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园林规划}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637383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20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园林规划}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城乡园林规划}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城乡园林规划}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城乡园林规划}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城乡园林规划}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园林规划}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园林规划}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中建三局三公司 吴延宏,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1 工法的产生和定义 2 工法的特点 3 实施工法的作用 4 工法的基本内容 5 工法的编写要点 6 工法的文字要求 7 编写工法的其它注意事项,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1 工法的产生和定义,1.1 工法的来源 1.2 工法的定义 1.3 我国工法的发展 1.4 工法的分类,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1.1 工法的来源,工法一词来自日本 “构造方法” Construction Method(施工方法) System(体系) 各国间用词不尽相同,但其含义都差别不大,词义也不很严格。,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1.2 工法的定义

2、,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施工方法。 工法是具有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作用的一种规范化的技术文件,是对先进的施工方法的提炼与总结提高。也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1.3 我国工法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没有工法 日本大成建设公司承建了我国鲁布革水电站工程 输水隧道采用圆形全断面一次开挖工法 混凝土拌制采用分次投料搅拌工法,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1.4 工法的分类,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2 工法的特点,2.1 工法的基本特征 2.

3、2 工法与施工技术 2.3 工法与施工方案 2.4 工法与施工组织设计 2.5 工法与标准、规范,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2.1 工法的基本特征,2.1.1 工法的先进性 通过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而形成工法;专项施工技术已达到或超过本企业的先进水平; 对类似的工法有所创新和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工法。 2.1.2 工法的实践性 工法只能产生于施工实践之后,而不能产生于施工实践之前。工法是对先进的施工技术的总结与提高, 2.1.3 工法的系统性 工法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总结出来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2.1.4 工法的时效性 工法是要跟随技术的发展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前一页,

4、本节标题,后一页,2.2 工法与施工技术,2.2.1 工法的核心是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的工艺原理、方法,就是工法的核心; 2.2.2 工法不是单纯的施工技术 是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综合配套的施工技术。以综合反映技术与管理的结合,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2.3 工法与施工方案,2.3.1 相同点: 工法与施工方案都是针对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具体方法。 2.3.2 不同点: 工法是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施工规律性的综合体现,是在施工之后形成的; 施工方案则是针对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形成合理的解决方法,它来自过去工程的实践经验,一般产生在新的工程施工之前。 2.3.3 相互关联性

5、施工方案经过工程实践之后,通过再认识也可以总结形成工法。这就是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积累,以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2.4 工法与施工组织设计,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为积累施工技术而编制的通用性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可以采用已有的工法成果。 所以工法可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标准模块,从而简化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 但是,工法不能直接取代施工组织设计,也不能取代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方案。,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2.5 工法与标准、规范,2.5.1 工法是属于企业标准范畴, 为企业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工法的编制要以规程、规范为依据,工法中采用的数据一般也不应与规范、规程相矛盾。当有足够根据与规范、规程不一致时,也需经有关主管部门的核准。 2.5.2 工法和工艺标准、操作规程虽然都属于企业标准,但服务层次不同。 工艺标准、操作规程主要是操作者必须遵守的工艺程序、作业要点与质量标准,是向工人班组作技术交底的内容; 工法是针对单位工程、分部或分项工程的工艺技术、机具设备、质量标准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是主要用来做技术管理的内容。,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2.6 工法与专利,工法中包含专利技术或核心机密技术的, 在申报、确认时,一定要将核心机密等全部报出,否则不利于评审。 在评审制度与评审人员守则

7、中明确规定,对申报材料,审查人员要予以保密,评审后资料全部销毁。 工法的申报材料与公开刊登的不必强求一致,属于技术秘密部分的内容,公开发表时应予删除。,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3 实施工法的作用,3.1 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技术积累和技术跟踪 3.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3.3 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 3.4 有利于推广应用新技术。 3.5 有利于简化施工组织设计与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 3.6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积累。 3.7 有利于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管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4 工法的基本内容,0) 前言: 1) 工法特点: 2) 适用

8、范围: 3) 工艺原理: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 材料与设备: 6) 劳动组织: 7) 质量控制: 8) 安全措施: 9) 环保措施: 10) 效益分析: 11) 应用实例:,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5.0 前言,“前言”两字可以不写。前言包含三项内容: 1) 工法的形成过程:企业通过开发创新,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过程,通过局部创新或技术改进对原有工法修改修订的过程等。 2) 关键技术的鉴定情况:鉴定时间、主持鉴定单位、主要鉴定结论。 3) 关键技术的获奖情况:一般指获得哪一级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等。 前言中一般不应出现有关特点,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内容。

9、关键技术的鉴定及获奖情况如果没有可以不写,但工法的形成过程必须在前言中说明,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5.0 前言,现代城市内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采用的是顶管的施工方法。在顶管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工作坑和接收坑,等管道顶进完成后,工作坑和接收坑内开始砌筑(或浇注)检查井,然后回填和恢复路面,这是顶管施工最普遍的施工方法。根据接收坑处检查井的作用和特点,经过对多个顶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实践,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接收坑处检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检查井-骑马井”施工方法(以下简称骑马井)。此工艺方法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污水管道顶管检查井施工的一次革命。,前一页,本节标题,后

10、一页,5.0 前言,用混凝土膨胀剂拌制的微膨胀混凝土称为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钢筋和邻位限制下,这种混凝土在结构中建立0.2-0.7MPa预压应力,可防止或大大减轻混凝土硬化过程产生的收缩裂缝,从而达到抗裂防渗的结构自防水的目的,能收到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新技术给建筑防水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进步,正在被日益广泛地推广应用。以UEA、ZY、AEA为代表的硫铝酸钙类膨胀剂,从1988年开发应用至今,已应用约300万吨,折合补偿收缩混凝土约7500m3,应用于全国各种防水工程效果良好。 UEA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工法(YJGF22-92)自1992年实施以来,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鉴于混凝土膨胀剂建

11、材行业标准(JC476-2001)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03)已修定,实施,原工法已不适用。根据十年来的施工经验,在原工法基础上进行修定。本工法适用于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防水的设计与施工。,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5.1 工法特点,工法特点可包含两项内容: 1) 工法在作用功能方面的特点:指本工法针对工程对象、工程项目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功能等方面具有的特点。如钢筋混凝土墙体外保温具有消除冷桥,不占用使用面积的特点;聚氯乙烯塑料管具有与填土共同作用的特点。 2) 施工方法方面的特点:指施工方法本身的特点,比如单面网架聚苯板与混凝土墙体一次浇筑成型的特点。 注

12、意事项: 该项内容中要避免将特点和效益混淆,有些特点与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有因果关系,指出特点即可,将效益放在“效益分析”中去叙述。 注意不要将本章仅写成本技术在使用功能上的特点。工法中含有技术与管理的内容,技术只是工法中的一部分。,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5.1 工法特点,1.2 地下连续墙工艺的特点 1.2.1 地下墙工程将整个构筑物分成若干小段进行施工,从而减轻或者消除了大尺寸、大体积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带来的困难。因此,地下墙工程特别适用于平面尺寸大、形状复杂及特殊异形的地下构筑物。 1.2.2 循环作业:地下墙工程工艺的结构施工过程为: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分段挖槽、清基,然后向槽内沉入钢筋

13、笼,再浇筑混凝土并置换出泥浆。如此循环作业,逐次完成每个槽段。由于实施循环作业,有利于操作技术的掌握、熟练及水平的提高。 1.2.3 对环境影响小:地下墙施工时噪声低、无振动、无挤土;由于刚度大、强度高、结合密贴不漏水,因而对周围临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影响小。 1.2.4 有多种成槽设备可供选择:对于不同的地质情况及不同的成槽深度,有多种类型的成槽专用设备可供选择。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挖掘效率高。,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5.2 适用范围,说明最适宜于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和工程部位,有的工法还要规定最佳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 工法是一个综合配套的系统工程,因而在本章中也不要仅

14、仅强调本技术的适用范围。 聚氯乙烯管道有埋置深度的要求,有对输送液体介质温度的要求; 强夯法处理地基有对振动和噪音限制的要求等。,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5.2 适用范围,1.3 适用范围 地下墙工程适用在粘性土、砂土、黄土冲填土以及立径50mm以下的砂砾层等土层中施工,遇碎石类土及风化岩层时宜谨慎使用。 地下连续墙能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具有挡土止水功能,因此,地下水丰富的深基坑开挖以及水工结构的堤坝、防渗墙、护岸、码头等结构施工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对于临近有重要建(构)筑物的深基坑开挖工程,采用地下墙作支护能起到防止和减少危害的良好效果,因而适宜于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建筑群中施工。

15、,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5.3 工艺原理,说明工法的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和理论依据。 凡是涉及技术秘密的内容在编写的时候都应该加以回避。要使得使用者能够一般了解工艺原理的大致内容而不会真正掌握机密的核心, 以按照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规定对本企业的秘密加以保护。对于工法中所包含的技术专利,在编写时可以标明专利编号,但是工法在送审的时候一定要将核心机密作为附件同时上报,否则不利于专家委员会的评审。 例: 如强夯法是应用功能转换的原理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液压滑模法施工应用液压千斤顶顺支承杆爬升带动模板向上移动,同时浇筑混凝土。,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5.3 工艺原理,1.4 工艺原理 地下连续墙

16、工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拟建建筑物的地面上,用专门的成槽机沿设计部位,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分段挖槽、清基、向槽内沉放钢筋笼,然后在水中灌注混凝土以置换泥浆。,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5.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点内容和工法的核心。 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然后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也可以辅以必要的图表。本章节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1) 工艺流程:指工艺的基本过程,各有关工序的先后操作顺序和相互衔接关系,可用网络图、流程图、框图、示意图等表示。对由于构造、材料或者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上的变化,也应该有所交待。 2) 操作要点:与本工法有关的施工操作要点,有别于其他施工方法的操作要点,与其他施工方法没有什么区别的部份,可以不叙述。,前一页,本节标题,后一页,5.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5 工艺流程 1.5.1 导墙 在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应浇筑导墙。导墙是成槽设备的初始导向,是存储泥浆稳定液位、维护上部土体稳定、减少泥浆污染、防止槽顶坍塌及施工测量基准等。导墙沿连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