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高山流水遇知音》原文及翻译(含赏析)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616924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高山流水遇知音》原文及翻译(含赏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高山流水遇知音》原文及翻译(含赏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高山流水遇知音》原文及翻译(含赏析) (1).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山流水遇知音原文及翻译(含赏析)【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心想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有一次

2、,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真是太好了!我练琴时所要表达出的,和你听到琴声时心里所想象的都一样。我的心声去哪隐匿呢?【点评】世上知音难觅,所以古人有“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的感叹,所以这段“高山流水”的佳话传颂至今。俞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可以听出其志在高山,俞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可以听出其志在流水。两个人借助琴声,精神达到了高度的契合。钟子期死后,再无人懂伯牙之志,所以他摔烂琴身,扯断琴弦,终身不复鼓琴。知音难觅,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如此,即使今天通讯如此发达,人们交往如此便捷。交流的手段多了,然而交流时走心的人少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