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637042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1).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仿真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0分)鲍竹溪先生传袁枚乾隆乙未,余过真州,同年沈椒园廉使以所撰同老会序示余。同老者,六老人同庚,为会以聊昆季之欢也。会主为鲍竹溪先生,余心钦迟之,未由修士相见礼。今岁乙卯矣,余小住邗江,先生之子志道以先生行状乞传。余不禁谡然敛袂而起,曰:“有是哉!二十年前思见之人,不可得见;今因交其子得见其事状,是不见先生,犹见先生也。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先生讳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棠樾村人。世为望族,幼习四字书,听人讲解,憬然夙悟。侍母疾,穷昼夜不出。塾师疑其惮于勤,诇知其故,乃异目视之。亡何,生母不禄,太公与继

2、妣在堂,家贫甚。先生出贾于外,岁终必冲风雪归,具甘旨为堂上欢。晚年,子志道善经纪,家业渐裕,先生益得行其志。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赴之若嗜欲之切于身。先是,宋元鼎革间,族祖宗岩、寿孙路遇贼劫,父子争死,贼义而两释之。又有名邦灿者,亦以孝称。村故有二坊:曰慈孝,曰孝子。岁久倾夷,先生葺治如初。里中大母堨,畜水溉田,亦渐淤圮,先生并无升种在焉,而亦为之疏滞、宣流,岁以大稔。常曰:“为善最乐,安得仿古人置书院以育人才,置义田以赡宗族乎?”先生卒时年六十五。恭人郑氏未笄来归,值先生未得志时,拔钗市谷,勤针黹以养尊章,安行仁义。送子读书,必以一师,曰:“吾欲其教之专也。”先生子二,女一,以子志道贵,与恭人

3、同受诰赠如其官。论者谓志道才流经通,为上游所器重,故能恢宏其声光,而不知皆先生之积善贻谋有以基之也。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可谓大行不加之君子矣。(有删节)注旧史官:作者的谦称。堨():拦水的土堰。尊章:对公婆的敬称。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塾师疑其惮于勤惮:敬畏B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 裨:益处C岁以大稔 稔:成熟D恭人郑氏未笄来归 归:出嫁解析:选A惮:害怕,畏惧。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鲍竹溪怀有敬仰之情,多年前想见鲍竹溪却没能够见到,现在鲍竹溪的儿子来请他给父亲作传,作者感到很惊讶。B鲍竹溪自

4、幼聪慧,听人讲解书本知识,很快就能领悟。因勤于读书而日夜闭门不出,老师了解情况后对他另眼相看。C鲍竹溪生母去世后,家中非常贫困。于是,他就到外地做生意,但每到年终总要回家,置办美味的食物,让长辈高兴。D鲍竹溪的妻子变卖自己的首饰买粮食,靠做针线活挣钱奉养公婆,她勤劳贤惠,有仁义之心,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解析:选B鲍竹溪昼夜不出门不是为了勤于读书,而是为了服侍生病的母亲。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译文: (2)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译文: 解析:(1)奋:竭力,尽力。永:使长存。奚辞:推辞什么呢?(2)训词:教导

5、的话。勖:勉励。毖:慎,告诫。参考答案:(1)我将尽力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2)听说鲍志道已经生活富足了,可是鲍竹溪先生仍然像当初一样节俭,还常常用教导的话勉励、告诫他。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鲍竹溪先生的品格特点。(4分)答: 解析:“注重孝道”对应“侍母疾,穷昼夜不出”。“乐善好施(急人所急)”对应“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赴之若嗜欲之切于身”“为善最乐,安得仿古人置书院以育人才,置义田以瞻宗族乎”。“崇尚节俭”对应“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参考答案:注重孝道;乐善好施(急人所急);崇尚节俭。(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参考译文:乾隆乙未年间,我经过真州,同榜中举的沈椒

6、园廉使把他写的同老会序给我看。同老,说的是六个老人同岁,大家聚在一起来聊聊兄弟欢聚之情。聚会的主持人是鲍竹溪先生,我内心十分钦佩他,只是未能置备士相见的礼物。今年是乙卯年,我在邗江暂住,鲍先生的儿子鲍志道把先生的行状(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为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给我,请求我为先生作传。我不禁肃然,恭敬地整理衣冠起身,说:“有这样的事情!二十年前我想见的人,未能见到;今天因为结交了他的儿子能看到先生的事略,这是不见先生如同见先生一样。我将尽力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先生名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县棠樾村人

7、。世代为望族,幼年学习四字书,听人讲解,很快就能领悟。服侍母亲疾病期间,日夜闭门不出。私塾先生怀疑他害怕勤奋,了解他的原因后,就对他另眼相看了。不久,生母去世了,太公和继母健在,家里很贫困。先生出门做生意,年终一定冒着风雪回家,置办美味的食物,让长辈高兴。先生晚年,儿子鲍志道善于经营,家中产业渐渐丰裕,先生也就能够更好地随自己的意志行事。凡是对同乡亲戚有好处的事,前往做起来就好像是对自己特别有好处一样。开始,宋元改朝换代期间,宗族的祖先宗岩、寿孙在路上遭遇强盗抢劫,父子俩争着去死,盗贼因为他们义气而把两人都释放了。又有一个名字叫作邦灿的,也以孝顺著称。村子里以前有两座牌坊:慈孝坊、孝子坊。年代

8、久远而倾覆了,先生将它们修葺如初。家乡有一堵大水坝,靠它蓄水灌溉农田,也渐渐淤塞倒塌了,先生并没有在这里种植作物,却也为它疏导阻滞,泄放水流,每年都大丰收。常说:“做好事最快乐,如何才能学习古人设置书院来培养人才,购置义田来赡养宗族呢?”先生终时六十五岁。恭人(旧时代命妇封号)郑氏不到十五岁嫁到府上,正值先生不得志的时候,变卖自己的首饰换取口粮,勤劳地做针线活儿奉养公婆,安静地做仁义之事。送子读书,一定选择一位老师,说:“我想要他教得专心。”先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鲍志道地位尊贵,与恭人一起接受皇帝追赠的封号以同样的官职。评论的人说鲍志道才智横溢穷经通典,被朝廷所器重,所以能扩大他的声誉

9、和光荣,却不知道这都是鲍竹溪的积善和教导打下的基础。听说鲍志道已经生活富足了,可是鲍竹溪先生仍然像当初一样节俭,还常常用教导的话勉励、告诫他。先生可说是品德高尚不能超过的君子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20分)孙君小传清秦湘业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县为金匮人。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于汉、魏以降诗学源流罔不探讨有得。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君窃慕效之几方驾,赵亦订为忘年交。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尤厌弃举子业。故年二十四始游于庠,亦不数数应秋闱试。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

10、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君忽忽不乐,竟返里。后乃游汴、游燕,以记室为诸侯上客。然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五年春,予权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见其形容憔悴,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是秋,余丁母忧去官。君不欲他就,亦返。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余齿少君十余岁,弱冠闻其名,以素册乞书,君为录闽游草数十首。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行楷亦得苏法。余藏诸箧笥数十年,乱中失去。迨君身后求遗稿,不可得。余友华君翼纶,

11、其甥也,近始搜得君诗二首,曰余生草,晚年之作曰簏中草。早年之作皆不如中年之工,惜乎其胥付灰烬有若重厄之者。然古来诗人湮没何限?君有贤甥搜罗掇拾,将授之梓,以永其传,岂非厚幸也夫?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季:排行最后B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 耗:消息C予权浙江运使 权:谋划D迨君身后求遗稿 迨:等到解析:选C权:权摄,暂代官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君年少时聪慧过人,仰慕赵艮甫的诗才并仿效他的诗,水平与赵诗不相上下。B孙君的堂叔爱惜孙君的才华,资助他求学的费用,对他的管束也很严格。C孙君为作者抄录的闽游草中的

12、诗,写景言情中流露出对杜甫、苏轼的轻慢。D在孙君离世以后还有人搜集他的诗作并付梓流传,作者认为这是非常幸运的。解析:选C“对杜甫、苏轼的轻慢”错,“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中的“颉颃”指不相上下,可相抗衡。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译文: (2)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译文: 参考答案:(1)凭着诗赋闻名的才能高超之人,大都善于写应制体诗,孙君认为这种诗不好。(得分点:高才,1分;句式“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1分;类,1分;“弗之善”,1分;大意1分)(2)当时无锡城经过战乱破坏,屋舍没了,亲戚朋友几乎都死去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得分点:兵燹,1分;亲故,1分;僦,1分;句式“僦屋城隅”,1分;大意1分)8从少年到中年,孙慧良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答: 解析:通读全文可知,第一段涉及孙君年少时的性格,第二段涉及孙君中年的性格,考生可从这两段中筛选信息。根据第一段“尤厌弃举子业”“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等语,可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