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0648619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word版有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D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增加了”【答案】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解析】A、锥形瓶被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架台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灯燃料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浓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此过程中没

2、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答案】C【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解析】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

3、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潮汐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答案】A【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解析】石油、天然气、煤是常规能源,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故选A4人体中含量在0.01% 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下列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铁B锌C碘D碳【答案】D【考点】矿物质与微量元素【解析】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等;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等A铁元素属于微量元素;B锌元素属于微量元素;C碘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4、D碳元素属于常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故选D5如图是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镨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r B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9gC镨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59 D镨元素是非金属元素【答案】A【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镨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r,故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镨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9,即质子数为59,而不是中子数,故错误D镨元素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5、故错误故选A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B氧气支持燃烧,是一种高能清洁燃料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D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B【考点】氧气的性质及收集方法【解析】A、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高能清洁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能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7如图表示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

6、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答案】C【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N2+2C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故A正确;B、反应物中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生成物中没有有毒气体故B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N2+2CO2可知,单质N2与化合物CO2的质量比为28:(244)=7:22故D正确;故选C8欲将粗盐提纯并

7、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停止加热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答案】D【考点】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A、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以防止损坏滤纸,故选项说法错误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

8、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不需要酒精灯,故选项说法错误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存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9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合金 B玻璃钢 C普通玻璃 D塑料【答案】B【考点】复合材料【解析】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与塑料混合成的,前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后者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故玻璃钢是两种材料复合成的,属于复合材料;C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选B10如表是小滨制定的食谱

9、单,为使营养均衡,在“你的补充”栏可以选填的食物是()主食米饭、馒头菜肴炒鸡块、红烧鱼、油炸花生米饮料牛奶你的补充A煎豆腐B炸大虾C凉拌黄瓜D蛋糕【答案】C【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解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炒鸡块、红烧鱼、油炸花生米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A豆腐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B炸大虾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C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D蛋糕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还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故选C11有X、Y、Z三种

10、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BY、Z、XCY、X、ZDZ、X、Y【答案】B【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由题意可知,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了金属Y的活动性强于X、Z;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金属Z的活动性比X强综合上述分析可知,X、Y、Z三种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YZX故选B12我市邹平特产“长山山药”中含有被医学界成为“药用黄金”的薯蓣皂素,其化学式为C27H42O3,下列有关薯蓣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薯

11、蓣皂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B薯蓣皂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C薯蓣皂素中含有21个氢分子D薯蓣皂素是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A【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解析】A薯蓣皂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42):(163)=324:42:48,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B薯蓣皂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7+142+163=414,故错误;C薯蓣皂素是由薯蓣皂素分子构成的,每个薯蓣皂素分子中含有42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故错误;D薯蓣皂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A1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2、”,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拒绝使用含磷洗衣粉B提倡绿色出行,尽量少开私家车C废旧电池随意丢弃D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答案】C【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解析】A、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应拒绝使用含磷洗衣粉,故选项说法正确B、提倡绿色出行,尽量少开私家车,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C、废旧电池中的铅、镉等元素危害较大,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故选项说法错误D、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4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

13、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解析】A、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得:18+1+2+32=X+26+2+12,解得X=13,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故说法正确;B、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故说法错误;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61)g:(3212)g=5:4,故说法正确D、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杂质,

14、故说法正确故选:B15小滨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AHCl、NaOH、Na2SO3 BKNO3、ZnCl2、FeCl2CAgNO3、H2SO4、NaCl DNaOH、Na2CO3、NaCl【答案】D【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解析】无色溶液所含的溶质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A、HCl、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两者不能共存,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不合理B、三者之间不反应,但FeCl3溶液呈黄色,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不合理C、AgNO3与NaCl能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不合理;D、三者之间不反应,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故选:D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