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云南省昆明市2017届高三语文月考卷(八)(扫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云南省昆明市2017届高三语文月考卷(八)(扫描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云南省昆明市2017届高三语文月考卷(八)(扫描版)昆明一中第八期联考语文答案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阅读(9分)1. B(“网络直播呈现井喷式增长”于原文无据。)2. C(强加因果。媒介压力的减小与“人人即媒体”的传播格局得以强化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原文阐述的因果关系是“之所以是强化了,是因为早先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出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公众的个性,使人们有渠道更自由地表达。”)3. A(应该是直播的直接性优势体现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这些特点,而不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这些特点体现了直播的直接性优势。原文的句子是“直播的直接性传播优势体现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无需
2、转述,减少了 信息损耗,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 B(A.“第三人称视角”错误,应该为“第一人称视角”。C.日军的残暴并非“骨子里的诗意”概括错误。D.因果关系判断错误。)5. 拒绝作证。以履行国民义务为由,拒绝为中国人出庭作证。矛盾煎熬。因战争与良知的冲突而备受煎熬,灵魂麻木。敬畏士气、诗意。折服于不被战争毁灭的力量。希望和平。对于未来和平生活的希望。(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6.回望之眼:回首重庆的抗战历史,再现蒙难受害大事件。正义之眼:通过对战争的反思,体现对于正义的诉求。未来、和平之眼:审视历史,面向未来,表现出对未来和平的希望。(答出一点
3、2分,三点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7. B(B.“不仅更”引导的两个分句逻辑顺序错误。“笔墨心血被摧残破坏”的打击更甚于拆屋被逐。)(3分)8.CE (A项,“下诏参与”与原文不符,应是被江南总督尹继善推荐;“直接回绝”也不符合原文,文中是根据石头记中一首诗来推断评论的。B项,“一蹶不振,颓靡不堪”与原文不符。D项,“夸张手法”与原文不符。)(选对一项给2分。)9. “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强调读书须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而读书又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一个时代。文中曹雪芹狂傲的性格特点,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小说红楼梦中一些人的物叛逆性格和精神;文中曹雪芹的坎坷和遭遇可以让人更深入地理解四
4、大家族的兴衰及人物命运的变化;了解曹雪芹生活和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的遭遇,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总述1分,分述每一点给2分,答到总述和分述的任意两点即给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D11.C(“秩满”指官吏任期届满,“致仕”才是交还官职,退休。)12.B (丘濬只是在编修宪宗实录时才担任副总裁,另外他是上书给大学士李贤。)13.(1)丘濬在翰林院任职后,见闻更加广泛,尤其熟悉国家旧的典章制度,把经世济民作为自己的责任。(大意3分,“经济”、“典故”各1分) (2)到这时,他督促国子监的学生,特别恳切地告诫他们使文体回归正道。(大意3分,“课”、
5、“返”各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4. B D (B“东南山势越发陡峭逼仄”错,两岸青山是越来越开阔。D“诗人由历史沉思转入欣赏黄河之景”错,说反了,是由现实之景转入历史沉思。) 15. 感时忧国。看见多年前安史之乱留下的孤村,萧条破败依然没有改变,触景伤怀。(2分)诗人赴任,有奋飞之志。洛水入黄河,壮阔景象触动诗人,有在新天地中大干一场的凌云壮志,恰似迎风而上的大雁。(2分)济世无望,无奈寻求精神自由。时运衰微,诗人济世之情难以实现,悲慨中有疚愧,觉得自己终究是个无所求的无能者,只能寻求自由,听任自然。(2分)赏析:诗人顺洛水向东北航行,两岸青山不绝,东南方向的高山深谷渐渐多了起来
6、,而船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驶入了黄河。秋天的傍晚,滚滚黄河与天相连,天边隐约可见稀疏的树木在寒气中枯落,夕阳映照在汹涌的河水中,忽亮忽暗地闪烁不定。遥望前景,萧瑟渺茫:昔日伊水孤村,自经安史之乱,残破萧条。往事不堪回首,而眼前雨霁晴展,朔风一雁,恰似诗人只身东下赴任,知时而奋飞,济世于无望。此刻,诗人的心情如何?他告诉洛阳的僚友说,他的心情就像庄子列御寇中说的那样:“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想起了朋友们的鼓励和期望,感到悲慨而疚愧,觉得自己终究是个无所求的无能者,随波逐流,听任自然,奉命到滁州做官,济世之情,奋斗之志,都难以实现。这是景中情,画外意,
7、亦是感伤语,苦涩情。(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 (1)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2)四弦一声如裂帛(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第卷 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 A(求全责备:指对人事苛求完美。持之有故:指见解或主张有一定的依据。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像黑夜一样,形容局势动荡或者社会黑暗,这里用错对象。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盲人瞎马:盲人骑在瞎马上,形容情势极度危机,这里望文生义。莘莘学子:众多的读书人,与前面的“一众”造成重复。)18. C(A选项暗换主语,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应为“使用普通话”
8、;B选项搭配,“认识到表情”动宾搭配不当;D选项“包括构成”句式杂糅。)19. A20. 好编剧不一定写得出好小说(1分)人物性格是丰满立体的(2分)摒弃冗杂描写直指核心(2分)21. (1)熊猫、手、蝴蝶(鲸鱼尾巴)、保护动物的英文字样。(2分)(2)用我们的双手,守护动物完整的模样。(有人要双手保护动物之意,言之成理即可,4分)22.评分细则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参考立意:陪伴往往给予人力量,其他立意合理也可。译文: 丘濬,字仲深,海南琼山人。幼年失去父亲,母亲李氏教他读书,他看一遍就能背诵。家众贫穷没有书,曾经走数百里路借书,一定要将书借到才罢休。考取乡试第一名,景泰五年,考
9、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编修的职务。丘濬在翰林院任职后,见闻更加广泛,尤其熟悉国家旧的典章制度,把经世济民作为自己的责任。成化元年(1465),两广有战事,丘濬向大学士李贤上书,指明陈述形势,几千字井井有条。李贤认为他的谋划写得很好,向皇帝禀报,宪宗命将丘濬的谋划抄写下来,让总兵官赵辅、巡抚都御史韩雍看。韩雍等攻破贼军,虽然没有全用丘濬的计谋,但丘濬因此在朝臣中颇有威望,任职期满,晋升为侍讲。参与撰写英宗实录,升为侍讲学士。续通鉴纲目成书后,提升为学士,调任国子祭酒。当时研究经学的书生写文章,喜好崇尚奇险怪异的文风,丘濬在主持南畿的乡试时,分考和会试中他都沉痛恳切地抑制这种文风。到这时,他督促国
10、子监的学生,特别恳切地告诫他们把文体回归正道。不久晋为礼部右侍郎,掌管祭酒事务。丘濬认为真德秀著的大学衍义对于治国平天下的条目叙述得不完备,丘濬就博采群书补充了这些内容。孝宗继位,他向孝宗呈上此书。孝宗认为该书不错,赏赐金银财物奖励丘濬,并命令有关部门刊印发行。特别提升为礼部尚书,掌管詹事府的事务。充任修撰宪宗实录的副总裁。弘治四年,此书完成,加封丘濬为太子太保,不久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尚书入内阁任职从丘濬开始,丘濬这一年七十一岁。他认为大学衍义补所撰述的都可以体现在行动上,请求摘其要点奏报皇帝,并下内阁商议付诸实行。孝宗批准他的请求。第二年,丘濬上言道:“希望陛下体会上天的仁爱,想
11、到祖宗创业的艰难,修身清心以立根本,而适应政事的需要,谨慎对待自己所喜好、崇尚的东西,而不被异端所迷惑,节约财物,不至于耗费国家财富,公正地任用人才,不偏听偏信,禁止以私事拜见请托,明确义理,保持节俭的品行,勤于政务,那么,阿谀求宠、邪门旁道的乱政之徒就不敢为非做歹。”接着列举二十二种时弊,孝宗都采纳他的意见。六年由于眼病免去上朝。丘濬在位时,曾经用宽大为怀的思想启发孝宗,以忠厚的思想来改变士风。只是生性心胸狭窄,曾与刘健在商议事情时,因意见不合,竟把帽子摔下地。言官说话不中他意,丘濬总是当面驳斥。他与王恕关系紧张,以至于不说话。六年考核群吏,王恕上奏章要罢免二千人。丘濬则请求未满三年的仍任原职,无特别贪婪残暴等明显劣行的官吏仍留任,留下九十人。王恕争辩无结果,要求离职。过了一年,加封丘濬少保职。八年,丘濬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太傅,谥号文庄。丘濬清廉不苟取,所居府第低矮狭小,四十年不换。生性嗜好学问,年老右眼失明,仍手不释卷。所发议论喜好偏激,听者感到惊骇。到修撰英宗实录,有人说对于于谦之死应该按不轨判罪来记载,丘濬说:“土木堡之变,如果没有于谦,国家就很危险。事情久已有了定论,于谦所受的冤枉不能不辩白清楚。”他如此主持正义。正德年间,明武宗按巡按御史的建议,赐在丘濬家乡为丘濬建立祠堂,起名叫“景贤”。-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