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2_15题散文阅读(一)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637350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2_15题散文阅读(一)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2_15题散文阅读(一)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2_15题散文阅读(一)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2_15题散文阅读(一) (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题逐题特训 第12-15题 散文阅读(一)(2015南京市3月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灯笼上的美丽凌鹰有一段时间我曾迷上了绘画。这份迷恋最初纯粹是缘于我家火砖屋楼上那几只灯笼。火砖屋是土改分到的,那时家里人多屋少,母亲只好在楼上靠窗那个屋角铺上稻草,作为我的“床”。铺着厚厚稻草的地铺,不仅非常柔软,还散发出一股阳光的味道和稻谷的清香。我住到楼上不久就发现了那一排灯笼。起初我并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何物,后来问祖母和母亲,才知道这些是专供走夜路和唱戏用的灯笼。祖母说里面放一只像小碗一样的灯盏,灯盏里注满桐油,桐油里斜斜地放一根灯草。从那时起我对灯笼一直怀有一份神秘和向往。有一次,我

2、看见一位油漆匠将画着花鸟鱼虫一类的玻璃一片一片钉到那张崭新的雕花床上。随着床上的镜子的照耀,这些花鸟鱼虫从各个角度连成一片。当我的眼睛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扫视的时候,它们居然活动起来,花开鸟飞,鱼跃虫鸣。那是我最早直接接触的“绘画”。我突然想起了楼上那些灯笼。回到家里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擦干净灯笼上的灰尘,灯笼上的玻璃片上那些被岁月的尘垢遮掩了无数个时日的图案便清晰地舒展在我的眼前。灯笼只有两面有图案,也是花鸟鱼虫的,美丽鲜活,另两面却没有。于是,我便买来一盒蜡笔,开始在每只灯笼那没有图案的玻璃上作起“画”来。其实,那时我从未想过要当一名画家,对画也从来没有过如此崇高的认识,我只是想画出一些

3、我所见过并十分迷恋的东西而已。因此,那个时候我虽然还不具体了解任何一位画家,但是,坐在紧靠我床边的那个小窗前,窗外的枣园里,那些枣树和枣树上的画眉鸟却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绘画欲望。一年又一年,在那一只又一只灯笼上,我画了一棵又一棵枣树,画了一只又一只画眉,画了一对又一对蝴蝶,我甚至想把那些画眉清脆婉转的鸣叫都画下来,画满树木和花朵,也画满一个懵懂少年的幼稚和纯真。我仿佛让那些被遗弃的灯笼找到了家。在画这些画的时候,这些灯笼便给了我过美也是过多的想象。我的祖母、父亲和母亲只告诉了我这些灯笼的作用和年代,我的脑子里便经常看见一些大戏班,看见许许多多我根本不认识的人坐在一个离我很远很远的戏台前,那戏

4、台的四周便挂满了一只只灯笼,点点灯火像一朵朵野花一样装点着戏台,温暖而又绚丽。我看见有人提着一只灯笼正在夜幕里行走,我无法分辨那是我的祖父还是我的父亲,我无法想象他手中的灯盏是否能照亮他脚下的道路。即使在我忘情地迷恋上了绘画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要成为画家,我每天就那样无知而又单纯地活在我所处的那个美丽的空间里。我是完全按照我对于美丽的理解去画那些灯笼画的。灯笼里虽然早就没有了灯火,可是,我画在上面的那些“画”却是我在那个时候看到的最明亮的火焰。每当我画好一盏灯笼时,我就将我的“画作”挂在窗口,这时阳光透过枣树叶的空隙一点一点地从窗口洒进来,照在我那些画满了“画”的灯笼上,使我那些“画”

5、也如同我“床”上的稻草一样散发出一种阳光的气息。然而,不知哪一天,突然刮了一场大风,待我慌乱地爬上楼去的时候,那灯笼已被风刮得百孔千疮。为此,我伤了好久的心,为破碎了的那份美丽。以后,我便不再绘画,因为我从未想过我画那些枣树、画眉、蝴蝶、花朵是为了当画家。我那样痴迷地去画它们只因为我发现了人生中最早的美丽。可是,留在易碎的玻璃上的美丽又怎能持久呢?(有删改)1文中的灯笼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答:2题目是“灯笼上的美丽”,作者为什么要写第段内容?答:3简要赏析第段中画线语句的表达特色。答: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烟雨狼渡滩淡墨生长在南高原的我

6、,对于北方的草原,那该是多么的神往,听说要去狼渡草原,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可天公不作美,我们还在出发前往狼渡草原的汽车上,那雨就淅淅沥沥的,不断在下,好心情一下子就潮湿了。走进狼渡滩,就走进了迷迷蒙蒙的烟雨,就走进了无边的惆怅狼渡滩的烟雨如梦如纱,大地朦朦胧胧的,此时放眼狼渡滩,倒有雾里看花的朦胧美。天公好像是憋足了一口气,不吭声,不咳嗽,只一味地阴沉,一味地缄默,一味地阴霾。烟雨蒙蒙的狼渡滩让人心生许多想象,这冷冷清清的狼渡草原,倒让我觉得这是一个李清照写声声慢的那种凄凄惨惨戚戚的背景,是文人落魄的地方,是少女失恋的地方,烟雨中我总觉得有忧伤无声地漫过狼渡草原。烟雨中的狼渡滩,像一幅印象派的

7、画,一首朦胧的诗。烟雨中,狼渡滩的风很柔,雨丝很细,细得听不见声音,细得如烟似雾。这时的雨,沾衣不湿,这时的雨润物细无声。这样的雨要是在江南,那是一定要冠以“杏花”的称谓的。这种时候在江南,或许你还会无意中走进戴望舒的雨巷,邂逅一个染上丁香味的姑娘。然而,在狼渡草原,一个特写的“狼”字把草原表现得十分野性,把狼渡滩呈现得十分荒凉!狼渡滩的草很浅,看不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此时的狼渡滩,没有自在飞花轻似梦,只有无边丝雨细如愁。凄凄迷迷的冷雨,淋得草原的心都凉了,所有的词语都浓缩成一个字:冷!一个潮湿了情感的日子,一个思想发芽的日子,每一片草叶上都悬挂着透明的忧伤。小草啊,你穿着那件薄薄的绿

8、背心,该怎样去抵御这高原上的寒冷?这些浅浅的小草,这些荒凉的小生命,早就没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豪兴,只浅浅的,薄薄的,紧贴泥土,紧贴大地。这狼渡滩的草,一抹似有若无的淡绿,被漠视,被践踏,被蹂躏,那细细的腰杆要何时才能挺起尊严?狼渡滩,暗藏着伤,却把痛苦紧紧地搂在怀里,好像一切都十分正常,刻骨铭心的淡定。以淤泥的心态去承受黑暗,沉默,沉默得让人心疼。但还好,这狼渡草原没有浮躁的尘埃,没有粗俗的污浊,连牛粪都散发着草原的芬芳。狼渡草原,一年又一年,依旧提起精神,顶着寒冷,照样在草原上开放羊奶奶花,开放蒲公英花、打碗花,开放金黄的蕨麻花和白晶晶的野草莓花(在这里,柔弱的开放是多么的美丽)。这些

9、小小的花是述说生命的符号,是生命站在高原上的独白,是美站在恶的胸脯上庄严的发言!那么浓重的雾都笼罩不住它,那么寒冷的凄风苦雨都抹不掉它,海水一样漫上来的野草没能淹没它,一种“嘟嘟嘟”地不断冒出来的精神。这儿的小草小花活得十分艰辛,活得十分仔细,是被大自然折磨后的缠绵和坚持。在狼渡滩,连这草滩沟堑里的流水,都像是在踮起脚尖走路,屏声静息的。它流淌,却不张扬自己在流淌。它歌唱,却把情感憋在自己的心里默默地歌唱,从不为了炫耀自己去设置激流险滩。狼渡草原,积淀着一种平凡的小草精神,忍耐、卑微、倔强!活在被忘却里,奉献在被忽略里,所有的生命都抢滩最低处。狼渡滩,柔软。狼渡草原是一本打开的书,它有一帧永不

10、褪色的绿色封面。书里的字迹虽然潦草,虽然漫漶,但它有泥沼晒不干的墨色,是荒原狂浪的大手笔。书里就用荒草般的草体书写着一个狼的神话。据说这里到处都是深深的泥沼,到处都是诡秘的草滩,多少英雄的意志和勇敢都在这里陷落了羊过不去,牛过不去,马过不去,而据说一匹狼将身子腾的一跃,过去了。所以这一滩广袤的泥淖才被当地老百姓起了一个阴冷诡秘的名字:“狼渡滩!”但此后,那个神话的身后依旧是无边的泥沼,依旧是深深的苦难。因此,狼终究没有成为英雄,狼的故事终究没有成为史诗和图腾。后来,时间的车轮旋转到了1935年9月, 有一支红军队伍勇敢地从这里穿过,狼渡滩曾经用它全部的阴险和歹毒去阻止这支军队,但罪恶的埋伏仅仅

11、抓住了几只穿破了的草鞋,仅仅缴获了几根吃剩下来的半截皮带。可就是这几只穿破了的草鞋和几根吃剩下来的半截皮带让狼渡滩的灵魂陡然亮了,狼渡滩精神陡然博大了起来。生命在死亡上书写了一页光荣的历史!狼渡滩从此不再萎靡!狼渡滩,一本写着柔弱也写着刚毅的书。小草精神和人性光辉在这里同时升起一轮温暖的太阳!顿时,一阵风吹散了草原上的阴霾。 (有删改)5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1)天公好像是憋足了一口气,不吭声,不咳嗽,只一味地阴沉,一味地缄默,一味地阴霾。答:(2)这些小小的花是述说生命的符号,是生命站在高原上的独白,是美站在恶的胸脯上庄严的发言!答:6作者在倒数第三段写到狼的神话,主要用意是什么?答:7

12、文章以“顿时,一阵风吹散了草原上的阴霾”结尾,有什么作用?答:8狼渡滩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答:答案精析高考第1215题散文阅读(一)1(1)很神秘,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想象;(2)玻璃灯罩上的图案美丽鲜活;(3)容易破碎不能持久;(4)象征着生活中朴素美好的事物。 解析概括的前提是提取相关信息,考生要先找出文中描写灯笼的关键语句,如从第段“并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何物”“我对灯笼一直怀有一份神秘和向往”可以概括出其神秘和令人神往的特征;第段有“灯笼只有两面有图案,也是花鸟鱼虫的,美丽鲜活”;最后两段表现了灯笼易碎。另外要善于抓住文中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2(1)第段写油漆匠将画

13、有花鸟鱼虫的玻璃钉在雕花床上,这些“画”在作者眼中形成动态美,也是作者最早接触的“绘画”;(2)这些画与灯笼上的图案十分相似,引起了下文作者对灯笼上的图案的关注,为作者后来的绘画经历做了铺垫。 解析首先,要读懂文段的主要内容,该段写的是油漆匠将画有花鸟鱼虫的玻璃钉在雕花床上以及作者欣赏的感受;其次,要考虑这与题目“灯笼上的美丽”的关系,再结合后文就会发现它们上面的图案十分相似,都是花鸟鱼虫;另外从上下文的角度去分析可知,该段为下文作者在灯笼上绘画的情节做铺垫。3(1)运用排比的句式,“又”字反复出现,强调了作者对在灯笼上绘画的执着与迷恋;(2)“画满一个懵懂少年的幼稚和纯真”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14、,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绘画与少年时代的作者的性格之间的关系;(3)“让那些被遗弃的灯笼找到了家”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少年时代的作者的天真。 解析赏析文中语句的表达特色需要从表达技巧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在表达技巧上,画线句用了排比、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分析时要点明各种表达技巧的效果,如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起强调的作用;在内容上,画线句主要写的是作者对在灯笼上绘画的执着、投入与迷恋。4在内容上,该段与上文作者在灯笼上作画的美好经历形成鲜明对比,造成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东西不能持久的忧伤;在主旨思想上,体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真挚淳朴、没有任何功利意识的追求以及如

15、何让美持久的反思。 解析首先要仔细阅读并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知道最后的结果是美丽的灯笼碎掉了,还有作者对此事的感受:一是不再绘画,因为不是为了当画家,当初绘画只是因为发现了美,这样的动机很单纯;二是惋惜美丽事物的破碎,于是就有对如何让美持久的反思。5(1)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狼渡滩阴暗迷蒙、寂静冷清的环境,营造了一种令人压抑、窒息的氛围。(2)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或博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柔弱的小花那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也抒发了作者对小草强烈的赞美之情。6借交代“狼渡滩”名称的由来,意在突出强调狼渡滩难以被征服的恶劣自然环境,说明狼有远超英雄的意志和勇敢,却没有成为英雄,有力衬托了红军征服狼渡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7与文章开头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潮湿了”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的心情因受到小草精神和红军的人性光辉的鼓舞而改变,升华了文章的主旨。8(1)狼渡滩美丽的自然风光所呈现出的柔美。烟雨迷蒙,如梦如纱,充满诗情画意;小草纤细淡绿,野花美丽绽放;没有尘埃污浊,处处散发着芬芳。(2)狼渡滩表现出荒原所特有的粗犷美。狼渡滩湿冷荒凉,泥沼遍布;关于狼的传说更使狼渡滩充满野性和神秘感。这些能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3)狼渡滩小花小草等生物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