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西省柳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0648787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广西省柳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5年广西省柳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5年广西省柳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5年广西省柳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5年广西省柳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广西省柳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广西省柳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元素的是()AH2OBHClCAgDCH4【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各选项中所涉及物质的化学式、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化学式可知,H2O中含有氧元素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根据化学式分析即可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钢铁生锈 D辣椒剁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

2、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河水蒸发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石蜡融化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钢铁生锈有新的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辣椒剁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B 闻药品的气味 溶解固体C D 测溶液的pH值 点燃酒精灯【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加热器皿-酒精灯;物质的

3、溶解【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解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

4、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碳C铝D金【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等,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等,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地壳

5、里各元素的含量,并应用于解题的能力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硫磺B铁丝C红磷D木炭【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6、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6下列物质中,俗名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A石灰石NaHCO3B食盐NaClC烧碱NaOH D孰石灰Ca(OH)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NaHCO3俗称小苏打,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故错误;B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Cl,故正确;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故正确;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

7、OH)2,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烟有害健康 B一氧化碳气体有毒C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D可以用甲醛给食品保鲜【考点】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一氧化碳的毒性;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判断;B、一氧化碳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C、人体缺乏铁元素时易患贫血;D、根据甲醛有毒来分析【解答】解:A、根据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

8、质;故A说法正确;B、一氧化碳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故B说法正确;C、人体缺铁元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故C说法正确;D、甲醛是一种有毒的物质,不能用来保鲜海产品,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8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氢气 B煤 C天然气 D石油【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化石能源指由古动物、植物遗体变化形成的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其特点是具有不可再生性【解答】解:化石能源指由古动物、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物理

9、化学变化形成的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氢气可由水制得,来源广泛是可再生资源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化石能源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能对常见的能源正确进行分类9下列不是天然纤维的是()A棉花 B尼龙 C羊毛 D蚕丝【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B、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C、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D、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故选

10、: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其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ACaCO3+2HClCaCl2+H2O+CO2化合反应B2H2O22H2O+O2分解反应CCa+2H2OCa(OH)2+H2置换反应D2KClO3+MnO22KCl+MnO2+3O2复分解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

11、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选项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

12、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各框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上看,是由一种分子构成,且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据此解答【解答】解:A、该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错误;B、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该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错误;D、该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抓住物质的组成以及有关的概念进行1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13、A电解水可得到氧气和氢气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苯分子分子很小C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分子总在不断运动D600L氧气在加压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4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考点】电解水实验;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和分子的基本特征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电解水可得到氧气和氢气,说明了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解释错误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分子,明了分子的体

14、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D、600L氧气在加压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4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我国环保部门2001年11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后,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PM2.5指的是()A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总含量B空气中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C空气中含SO2气体的体积分数D空气中含SO2、NO2、CO、O3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从PM2.5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去分析解答【解答】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