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模作文评讲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636791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一模作文评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南京一模作文评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南京一模作文评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南京一模作文评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南京一模作文评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一模作文评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一模作文评讲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届南京一模命题作文独自面对暨议论性散文框架结构,关于审题立意:,题型是命题作文,题为“独自面对”。“独自”,表明只能是一个人,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你”或“他”。 “面对”,即当面对着。“面对”的对象是无限的,宏观上可以是自然,社会,人生,微观上应落实到具体的人、事、景、物,或个人的某次经历。既然是“独自”,感受就应该是个性的,应该是由某个特定情境、状态中生发出来的。有 “独自”的角色 ,有“面对”的具体对象,有入情合理的“感受”,应视作切题。,关于审题立意:,另者,能针对命题本身,就题论题,彰显“独自面对”的人生价值,把“独自面对”当成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命智慧,一

2、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或从命题的反向立意,认为不应该、不可能“独自面对”等,能自圆其说的,也视作符合题意。,关于审题立意:,无论是面对一件美好的事物,还是面对一种丑陋的现象;无论是面对成功,面对荣辱,还是面对挫折,面对困难,都应紧扣“独自”。都应展示个人真实感受的心路历程,或彰显独特的人格力量,或阐述一种独特的生存理念,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无论是以何种文体作文,其立意都应该是明确而集中的,不应是分散的、模棱两可的,且都必须有着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关于评分:切入分为53分,根据审题立意、内容、结构、语言四项,分四档赋分。 紧扣题旨,立意深刻,构思新颖,能生动展示面对的“具体事物”

3、(现实的或历史的),并能表现独特真切的感受,或阐释深刻的生活哲理,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可从65分切入。语言精彩的,最高可判70分。,符合题意,立意准确,能围绕命题本身,谈“独自面对”的人生价值,把“独自面对”当成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智慧,一种解决问题的依托。且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有特色的,可从58分切入。,符合题意,面对的“对象”较 具体,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可从53分切入。 仅叙写面对的事物,局限于所叙对象的轻描淡写,又缺乏感受的过程,缺乏独特的情感体验;或空谈“独自面对”的意义、作用而无真材实料的,可在42至52分之间赋分。,违背题旨,立意偏颇,偷换概念,无视“独自”,只写“面对

4、”,空洞无物,结构不完整,语言欠通顺,最高不超过41分。(不及格),结构要点评议,(一)关于素材 1、材料的选择切题否?典型否? 2、材料的表达记叙、抒情、议论兼顾否? 点题否? 3、材料的顺序并列否?递进否?,“分论点”的拟排,中心:生活有了“你”(文学),才显得美丽。 读李白,让我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旷世豪情; 读李煜,让我体味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 读余秋雨,让我感受生命恰似一段宁谧久远 的“文化苦旅”; ,练习,以“ 美”为主题 参考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练习

5、,以“ 美”为主题 示例: 美就是龚自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片片“落红”; 美就是王维朗照“松间”的一轮“明月”。 美就是杜甫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结构要点评议,(二)关于入题情境入题; 名言入题; 哲理句入题。 (三)关于过渡自然否?(承上启下) (四)关于结尾简短有力、意味深长否? (五)关于其它略说“扣题”与“拓展”,结构要点评议,(二)关于入题情境入题; 名言入题; 哲理句入题。 (三)关于过渡自然否?(承上启下) (四)关于结尾简短有力、意味深长否? (五)关于其它略说“扣题”与“拓展”,本次作文存在的问题,审题不严密,行文大而空,缺真材实料,缺真情实感,缺真知灼见。 1、审

6、题立意仍有失误。 尚有几个同学忽略“独自”,只谈 “面对”;“面对”的对象不够明确具体;主体用复数概念表现,如“人类”、“我们”等。少数学生把“独自面对”作为陈述对象。,2、立意不深刻,不集中,范围大,内容空,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叙写面对的诸多事物,又缺乏感受的过程,缺乏独特的情感体验;或满篇皆见“独自面对”,空谈“独自面对”的作用,而无真材实料。 个别人内容和结构上仍呈现出无边散打式或重复并列式的毛病。,3、材料陈旧,雷同撞车,运用失当。 材料陈旧:借古人言事,太“熟”了。 雷同撞车:几乎篇篇可见司马迁、王昭君、屈原、陶潜、李白、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运用失当:材料未能准确转化到主题,运用开掘缺乏角度的变化 ;材料与题旨游离或油水分离,不能自然熨帖。,4、有些同学化用名人,写成的记叙文仍然叙述平淡,缺少描写,不够生动。写自己的事,老生常谈,缺乏新意。,祝08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