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652144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的常春藤叶一、布拉格对话守则师:昨天我们一起梳理了小说的情节,大家共同努力,概括出五个层次(读课件显示的五个层次)。然后又从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方面,整体把握了一下这篇小说,我们发现,原来这篇小说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众生:明、暗两条线索。师:对,双线并行。所以,主人公就会有各种理解,高潮的部分在哪里也会有各种理解。今天我们要拿最后的常春藤叶跟初中所学的窗进行比较阅读。先看一下这段文字,八个要点记一下,写在书上或者笔记本上都可以。(课件出示“布拉格公民论坛”对话守则)学生抄写,教师边巡回边讲解:“1989年,捷克知识分子哈维尔等人在布拉格成立了公民论坛,制定了八条对话守则,在街头巷尾张贴,内

2、容有八个方面。“第一,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对话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探求真理,而不是为了说我才是对的你才是错的,错的人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不是这个目的。“第二,不进行人身攻击。这个原则一定要遵循。“第三,要保持主题。不能在辩论的过程中、对话的过程中随意偷换概念。“第四,辩论时要用证据。这个证据,可以是理论上的,也可以是事实方面的,还可以是一种逻辑推理。比如说我们昨天在分析哪个地方是高潮的时候,三班的潘熙园和蒋之涵同学就做得非常好,他们两位同学,先查一下字典,确定了一下高潮的定义,然后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比如说昨天同学们在分析的时候,徐千容同学分析高潮部分到底在哪里,联系主人公,后来就

3、得出了小说有两条线索的结论。“第五,不要坚持错误不改。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你意识到,之前你的认识是不完整的、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你要有勇气承认,并且你要有勇气改正。第六,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陈哲,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说什么呢?就是说要学会?”陈哲:尊重对方。师:对话中尊重对方,就是要学会?陈哲:倾听。师:“很好!在跟别人进行有效交流的时候,要先听明白人家在说什么,要尊重对手。第七,对话要有记录。不能光凭记忆力,除了听,还要写。要记录下来,人家对方在说什么你要摘要记录。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理解别人,这也是倾听的一个重要手段,还有一个,也是为了更好地还击。(生边记边笑)“第八,尽

4、量理解对方。为什么说要尽量理解对方呢?因为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是很困难的。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有时候觉得很理解人家了,可是人家告诉你,你还是对他(她)误解了,是吧?(生边记边点头)所以我们说,尽量理解对方。那么,尽量理解对方,我们就应该要做到什么呢,吴怡平?”吴怡平:要仔细地倾听,站在对方的角度。师:很好,非常好!一个是要仔细地倾听,听听他在说什么,还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这是布拉格的对话守则。下面在交流阅读体验时,大家要注意,要时刻遵循这八条守则。二、人物形象探究(一)别人之于他们师:下面看第二部分:人物形象探究。两篇小说人物比较多,这个人物形象探究你可以随意选。不过,我有个建

5、议,小说有三要素,昨天我们重点分析了人物、情节,今天,是不是要谈一谈环境呢?自然环境,两部小说什么特点?社会环境,表现出了什么?在窗里面构成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有哪些人?在最里有哪些人?又构成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你打算选取哪几个人物作一个对照、比较、分析?(生看书、思考,教师巡回。)生1:我觉得这两篇文章的社会环境都是带有一点冷漠的色彩。师:这是你的观点,拿出论据来。生1:比如说,窗写道“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也没有大惊小怪。”说明医护人员对死亡已经看得很淡了。师:用一个形容词。生1:习以为常。师:简单点儿,从精神上、感情上来

6、讲?生1:麻木了。医护人员,本来应该是一个最需要有爱心的工作,对病人的死亡习以为常,很麻木。师:(对全体同学)做好记录啊,已经麻木了。胡耀杰(生1的名字)这个细节抓得非常好。他认为窗里面不只是有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两个人物,还有医护人员。那么,窗里还有其他地方也写到医护人员了?(生从书中找)生1:“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师:这里说医护人员实际上还是?生1:师(提示):“电铃一响”“就立即赶来”,他们把为病人治病、看护病人当做?生1:一个机械化的工作,只是自己的职业。师:只是一个职业。还有没有其他地方能够印证他们只是把为病人治病当做自己的工作?生1:沉吟,翻书。(此时,一个学生在

7、举手)师:好,你请坐。(对举手的学生)你请说。生2:“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这里说明医生只是从生理上去了解、去研究病人,而不考虑他们心理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师:很好,请坐。还有没有?好的,唐一鑫,你来说。生3:他提出换位子的时候,医护人员就把他抬过去了。师:把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里了,然后呢?生4:就“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里”。对于一个重症病人而言,而且他的病友刚刚死去,他提出换位子,就给他换,医护人员什么也不问,就把他一个人扔在了病房里。师:恩,对这些医护人员而言,病人躺在哪张床上都是一样的,你想躺在哪张床上,我们就让你躺在哪张床上,至于你为什么要躺在那张床上,你

8、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是不是?生4:嗯。师:好,请坐。(对生1)胡耀杰,刚才你还没说完呢,关于窗里医护人员的冷漠问题,这几个同学帮你完善了一下,下面你接着讲。生1:我接着分析常中医生的形象。“医生扬扬他那蓬松的灰色眉毛”,还有,他一边说一边“把体温表里的水银甩下去”,很有画面感。他说的话里有“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说明情况是非常危急的,但是他一面还在做其他事情。师:在做什么事情呢?打领带?擦皮鞋?生1:甩水银柱。师:这是什么其他的事情呢?如果他一边做的是打领带照镜子,一边说“呃,她这个只有一成希望啦!”这些动作,跟甩水银柱有什么区别吗?生1:甩水银柱跟医生这个职业联系在一起。师

9、:那你认为医生在跟病人的朋友因为她不是家属探讨病人病情的时候,应该专心致志,不应该做其他的事情,是吧?生1:嗯。生5:我觉得这个地方反而说明医生非常地敬业。因为这是一位忙忙碌碌的医生,甩水银柱说明他正在给病人量体温呢。师:嗯,量完了体温才甩水银柱,或者是甩完了水银柱要给病人量体温。生5:所以,我觉得这个医生比窗里面的医生好。师:就因为这个动作,你就觉得他好吗?生5:还有,这位医生非常关心琼珊的病情。师:非常关心吗?为什么?空口无凭,你不能说服胡耀杰的,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生5:医生问病人的朋友“你的这位小姐满肚子以为自己不会好了。她有什么心事吗?”他还问有没有什么值得让她想两次的事情,比如男

10、人,这其实是在问她是不是失恋了。这个医生希望了解琼珊的心理,好帮助他的治疗。师:因为他发现这位病人的病情跟“肺炎先生”的打击还不完全有关。跟窗里面的医生比较一下。生5:他更富有人文精神。然后,在整篇文章中,医生出现了很多次,比如“好的希望有了五成。医生抓住苏艾的、颤瘦小抖的手说”,说明医生非常希望琼珊能够康复。后面说“只要好好护理,你会胜利。”师:就是说,看到琼珊好转,医生也很喜悦。那么他这种人文精神是不是只在对待琼珊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此时生6举手,教师示意生5坐下,请生6回答。)生6:就在刚才说的那个例子的后面,他了解他的病人,知道老贝尔曼是搞艺术的。老贝尔曼的病情更加严重一些,医生说他已

11、经没有希望了,但“还是要把他送进医院,让他舒服些”。说明医生希望在病人的最后一些时光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师: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我不能救活他了,我也要让他生6:让他安详地离去。不能让他活得更长,但要让他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这个医生的品质。教师笑对生1:胡耀杰,刚才我看陈哲说的时候,你就在那有所表示了,呵呵,现在两位同学分别反驳了你的观点,你有什么要说的吗?生1:我觉得他们说的蛮对的。师:呵呵,他们说的蛮对的,你也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师:还有吗?想一想,现在大家都认为窗里面的医护人员是冷漠的,但常里面的医生不是冷漠的,那么,其他人有没有冷漠呢?刚才他

12、们俩只是推翻了你对医生的认识,其他方面呢?常的社会环境只有医生一个人吗?生1:还有苏艾。师:还有?生1:老贝尔曼。师:他们都围绕着谁?生1:围绕着琼珊的。师:那么现在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众笑),你是分析苏艾呢,还是分析老贝尔曼?生1:老贝尔曼吧。师:好的,大家注意听,看他有没有调整自己的观点。生1:老贝尔曼是整篇小说歌颂的对象,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牺牲者,最后是一个悲惨的结果。师:老贝尔曼跟窗里靠窗病人的结局是一样的,最后都“光荣牺牲”了。生1:我觉得他的牺牲也带有一定必然性。因为,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理应收到好的回报,但是他最终的结果却是死亡,这是发人深省的。这个结尾具有很强的

13、感染力。师: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的心灵就会受到强烈的冲击。但是,你读常心灵受到冲击以后,会觉得还是有所偿的。因为,毕竟,生命之叶正在凋零的琼珊,她慢慢凋零的年轻生命又恢复了,她的生命之火又燃烧起来了。老贝尔曼生命之火的熄灭,毕竟点燃了另一团更年轻的生命之火,他还是生1:他还是值得的。师:恩,他的心愿还是达成了。那么,读窗的时候,你的感慨是?生1:窗里面,靠窗病人虽然牺牲了,但是不靠窗病人似乎不是非常值得为之牺牲。师:那不靠窗病人是不是对靠窗病人的牺牲无动于衷呢?小说有没有写?初中时老师有没有让你们续写?(众生频频点头)这个小说戛然而止,留下很多空间。那么,两个人都是帮助别人,刚才

14、同学们也说了,靠窗病人的心灵是非常美的,品质是非常好的。而且,两个人也都为了别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那你怎么理解这两个故事呢?给你带来一种什么启示呢?生1:我觉得善意的谎言也是美好的。师:可是对靠窗病人而言,善意的谎言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大家都陷入沉思,教室里静默了一会儿)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说:最近一年,社会上的新闻可能同学们都看到听到过一些,比如,南京有个老太太被撞了,一个年轻人把她扶起来,录像和旁观的证人都可以证明,这个年轻人是个好人,是帮助老太太的,结果却被老太太反咬告上法庭,最后还被判要赔付老太太医疗费等等。这个同学们都知道吧?(大部分学生点头,有人小声说“彭宇”)恩,南京彭宇案。这

15、个事情发生之后,确实对社会影响很大,以至于后来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情:必须要先声明我是自己摔的,旁边也有人证明,别人才会来帮助他。师(对生1):胡耀杰,我觉得我还是比较了解你,你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关注这种社会问题。那你有没有想过,你要是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选择怎么办呢?生1:我觉得,助人为乐这种行为首先是值得提倡的,对于助人为乐者要支持赞扬,但是,对于老太太来说,她的行为也许有她内在的不得已的原因,也许不是那么简单批判一下就行了。而如果我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不管后果如何,我都会选择助人为乐的。师:就是说,明明知道可能会有这种后果,但是你认为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还是要选择去做的,是吧?生1:嗯。师:你这是深思熟虑的。你以前也想过的?生1:对,想过。(二)他们之于自身教师面向全体同学:刚才胡耀杰说,对于反咬助人为乐者的南京老太也是需要了解的,于是,这个问题就被引向另外一个方面了,我问一下同学们,有没有人拿琼珊跟不靠窗病人比较?你们是不是都认为不靠窗病人是十恶不赦、罪大恶极、不可原谅的呢?注意联系,刚刚我们分析了一下两篇小说的社会环境。生7:我觉得,不靠窗病人是一个对生活有着积极态度的人,因为他很想了解窗外发生的每一个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