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选择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636981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选择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选择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选择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选择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选择题)”配套检测一、“文言文概括分析”对点练1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原文: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选项: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比对: 参考答案:张冠李戴。“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

2、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错,倪思的意思是能够得到危稹这样的人,自己就可以报效国家了。参考译文: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1187)中举为进士。当时洪迈得到危稹的文章,为之赞赏激动不已。调至南康军担任教授。转运使杨万里到南康军巡视,与他相见聚会,对他夸奖、叹服不已,同他一起游览庐山,互相酬唱应对。调至广南东路担任帐司,没有到任,因为父亲去世免去职务,调至临安府担任教授。倪思推荐他,又对别人说:“我得到这样的一个儒学之士,可以报效国家了。”危稹因服母丧而免职,(不久,)又主管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朝为武学谕,改任太学录。2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原文:光宗受禅,特诏(黄

3、)洽言事,奏用人之论。后屡乞归田,方未得请也,人劝之治第,洽曰:“吾书生,蒙拔擢至此,未有以报国,而先营私乎?使吾一旦罪去,犹有先人敝庐可庇风雨,夫复何忧。”庆元二年致仕。六年七月薨,赠金紫光禄大夫。选项:黄洽廉洁自律,坚持道德操守。告老还乡后有人劝他营造府第,他认为不必如此,离职之后先人的破旧房子就足以遮风挡雨。比对: 参考答案:时序颠倒。“告老还乡后有人劝他营造府第”理解有误,原文是说他多次请求告老还乡,还没得到准许时,有人劝他营造府第。参考译文:光宗即位,专门下诏让黄洽进言国事,他上奏了用人的主张。后来他屡次请求告老还乡,还没有获得准许时,别人劝他营造府第,黄洽说:“我是个书生,蒙恩被提

4、拔到这个位置,没有什么用来报效国家,却先谋求自己的私利吗?即使我一旦因获罪而离职,还有先人的破旧房子可以遮风挡雨,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庆元二年退休。六年七月逝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3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原文: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

5、,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征宅以赐之。选项:皇后为人大度,赞赏爱护正直的大臣。魏征建议减少皇后女儿的嫁妆,皇后不仅不生气,还私下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表彰他的正直。比对: 参考答案:曲解文意。“还私下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表述不正确,原文为“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征宅以赐之。”皇后请示过皇帝,才派人送礼物给魏征,并不是“私下派遣”。参考译文: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是太宗特别喜爱的,到公主将要出嫁时,太宗下令有关部门置办的财物嫁妆比长公主(太宗妹妹)的嫁妆多一倍。魏征进谏说:“昔日汉明帝时,将要封赏皇子,汉明帝说:我的儿子怎能和先帝的儿子一样呢!(自己的儿子应少

6、一些)称为长公主,确实是因为长公主比公主尊荣,感情虽有差别远近,但义理上不能有差别。如果让公主的嫁妆超过长公主,恐怕不合礼制,希望陛下(慎重)考虑这件事。”太宗退朝后把魏征的话告诉皇后,皇后感叹说:“曾经听闻陛下看重魏征,一点也不知道其中的缘故。现在听了他的劝谏,实在是个能通过义限制主上的私情的大臣,他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的社稷之臣。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如果皇帝采纳忠言,那么世间百姓就会安宁;如果皇帝拒绝忠言,那么国家政事就会变得紊乱。衷心希望陛下好好思考这句话,那么对于整个天下来讲,都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儿。”皇后因此请求派遣中使带帛五百匹,送到魏征家来赏赐给他。4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出现

7、的问题。原文:初,(许仲宣)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选项:许仲宣处变不惊,颇有器量。在他掌管县印时,发现县印丢失,他从容处置,不仅逮捕县府所有小吏,而且把县令及自己的家人也投入狱中审问,最终找到了县印。比对: 参考答案:以偏概全。“逮捕县府所有小吏”错,文中只有“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的说法。参考译文:当初,(许仲宣)任济阴主簿时,县令与主簿轮流掌管县印。县令养宠妾,(宠妾)与妻室争

8、宠,县令不能禁止。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封存的标记和原来一样,把它(印匣)交给许仲宣。第二天办理公事,打开印匣,里面没有县印,于是逮捕县府的几个小吏以及县令、主簿的家人,投入监狱审问,果然在县令住房的烟囱中找到。县令听到这件事,仓皇失措,许仲宣处之安然,人们佩服他的器量。5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原文: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9、选项: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比对: 参考答案:强加因果。“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强加因果,杨惠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并非因此而得以到京师。参考译文:成遵是南阳穰县人。幼年聪敏颖悟,每日读书记忆数千言。家境贫寒,但成遵勤奋刻苦,不废弃学业。二十岁能作文章。当时南阳地方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成遵准备考科举,因为怕作文不合规范格式而担忧。适逢杨惠刚考中进士,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

10、后非常高兴。成遵来到京师后,跟从夏镇学习,于是进入国子监做国子生。元统元年,成遵考中进士,授翰林国史馆编修官。二、“文言文语篇”综合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20分)戚元鲁墓志铭曾巩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曰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浸远,虽

11、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祐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

12、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铭曰: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以告哀?纳铭于墓。(选自曾巩集卷四十二,有删改)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德行化其乡里化:教化B能似其先人者也 能:才干C以进士中其科 中:考取D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 速:催促解析:选D速:邀请,请求。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代时,戚元鲁的曾祖父在乡里享有盛名,德高望重,但是抗逆朝廷,不愿做官。B戚元鲁的父亲叫戚舜臣,做过尚书虞部郎中的官职,一生恭敬勤谨,严守家法。C戚元鲁在学问品行方面精进不止,可惜英年早逝,否则一定能有建树。D戚家是宋代有名望的世家,作者曾巩亲自为戚家不止一个人撰写过墓志铭。解析:选A“但是抗逆朝廷,不愿做官”错误,应为“志节高尚不移,不愿做官”。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译文: (2)元鲁且死时,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