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黄河颂》ppt课件1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40650122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黄河颂》ppt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黄河颂》ppt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黄河颂》ppt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黄河颂》ppt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黄河颂》ppt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黄河颂》ppt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黄河颂》ppt课件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冼星海作曲 光未然作词,考考你,有关黄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达6300千米。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黄河的基本走向,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源头景观,欣赏黄河,黄河上游景观,黄河中游景观,黄河入海口,落日 芦花

2、,黄水黄土奇观,壶口瀑布,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词的作曲者,背景介绍: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

3、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读准下面加横线的字音: 澎湃( )( ) 气魄( ) 高山之巅( ) 狂澜( ) 哺育( ) 浊流( ) 屏障( ),ln,png,pi,p,din,b,zhu,zhng,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大合唱,深情地读: 一、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 速和语调。 二、有感情的朗诵,读出气势,读 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整体感知,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1、抓住“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

4、歌颂,2、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赏析、探究:,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河之边;,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近镜头,俯瞰全景,纵向描写,横向展开,“望”统领,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对黄河进行赞颂的?,“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3、诗的最后一段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颂黄河,抒壮志,望,颂,绘黄河,惊涛澎湃,浊流婉转,力劈中原,中华民族的摇篮,

5、中华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发扬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观念,文章结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 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 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 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 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 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保护母亲河黄河,断流的黄河,干涸的河床,被污染的黄河,1、黄河今天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状堪忧。请针对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是广告词,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拓展练习:,2、搜集有关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保卫黃河,保卫祖国,维护祖国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