搅拌速度 先快

12、后慢 2. 物料混合速度 如果有高速混合设备,混合速度可稍快 如果无高速混合设备,混合速度宜慢 3. 温度控制 物料要求在85保温20min左右,灭菌 混合乳化温度宜在80左右 冷却时,应在60以上保持30min以上 4. 香精和防腐剂的加入 应在50以下加入 应使防腐剂留在水相,四、质量控制,(一)膏霜的质量控制 失水干缩 起面条 膏体粗糙 分层 霉变及发胀 变色、变味 刺激皮肤 膏霜中混有细小气泡,(二)乳液的质量控制 除了存在膏霜的质量问题外,乳液类化妆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有: 乳液稳定性差 在贮存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加,案例一,14号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称9月14号质检总局公布了出入境检验检

13、疫机构从9种SK-II化妆品中检出铬和钕。 2006年10月24日,质检总局、卫生部发表声明:SK-II在华销售解禁。 讨论:重金属对人体有害,为什么禁了之后又解禁。,案例二,P&G 公司的SK-II营养霜包装标识中标名该产品配方中含有强碱(氢氧化钠), 2004年江西一女士状告P&G 公司该产品中添加了有害物质(强碱),但缺输了官司。 讨论:这女士为什么输官司 ?,案例三,广州某企业在生产某产品乳化时,将NaOH投入热水中,产生大量温高且带一定腐蚀汽的水蒸汽烧伤某员工的脸及身体,严重违反了配方生产工艺要求。 措施: 1.立刻安排人员送该员工去医院治疗。 2.成立工艺部,由工艺部执行配方生产工

14、艺要求,并监督执行过程,将工艺要求履行记录员工个人绩效考核。,案例四,广州某企业的生产事故:04年9月14日 ,下午下班时,500L夹层搅拌乳化锅正在生产乳液(处于降温阶段),原操作员因安排晚上九点钟上班,委托另一乳化工帮忙出料,而另一乳化工未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了解,随后离开车间吃晚饭去了,期间车间空无一人,等吃完饭回来,也不检查设备状态,直到8点钟出料时发现锅底严重变形报废。 措施: 1.通知供应商来厂检查,确定原因。 2.对当事人进行处理,安排设备操作常识培训。 3.明确工艺操作纪律。,实训五 乳化类化妆品的制备,(一)雪花膏的制备 配方 制备步骤 (二)乳化型洁面乳的制备 配方 制备步骤 (三)护手霜的制备 配方 制备步骤 (四)润肤霜的制备 配方 制备步骤,思考题,1简述皮脂膜和天然调湿因子的组成及其作用。 2简述皮肤老化“自由基学说”的机理。 3乳化体是个相对稳定的体系,请说明使 其稳定的因素和不稳定的因素。 4简述乳化体的制备过程。 5膏霜和乳液常用的滋润物质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与白油和凡士林相比,硅油有哪些特点? 6常用的保湿剂有哪些?保湿剂的用量是否愈多保湿效果愈好?为什么? 7.常用的乳化剂有哪些?用硬脂酸皂作乳化 剂制备的膏霜和乳液在放置的过程中有不断变稠的趋势,可采取什么措施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