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五.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629572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五.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模拟卷五第卷(选择题 共24分)一、(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大洋传送带”“大洋传送带”是一种全球性的温度、盐度循环系统。又称为“温盐环流”。高盐度的低温海水在北大西洋北部下沉,自深海向南流动返回赤道,一直到达环南极,它在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上升至海水表层,流向北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太平洋,汇合成一支温暖且盐度低的洋流,自热带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部,最后到达大西洋一直向北,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流。其中,在北大西洋海域,海水表层向北,深层向南的传送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断地将低纬度地区赤道附近的热量和盐度低的海水带到中高纬度的海域,从而缓和了北半

2、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变化,维持着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大洋传送带”的循环依赖于海水中温度和盐度的差异,而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它的运转。因为全球变暖会直接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冰川融水和降水的大量增加,并使得北大西洋海水暖化,这就削弱了北大西洋与赤道海水之间的温度和盐度差别,进而使得“大洋传送带”衰减,甚至可能停滞。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庞大的洋流循环系统就会崩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将急剧变冷,并导致整个地球气候发生紊乱。古气候学家认为,在地质史上,“大洋传送带”的停滞影响全球气候的情况早有先例。约12900年前,当时正值冰期后期,全球气候逐渐回暖,但这一变化趋势却被突如其来的持续1300年的寒冷期打

3、断,后称这一时期为“新仙女木”时期。研究发现,在”新仙女木”时期初,北半球大陆地区的平均温度曾剧降7,而在此时期末又陡升10。科学家普遍认为,正是因为“大洋传送带”的停滞,才导致北半球陆地的降温,从而延长了整个地球的冰期。目前,科学家们对“大洋传送带”何时停滞还仅限于猜测。有人认为如果到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7的话,“大洋传送带”将可能停滞;而有人则认为按照目前北极冰川的融化速度,不用150年“大洋传送带”将完全停滞。至于“大洋传送带”的停滞是否会引发“冰期来临”尚无定论。目前科学研究的确表明,“大洋传送带”消亡会导致地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下降,甚至达到冰期的程度;但是同时它也会使赤道

4、地区进一步变暖。这“一冷一热”两个矛盾因素较量的最终结果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虽然速度缓慢,这些气候变化正在逐渐发生着,若人类仍旧持续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谁又能保证灾难不会真的发生呢?(摘自中学科技2005年11期)1根据文意,下列对“大洋传送带”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北大西洋南部海域表层是高盐度低温海水。B 北大西洋南部海域深层是高盐度低温海水。C 北大西洋海水表层从中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海域。D北大西洋海水深层从低纬度流向中高纬度海域。2对“全球变暖”现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冰川融化和降水量大幅增加,使得全球变暖。B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变暖

5、使得“大洋传送带”崩溃,并导致北半球部分地区急剧变冷。C 全球变暖使得“大洋传送带”运行失常,最终必然导致“温盐环流”完全停滞。D 全球变暖将会使海水中温度和盐度受到影响,洋流循环系统受到破坏,而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3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气候学家把距今一万多年前的冰期时代也称作“新仙女木”时期。B 在长达1300年的“新仙女木”时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是“大洋传送带”运行停滞造成的。C 远古时期,“大洋传送带”的停滞,使洋流循环系统崩溃,导致欧洲地区温度下降,使冰期延长。D 在地质史上,曾有过长达12900年的冰期,由于气候变化,随后又有1300年的寒冷期。4根据原文提供的

6、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人类大量排行二氧化碳、甲烷等废气,使全球气温升高,这将导致“大洋传送带”停滞。B 某些科幻电影所预言的“冰期来临”正是基于全球变暖的客观事实,决非空穴来风,凭空杜撰。C“大洋传送带”停滞将导致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变暖,而中高纬度地区变冷,这可能导致“冰期”来临。D科学家研究表明,到210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7,届时“大洋传送带”将停滞,从而导致冰期的来临。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58题。留侯论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

7、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

8、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

9、,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及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注释:留侯:即张良,字子房。张良在下邳桥上散步时,遇一老人故意将鞋落到桥下,命他拾起,替自己穿在脚上,经过反复考验,遂授之兵书。贲、育:战国时著名勇士。伊尹、太公:商周时期著名谋臣。荆轲,聂政:战国时著名刺客。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平居无事夷灭者 夷:消灭,杀尽B其间不能容发 发:发生C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见:通“现”,显现、表现D非子房其谁全之 全:成全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A矗立不知其几千

10、万落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B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C以其无礼于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D冰,水为之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是表现老人对张良的试探、告诫的一组是(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而其状貌及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良一生为刘邦设计良谋无数,但本文不以此为重点,而是着重写他接受圯上老人的教训终成大业的情况。

11、B 张良初遇圯上老人,就乐意为老人效劳,老人因此愿意开导他,使他“小忍而就大谋”,成功立业,青史留名。C 刘邦尽管有雄谋大略,但也有不能制怒的时候,是张良及时提醒了他。刘邦能成就帝王大业,张良功不可没。D 张良的形状面貌像妇人女子一样,这与他的雄心壮志很不相称。作者因此感到十分遗憾。第卷(共126分)三、(20分)9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 许便问主人:“ 有庄子不?”正得鱼父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

12、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 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1)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 (2)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 (3)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用词中词句回答)?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11默写。(6分)(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空山新雨后, 。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瞑) , ,西风紧,北雁南飞。(2)根据下面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只选一小题)(2分)宋代文学家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破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