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答案

上传人:桃*** 文档编号:140649082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3分)“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把生活垃圾按图示分四类进行科学处置,实行“定时、定点”投放。金属易拉罐属于()A可回收物B其他垃圾C有害垃圾D厨余垃圾2(3分)“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浓度为75%的酒精常用作防疫消毒液,其有效成份是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符号分析:乙的化学式为CO2B宏观分析:甲物质由2种元素

2、组成C微观分析:一个丙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D基本反应类型分析: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3分)2019年5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学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A维生素B膳食纤维C蛋白质D脂肪4(3分)现有编号为、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克水,20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若中溶液升温到30,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D若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5(3分

3、)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ABCD6(3分)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7(4分)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绝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

4、的 。(2)当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8(4分)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如图1是小金同学对解决“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结合小金建构的思维模型,完成如图装置气密性检查相关操作的问题:(1)操作一:往锥形瓶中加水至如图2所示位置,从建模的角度分析,该操作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2)操作二:往锥形瓶中加水后,接下来应该是从 (填“A”或“B”)管向瓶内吹气。9(4分)到19世纪末,经几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不断探索,得到结论:光合作用反应物是H2O和CO2产物是O2和有机物。为了探究产物O2中的O元素来源,科学兴趣小组从

5、元素守恒的角度进行了猜想。猜想一:O2全部来源于CO2;猜想二:O2全部来源于H2O;猜想三:O2同时来源于两者。为了求证,他们查阅资料如下:资料1 19世纪末,科学家普遍认为气体之间更容易转化,认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成CO和O2,所以O2来自于同为气体的CO2。资料2 1937年,英国化学家希尔通过实验发现:离体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使水分解,释放出O2,并还原电子受体。资料3 1939年,已经发现了氧的同位素。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利用O标记的H2O和CO2,分别培养小球藻,光照相同时间后,检测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氧气是否含O,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资料2的实

6、验结论 (填“支持”或“不支持”)资料1的观点。(2)根据资料3的实验结果,分析可得猜想 成立。10(4分)“飞花令”是中国诗词的一种接龙游戏。科学兴趣小组模仿“飞花令”游戏规则,进行物质间转化的接龙比赛,其比赛规则是:从同一物质开始进行转化,接龙物质不能重复且必须含有指定元素,以转化路径长且正确者为比赛胜者。某两场比赛的过程记录如下(“”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1)指定元素:氢元素 起始物质:HCl 比赛胜者:乙同学甲同学:HClH2O乙同学:HClH2O乙同学在方框中应填物质的化学式是 (写一种即可)。(2)指定元素:钡元素 起始物质:BaO 比赛胜者:丁同学丙同学

7、:BaOBa(OH)2BaSO4下列能使丁同学获胜的方案有 (填字母)。ABaOBaSO4Ba(OH)2BaCO3BBaOBaCl2Ba(NO3)2BaSO4CBaOBa(OH)2BaCO3BaCl2Ba(NO3)2BaSO4DBaOBaCl2BaCO3Ba(NO3)2Ba(OH)2BaSO4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11题7分,12题8分,共15分)11(7分)某兴趣小组对“稀盐酸与石灰石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稀盐酸与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实验操作】取一块状石灰石于试管中,往试管中加入5毫升稀盐酸。【实验现象】开始时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反应停止后,试管底部有块状固体残留

8、、固体表面无气泡;试管内溶液无色。【初步分析】(1)反应停止后、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判断,得出了石灰石没有反应完的结论。支持该同学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填上述实验现象的序号)。【小组讨论】大家讨论后认为,要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以从液体和固体两条途径进行。探究:一是探究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二是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继续探究】(2)对原残留液体是否还有盐酸的探究,有同学取原残留液体,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原残留液体中存在盐酸的结论。但小金认为根据这一现象是不能得出原残留液中存在盐酸的结论,小金的理由是 。

9、(3)探究原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真正需要检验的离子是 。(4)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小丽取原残留块状固体用水洗净后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了 的现象,于是得出残留块状固体中还存在碳酸钙。【实验结论】在原反应结束时,稀盐酸与石灰石没有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碳酸钙有剩余。12(8分)除H2、CO能还原氧化铜外,CH4及其它一些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也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如: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某拓展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省略),分别对有关气体问题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探究】对已知气体性质的探究。(1)将CH

10、4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规范实验,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填序号);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探究】对气体组成的探究。(2)气体X可能由H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同学们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对其组成进行探究。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可证明气体X中含有 。根据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的现象,得出气体X中含有H2的结论,请对此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探究】对未知气体的探究。(3)将某火箭燃料X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C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中导出的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

11、质。已知燃料X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根据现象及信息推断并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小题,每小题8分,共8分)13(8分)面粉是制作美食的原材料。在发面团的过程中会生成酸而影响口味,为使食品更美味,可以加碱面处理。碱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Na2CO3),为测定某品牌碱面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金按照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利用碱面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来计算碱面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完成下列问题:(1)为完成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图乙中的 装置(填字母)。(2)小金各取11.0克碱面样品与一

12、定量的稀盐酸进行三次实验,三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见表。合理选择表中数据并计算碱面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次数碱面样品质量/克稀盐酸质量/克二氧化碳质量/克111.050.01.1211.0200.04.4311.0250.04.4(3)按照图甲实验装置测定的CO2气体质量,可能导致CO2质量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 (写出一种即可)。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3分)“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把生活垃圾按图示分四类进行科学

13、处置,实行“定时、定点”投放。金属易拉罐属于()A可回收物B其他垃圾C有害垃圾D厨余垃圾【分析】根据被回收的垃圾成分、性质和用途判断。【解答】解: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金属易拉罐可以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物。故选:A。2(3分)“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浓度为75%的酒精常用作防疫消毒液,其有效成份是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符号分析:乙的化学式为CO2B宏观分析:甲物质由2种元素组成C微观分析:一个丙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D基本反应类型分析: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

14、图,确定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式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而根据微粒的构成、方程式的意义进行解答。【解答】解: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2H4+H2OC2H5OH。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乙的化学式为H2O,故A错误;B、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甲物质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丙分子由2+6+19个原子构成,故C正确;D、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A。3(3分)2019年5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学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A维生素B膳食纤维C蛋白质D脂肪【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只有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素,才能促进人体健康;【解答】解:奶类中富含蛋白质,因此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故选:C。4(3分)现有编号为、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克水,20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若中溶液升温到30,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D若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