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之比较(1)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0647404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之比较(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外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之比较(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外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之比较(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外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之比较(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外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之比较(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外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之比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之比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摘要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在上市公司执行 6 年的时间里暴露出许多问题。与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相比, 在建造合同支出的确认、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的会计处理以 及合同收入的确认条件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差距。 本文认为,建造合同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除了注意会计 核算的简单化和体现会计谨慎性原则以外,更应真实地反映 会计的目标,提供更加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 建造合 同准则是特殊的会计业务准则,因为建筑企业、民用工程以 及工程和制造企业建造的是特殊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并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建造合同准则既有收入的确认和 计量,也有成本的会计处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建 造合同与国际会计准则

2、第11号一一建造合同以及美国的会计研究公报第 45号一一长期建造合同进 行比较,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存有差异。 本文只就其差异方面做一探讨,以期从差异中找出我们的不 足,对我国建造合同的会计规范起到一定的完善作用。一、有关建造合同支出确认的比较思考1. 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支出 在合同成本比较中,我国对于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 支出,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我国所做的规定在建造合同会 计准则指南中的解释是:为了简化核算。而国际会计准则规 定,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与合同直接相关的费用,在能够单 独地加以区分并能可靠计量,同时很可能获得合同的情况下, 应作为合同成本的组成部分,但如果因订立

3、合同而发生的费 用在其发生的当期已被确认为费用,那么在以后的会计期间 获得该合同时,这些费用就不应再包括在合同成本之中。依笔者所见,为了简化核算,而将其费用不分核算对象, 一笔带过地记入当期费用,显然违背了会计核算的质量要求, 尤其是违背了实际成本原则的要求。因为,因订立合同而发 生的建造合同有关费用不是偶然的,每一个建造合同本身的 诞生,都势必要产生一定的直接费用,有的费用数额甚至比 较客观。所以应仿效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客观如实地尽量 体现于合同成本中才合理。虽然将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有关费 用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除了简化核算的优点外,它还充分 体现了企业谨慎性的会计核算原

4、则,但孰不知,它在体现会 计谨慎性原则同时,已严重违背了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 比性原则的规定。谨慎性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性原则相比,一般 认为,谨慎性原则反映了会计人员对他所承担的责任所秉持 的一种态度。会计人员的谨慎、保守的态度被认为是非常必 要的,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管理当局通常持有的过 于乐观的态度所可能导致的危险。但谨慎性原则的过度使用, 会直接与一些会计的基本原则发生冲突。例如权责发生制要 求以按照权利和责任发生与否来确认收入与费用,配比性原 则明确的是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具有承担某项费用的义务,即 当与某项费用相联系的收入已经实现时,企业就具有承担某 项费用的义务。而谨慎

5、性原则仅估计费用或损失,而不估计 收益,因此导致在企业提供一种会计信息时,产生了权责发 生制原则和配比性原则与谨慎性原则的矛盾。众所周知,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信息,以帮助投资 者和债权人作出经济决策。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是“决策有 用性”,如果对决策无所助益,就不值得提供该信息。但决 策有用性是一个十分笼统而广泛的概念,在评估信息的效用 时,应考察其主要质量。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认为会计信息 应具备两项主要质量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与决 策有关,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它主要由三个因素所决定, 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所谓可靠性,是指确保信 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意欲反映的现象或

6、状态 的质量。信息不可靠,不仅无助于决策,而且还可能造成错 误的决策。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可就其三个组成因素加以衡 量,即反映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在相关性与可靠性这 两个层次的选择上,人们力求找到可靠性与相关性高而所费 成本低的“最佳”结合点。但可靠性与相关性毕竟是两个不 同的质量特征。按照理想,人们希望所有的会计信息既具备 可靠性又能具备相关性。但理想不是现实,两个质量特征产 生矛盾是难免的。当可靠性与相关性发生矛盾时,财务会计 的基本特点决定了信息必须真实而公允,为广大外部集团所 信赖。基于这一前提,确保信息的可靠性显然比强调信息的 相关性更为必要。既然将可靠性放在“前沿” ,那就要求企

7、 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要达到:表达的应与其现象或状况一致 或吻合,并且可以验证, 做到不偏不倚。 如果要实现这一点, 显然对于企业因订立建造合同而发生的直接与合同相关的 费用记入合同成本更能反映客观实际状况。所以,如果要在 谨慎性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性原则之间进行选择 的话,应选择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性原则。因为谨慎性原 则终归只是一种起修正作用的原则。2. 因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借款费用支出 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中,类似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该方 面的不同还体现在,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财 务费用不计入合同成本,而是作为期间费用。虽然这样做体 现会计谨慎性原则,但不合理。企业执行建造合同

8、的过程是 一个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耗用大量资金的过程,企业在这个 过程中因借款而发生的借款利息即财务费用应作为借款费 用资本化计入合同成本,因为建造合同执行企业在建造一项 资产中使用了借款资金,而且要使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 态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则发生在该资产支出上的借款费用, 应当资本化,构成合同成本的组成部分。而将所有借款费用 都费用化,不符合实际成本原则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因 为,为建造资产而借入的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与其它计 入资产成本的购建费用没有什么区别,应该构成资产购建成 本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从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来看, 这些借款费用将在所建造资产实现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 与那时的收入相配比,而非与借款费用发生的当期的收入相 配比。3. 因建造合同而发生的保险费用支出 建造合同中的保险费用,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也 不尽合理。我国将其作为当期费用处理,国际会计准则将其 计入合同成本。笔者认为,保险费的发生与建造合同息息相 关,故应计入合同成本。二、关于合同收入确认及合同损益方法选择的思考(作者:3C0ME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 益请联系 service 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