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旁观者 清乎?迷乎?.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629197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 旁观者 清乎?迷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复习 旁观者 清乎?迷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 旁观者 清乎?迷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 旁观者 清乎?迷乎?.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复习 旁观者 清乎?迷乎?成语正反命题类作文写作导引高考模拟题请以“旁观者清”或“旁观者未必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三峡高中高三2006年11月模拟考试作文题)审题指导“旁观者清”是一个成语,也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局外人;迷,分辨不清,失去辨别力;清:清楚。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边观看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很清楚。这道题目的类型属于成语正反命题类作文,在成语类命题作文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可供选择的反向命题,使考生有了选择立意的自由。该作文题型其实是1991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

2、必黑”辩论题目的变型:思路点拨先说“旁观者清”。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大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的决断,小到个人事业、爱情的取舍,往往都存在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例。三国时代的徐庶有大学问,排兵部阵,三十六计,滚瓜烂熟,听水镜先生之劝,投了刘备,但徐庶是个孝子,看见一封假信说母亲去了曹营,就非去曹营救母不可。徐母责怪儿子连这么点小伎俩都看不透,为儿子的弃明投暗而自尽。对此,“旁观者”山野闲人水镜先生则一眼看透。再说“旁观者未必清”。事物总是一分为二、辩证统一的,传统说法有的在当时是合理的,事过境迁却不合理了,有的如果失去一定的条件,本身就存在谬误。如果对传统说法进行反思,文章的思想就独特

3、而新颖了。曾有心理学家做这么一个实验:优秀习作一旁观者清湖北宜昌市三峡高中黄文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本是一句精妙的棋语,却也渗入了生活中的认知特点,可以引导我们跳出生活的棋局,以清醒的头脑换位思考,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体味出人间真情,摒除不良习惯,保留一颗纯洁的心灵。做一个旁观者,能清楚地理解父母之爱。一些青少年被父母百般呵护,却“当局者迷”,不理解他们的爱,而旁观,或许更能使他们领会父母之爱的细微和伟大。我以前常常会抱怨父母的唠叨,然而室友总会羡慕我的幸福。天冷,父母提醒我添加衣服,并不辞劳苦地跑来学校为我铺上一层又一层的棉絮,我不在意,以为是他们的责任;头晕,父母心急而担忧,为我买药

4、买水果送牛奶,说牛奶和水果多吃对大脑有好处,我不感动,以为是他们的义务。室友轻轻的一句“你爸爸妈妈真好”,让我顿悟了他们的辛劳,他们崇高无私的爱。或许我们因为作为幸福的“当局者”,“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变得迟钝,变得麻木,变得冷漠。作一个旁观者,可以促使我们用清醒的大脑和敏锐的心去捕捉人间真情,体味人间真情,回报人间真情。做一个旁观者,能清晰地认识自身错误。习惯,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犯错误,而作为“当局者”却难以感知和认识。在旅游景点巴黎圣母院,有一句“请保持安静”的中文提示;在珍珠港景区,出现了专门给中国人看的“垃圾桶在此”的提示;在泰国皇宫,亦用中文写着“请便后冲水”。很多人会因此愤慨,但

5、仍会不由自主地继续在公共场合高声大嗓,乱丢乱扔,方便后不冲便池。作一个旁观者,以他人的心情看待自己的错误,你是否会感到其行之可恶,是否会觉得这是中国人的耻辱?处于局中,总是无法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跳出局来,旁观自己的错误,才更能警醒自己,深刻铭记,从而彻底改正。做一个旁观者,可以帮助我们用清醒的认识敲碎恶习的桎梏。做一个旁观者,能理智地调整人生方向。世人汲汲皆为何?采菊东篱,悠望南山,如此生活岂不惬意?何必淹没于喧嚣尘世,让浊流玷污了自身?渊明深陷污浊官场,却能以旁观者身份审视处境,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坚守心灵一方净土,怀抱千百年来文人的梦想,保留了最纯净的心灵家园。如今,做一个旁观者,

6、需要我们从混浊的社会风气中跳出来,以清醒的头脑认识不良的风气,从而将其毒素从心中屏除,以纯净的心灵拒绝不良风气的污染,超世独立。跳出人生的棋局,以旁观者的眼光审视自己,或许能更清楚的了解他人,了解自身,了解环境,更正自己的观念,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诚然,旁观者清。现场批阅这篇说理散文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从沟通亲情、反省错误和调整人生方向三个方面说明了“旁观者清”的道理,其中写自己原来对父母之爱的迟钝麻木冷漠,后来因为“旁观者”同学的话而顿悟的事例很有生活气息评分:25+24+9=58分优秀习作二旁观者未必清湖北宜昌市三峡高中覃皓悠闲的鸟儿旁观长江奔流入海,却不清楚江水为什么愿

7、意用生命灌注无际海洋;蹁跹的蝴蝶旁观飞蛾冲向刺眼的火焰,却不清楚它为什么明知是死却还要扑火;愚昧的人们旁观古亭口一个革命者的被杀头,却不清楚他是为了什么牺牲生命。旁观者未必清,因为他们不了解当局者心中有着怎样的壮志或信念。“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屈原怀着满腔悲愤,来到咆哮的汩罗江边。他遇见了渔父,那个最具代表性的旁观者。“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渔父之问深深刺痛了“当局者”的爱国之心。渔父怎么会懂得一位爱国诗人体内流动着的那滚烫的血液?旁观者没有那样的抱负,他只知道渔舟唱晚的美,却不清楚忠而被谤的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最后孤独的呐喊以江面上扑通的落水声

8、而告终。当局者清,而旁观者迷。封建王朝垂死挣扎之时,人民像奴隶一样生活着,无知,愚昧,麻木。有那么一群有志之士,为了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民运站了出来,却被残暴的统治者屠杀了。不知是秋瑾还是夏瑜的血洒在古亭口冰凉的泥地上。旁观者眼里闪烁的不是愤怒和同情,而是看到杀人盛况后的兴奋,还有人是期待为了得到那鲜红的人血给孩子治病。没有一个旁观者清楚就义者的心情。那种民族大义与麻木的灵魂本来就找不到交集。旁观者不清,他们不清楚当局者牺牲者的努力,不清楚自己的命运,甚至连自己糊里糊涂成为“当局者”时为什么会被杀头也不清楚。再杀几个阿Q,旁观者也依旧是迷糊的旁观者。反观当今社会,旁观者也未必清。有多少贪图享受的

9、人从不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对辛辛苦苦的奋斗者嗤之以鼻?有多少自私自利的人从不关心民生疾苦,对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冷嘲热讽?有多少唯利是图的人毫不关心他人的安危,对见义勇为的热心者冷若冰霜?旁观者没有当局者的鸿鹄志,没有当局者的奋斗史,没有当局者的热心肠,所以,旁观者未必清。现场批阅文章无论是打比方,还是举例子,都十分准确熨帖,切中了“旁观者未必清”的主旨,尤其是“旁观者”渔父不懂“当局者”屈原的忠君爱国心,“旁观者”愚昧麻木的看客不懂“当局者”秋瑾的救民志两个材料非常典型,切合题意。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完整清晰;综合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准确通畅有文采;引用古诗文自然恰当,与叙述融为一体

10、,体现了作者的较广的知识面。评分:25+25+10=60分拓展训练1.请以“先下手为强”或“先下手未必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与思路点拨这道题目同样属于成语正反命题类作文。“先下手为强”,意思是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写这个正面的成语题目,应该强调竞争中抢得先机争取主动的重要性材料一则:美国的倒萨战争,是在“先发制人”或“先下手为强”指导思想下的第一场战争。手是先下了,可没看到强到哪儿去。伊拉克军队并没有如美国预计的那样阵前倒戈,负荆请降,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2.请以“水滴石穿”或“水滴石未必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与思路点拨“水滴石穿”,意思是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水滴石穿”,不在于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日夜不舍的滴坠。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像水滴一样坚持不懈、目标专一,奋勇拼搏。“水滴石未必穿”,是一种求新求异思维。“水滴”仅仅靠持之以恒的坠滴是不能穿石的,还在于滴落的每一滴水都是向着一个方向材料一则:晋朝的大文学家左思,幼时曾先攻书法,后又致力于弹琴,然而都学无所成。父亲对他失去了信心,曾对朋友说:“左思的智力才能还赶不上我呢!”用心 爱心 专心 125号编辑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