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论文:高考语文复习交流.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599723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论文:高考语文复习交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论文:高考语文复习交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论文:高考语文复习交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论文:高考语文复习交流.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复习交流 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领悟。高考,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进入高三下期,同学们实际上已进入高考的临战状态。首先,应该根据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以及各项具体的能力要求,对自己作一番对照分析,判定自己的强项是哪些,弱项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这半学期的语文学习和复习。其次,应分清轻重缓急,总结提高。轻重缓急指,属于记忆方面的内容,如名句名篇,可放在后期复习,复习早了容易遗忘;技能方法类考点,可放在前期进行,如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最后,要把所有复习过的考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在离高考近百日的复习阶段,要防止两种偏向

2、:一是拼命做题目,自以为做得越多越好;二是不认真复习,自以为复习未必有用,指望“临场发挥”。这两种偏向都是侥幸心理的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的放矢,认真复习,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只要考生能够在复习中突出重点,在模拟训练中强化正确的审题意识,并注重发挥自身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完全可以提高语文成绩的。一 学科考情分析(一)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综观近两年的高考试题,2008年有15套、2007年有12套试卷考查了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能力。自主命题的各省市特别是方言干扰大的省市更注重字音的考查,但难度有所降低,不故意为难学生。 (二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汉字字形这一考点每年仍出现在各地高考

3、试卷中,全国2007年有12套、2008年有8套语文试卷出现了字形辨析题。 须特别指出的是,除了单独设题考查字形之外,不写错别字是高考的一项重要考查内容,尤其是对考生的作文,一般都对错别字有扣分规定。因此,即使某年高考没有单独设题考查字形,“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的训练也必不可少。(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07年有6套设了标点题, 2008年有4套设了标点题,分值都是3分。(四) 正确使用词语(近义实词、易混虚词、熟语) 2008年有17套试卷设计了成语试题,多为选择题。 (五) 辨析并修改病句2007年除上海卷外,其余17套仍将此考点作为必考点, 2008年除上海、福建卷外,其余1

4、6套试题都设有辨析病句题(选择题),全国卷I、各加设一道主观题修改病句(用词不当、不得体)。(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十分灵活,已从过去提供某一场景,要求运用想象或联想写出具体情节或场面的单一形式,发展为供词写句、写产品说明书、写广告词、图文转换等新题型。已从过去提取信息、给某一对象或概念下定义、写一句话新闻等较为简单的形式,发展到近两三年创造出写主题班会主题词,拟写成语、手机短信,给一语段概括主要信息、主要内容,拟定标题,提取关键词等新题型。(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2007年浙江卷第22题、2007年湖北卷第21题、2008年江西卷第21题等都涉及到了选用句式。2008

5、年高考,有山东卷、海南宁夏卷、全国卷、辽宁卷、江西卷、四川卷设计了仿写试题。(八)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从题型看,主观表达题越来越多,客观选择题越来越少。从主观题的命题范围看,修辞的运用集中在三块:一是语言表达中规定辞格;二是在古代诗歌鉴赏中辨析修辞手法,主要是对修辞表达效果的赏析;三是在现代文阅读中修辞手法辨析及鉴赏。同时,修辞手法的运用,在作文的表达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也占有重要地位,能否熟练运用修辞手法,也成了衡量考生语言水平的重要依据。 (九)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越来越明显地将语言运用这六个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考查,单一考某一个要求的少之又少。

6、(十)识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2007年有上海、辽宁、江西、重庆、湖北、天津、浙江、北京等八省市考查了文学常识;其他省市没有专题考查。2008年只有重庆、湖北、江西和江苏加试题考查了文学常识,且是与各句混合设置。近几年试题要求默写的句子是绝大多数学生熟悉的,体现了“常见”的特点。从来源看,绝大多数出自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少数延伸至背诵篇目之外或者教材之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篇目,体现了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从题型看,大多数省市把名句名篇作为一道独立的试题来考查,也有部分省市把名句名篇与文学常识同题考查。(十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纵观近几年的文言实词考查,命题人往往青睐三类词语:1、有

7、文化味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如2008年全国卷I第8小题“刚遣长子迟喻贼”中“喻”字,“开导”之意,现代汉语中有“喻之以理”等词语。2、古今含义差别较大的词语。如2007年江苏卷第8小题“道济趋下阶”中“趋”为“小步快走”之意,而现代汉语中鲜用此意。3、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如2007年福建卷第8小题中“扶而去之”中的“去”是使动用法,“使离开”的意思。复习时要着重留意这些词语。(十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近年的各地高考试卷,大部分直接设置了对虚词理解的考查题型。2008年有9套试卷设置了文言虚词题。(十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007年北京,2008年广东、浙江、江西等地在

8、文言文考查中单独设置了本考点试题。虽然目前直接考查本考点的命题较少,但本考点却更多地以隐蔽的形式渗透到其他题型中,特别是分值日益增长的文言文翻译题中。各地高考题中,在很多文言文翻译题的评分要求里,就直接指明了本考点为采分点。因此,本考点仍然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点之一。(十四)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目前多数地区只考翻译,但也现出了翻译加主观问答式的题型(如2007、2008年福建卷)。主观问答题基本上是检查对全文主要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情况。近两年还出现了断句类题型,也应引起重视。 (十五) 筛选文中的信息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对考生阅读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一般设为两道题,赋分6分,题型相对稳

9、定。(十六)古代诗歌鉴赏 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可看出诗歌鉴赏命题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 诗、词、曲都有涉及,选材范围在进一步扩大,时间跨度大。 2 、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边塞、风物、咏史、羁旅行役等多个侧面。3、 2007年考查比较阅读是一个亮点, 2008年广东和湖南采用宋诗和唐诗比较阅读。 4、 题目采取多题(一般两小题,有的三小题)、多问(一般一到两问,多的有三问)的方式对诗词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考查。有的题目不容易分清考查的是形象、语言、思想内容还是表达技巧,所以在复习训练时,也不可截然分开。 5、 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

10、点态度)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因为评价的难度太大。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因为形象、语言是表层的东西,对语言、形象的分析,最终要归结到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方面来。(十七)自然、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 与科技类文本阅读相比,社科类文本阅读有强化趋势。2007年全国18套试卷,科技类文本阅读占5套,社科类文本阅读占12套。2008年,科技类文本阅读占7套,社科类文本阅读占10套。(十八)文学作品阅读 纵观近年各地高考试题,文学作品阅读部分有以下几个特点:1、 体裁以散文为主。连续两年(2005、2006年),散文垄断了文学作品的阅读。2007年除海南(宁夏)卷节选古典名著水浒传外,其余全部

11、是散文。2008年高考,小说阅读增至4篇,但仍以散文阅读为主。.2、 内容丰富多彩。3、 命题方式保持稳定。4、 考试的能力点以筛选和整合信息、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为重。其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比重越来越大。 (十九) 写作纵观历年高考的作文题,命题的趋向和规律可以总结如下:1、 作文由单命题、半命题到给材料。材料作文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考生需阅读、分析、构思、提炼观点,既考查了考生的阅读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写作水平。另外,材料作文不易押题,使考试更加公平。材料作文会是今后主要的命题形式。2、对文体的限定越

12、来越少。对文体不加限定,更有利于考生发挥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发散性思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不过,据统计,议论性散文和记叙性散文是相对多的考生选择的文体,也是得分相对高的文体。3、命题的价值取向上,更多地关注个体的自身价值,更多地关注社会。另外,在阅卷中对创新的加分,以及采用多人评卷以减少误差的方既体现了对创新的鼓励,又体现了公正、民主的人本主义价值观。二复习时间安排借鉴外校有效经验,结合我校实情,我们采用三轮复习法。三轮复习法中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轮复习从2008年八月初到三月初,对语文的诸多知识点进行系统

13、复习,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复习从2008年的三月中到五月初,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复习从五月初到高考,主要目的是强化识记能力,提高应用能力。 第一轮复习,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配以课堂针对性训练和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近两年来,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题比例减小,测试的重点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从考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在二轮复

14、习时,一定要注意对这几部分内容的复习。第三轮复习,把所有复习过的考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加强语言基础知识习题训练,强化识记能力,提高应用能力。三复习心得体会(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语文基础既是技艺之学,也是积累之学,是检测学生真正语文水平的根本,所以这一知识板块的复习,必须重在挖掘以往知识库存并伴随着持续的大量的课外积累即“功夫在课外”的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考生在复习阶段的课堂操作和课下操练的总体策略应该重点放在培养字词推敲的敏感性,大量阅读与做笔记相结合,切实做到“学厚记薄”。(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在进行文学常识复习的时候,须注意:(1)连线复习,分块掌握。作家作品部分内容庞杂

15、,要想复习得有条理,更富有针对性,连线分块的方法则显得较为理想。(2)理清文学史(包括文学流派、文学体裁)。中外文学史的基本框架,不同时期文学潮流的基本走向也是文学常识中的重要内容。(3)非入选课文的重要作家作品应加以重视。 名句名篇的复习主要在于平常的记忆积累,这种类型的知识没有任何速成的技巧。因此,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需分出一部分时间来记忆巩固。不过,背诵记忆时须四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三)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部分复习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立足课本,吃透弄熟,抓好重点。考生对课本知识要做到: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课本知识的网络结构和深层含义。后期复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学生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2)、计划性强,方法灵活,效率至上。后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高效、快速地搞好复习极为重要。考生要做到: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短期计划。利用零碎时间复习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固定词组等,因分散则容易掌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