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1逍遥游(节选)(第三课时).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653121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1逍遥游(节选)(第三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1逍遥游(节选)(第三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1逍遥游(节选)(第三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1逍遥游(节选)(第三课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2.初探对“逍遥之游”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第1题,学生自由口述,作一般检查。第2题,抽一至两名同学简析,然后教师评价、归纳、明确:庄周家贫是一则寓言,既体现了庄子以寓言见长的特点,又体现了庄子散文的又一特色:写得幽默、辛辣,表现了很高的讽刺艺术手腕。二、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1.学生根据自己找出的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简析文章的艺术特色。(解说:可以给学生作一些提示,如从比喻时选材的特点,夸张、拟人达到的效果等方面去分析,以避免学生无从下手。)2.学生分小组交流看法,统一意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陈述本组的分析情

2、况。3.教师点拨。看奇特的描写。文中的描写奇妙莫测,运用了生动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徙南冥”的寓言,对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夸张描写,创造出了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蜩与学鸠、斥的两则寓言故事,庄子则以拟人手法,寥寥数语,将其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一方面说明小虫小鸟局限于自己促狭的活动天地;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们和大鹏一样,也是自得其乐适性逍遥的。这几则寓言故事,善于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虚构出了神奇莫测、叹为观止的故事,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令人瞠目结舌的艺术形

3、象。探大胆的构思。文中的想象不仅体现在具体形象的描写上,更主要表现在整个文章的构思上,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鸟的雄伟,那“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的长寿,固然令人咋舌,但更令人神往的却是庄子用来说明观点的奇特的事物、奇特的境界和奇特的用意上。在庄子的笔下,鱼可以化而为鸟,冲天飞起;鸟可以自视甚高,互相嘲笑;人可以有俗人、至人、神人、圣人之分,他所想象的境界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又有谁能创造得出呢?那种境界的人格化、具体化,使人明知其假,宁信其真。庄子随心所欲想象出的物事、境界,并非空言诳人,而是其构思匠心的必然体现。他极

4、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大鹏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言而喻。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德、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己”“无功”“无名”。析隐蔽的情感。庄子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沉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为此,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在虚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那就是作者深深的苦闷,对人世间的绝望,追求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

5、绊。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实不正隐约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他虽然提出“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他对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可见,这个一心要飞离人世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4.师生共同归纳文章的艺术特色。借用寓言说理,生动透彻。想象奇特丰富,意境开阔。构思大胆奇妙,叹为观止。三、初探对“逍遥之游”的理解1.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学生意见的表述后,加以深化。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辞

6、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给学生思考、回答的时间,以便拓展学生的思维。)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的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2.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学生可以

7、根据前面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从大鹏形象的探求中得到点启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3.教师评析:“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浅析一下:解“逍遥”之含义。“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a.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b.自由无

8、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唯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析“逍遥”之层次。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它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

9、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四、德育渗透提问:学习本文之后有何启示?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观点?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从高远之志、厚积之力、小大之辩到无待之游的描述,给人的启示是远大的志向应当通向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局限于“一官”“一君”的现实功利,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

10、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则应当摈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五、课文总结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比喻之奇特,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幻,文字之跳跃,真可谓妙笔纵横,别具一格,无愧鲁迅先生“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评价。六、布置作业1.熟读全文。2.就文章的艺术特色中的某一点,写一篇300400字的鉴赏片断。板书设计延伸阅读翻译下面两段文字。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也?对

11、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地,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2.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参考答案: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答应说:“可以,我将要征收租税,等收下后,我借给你三百金,你看好不好?”庄周听到这话,气愤得变了脸色,说道

12、:“我昨天上你这里来,听见有在路中间呼喊的声音。我回头去看,原来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喊。我问它道:鲋鱼,来吧!您是干什么的?”它回答道:我呀,是东海的居民。(今天不幸,落到这步田地)您或许有一升半斗的水,可以救活我,使我活命吧?我说:可以,我将要向南去游说吴越的君王,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您,可以吗?鲋鱼听了这话,气愤得变了脸色,说道:我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我没有地方生存。现在,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种空话,你不如干脆及早地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吧!”2.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着在泥水里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水里。”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