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教程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599709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197 大小:9.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教程(1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课程的重要性 如保学好这门课程 纪律,课程的重要性,教学目的: 1.了解该门课程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比例 2.本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目标 学习目标: 1.顺利通过会计证的考试 2.熟悉用友财务软件的使用,如何学好这门课,兴趣 信心、恒心 预习、听课、复习,对同学们的学习要求,本期所有理论课和操作课都在实训楼413和414授课。 上课时,不准带零食进入机房,保持上课环境的整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我会每节课统计同学们的出勤率,并计入平时成绩。 按时完成作业(理论题请同学们用作业本按部就班地自觉完成,操作题在机器上完成)老师会定期检查或不定期地抽查。,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

2、二章 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第三章 会计软件的安装和系统管理,第四章 总账系统,第五章 报表管理系统,第六章 工资管理系统,第七章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第八章 应收款、应付管理子系统,财经贸易系,会计教研课程组,主讲:吴力佳,15007383008,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划分及其关系,教学目的和学习目标,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内容方向,着重培养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兴趣,深入理解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含义,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特点、作用及会计电算化

3、信息系统及其发展。,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按排:4课时(理论4课时),第一部分引入新课,回顾手工会计中账务处理流程各个环节的操作,以此来分析其利与弊。,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小结:,得出手工会计工作量大与繁杂、工作效率低等特点。,第二部分:展示新课第一节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概述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

4、与现代会计相结合的产物。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来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通俗地说,会计电算化就是应用计算机设备和配套的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会计工作的过程。,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概述 ,国际上: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的举动,引起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变革,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来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我国:

5、1979年在长春一汽试点 1981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召开“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二、会计电算化的产生,狭义的会计电算化:仅指用计算机来替代手工的记账、算账和管账。 广义的会计电算化: 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它不仅涉及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决策等)的理论与实务研究,而且还融进了与其相关的所有工作,如会计电算化的组织与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建立、计算机审计等内容。现在,大家普遍认为,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计算

6、机会计理论与计算机会计实务的一门会计边缘学科。,1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 2自发发展阶段(1983一1987年)。 3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6年)。 4竞争提高阶段(1996年至今),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1非商品化定点开发阶段(1979-1988年) 2单项业务处理型会计软件(1988-1993年) 3核算型会计软件(1993-1998年) 4管理型会计软件(ERP阶段)(1998年-至今),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补充,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阶段,19791988,非商品化定点开发 P288 1979,长春一汽 计算机进行工资、产值的计算。 1981,长春 财务、会

7、计、成本应用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会 计电算化”一词。,19881993,单项业务处理型会计软件。 如89年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19931998 核算型会计软件 特点:可进行账务处理、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 核算等大部分业务。 94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96电算会计工作规定,1998? 管理型会计软件 必须具备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管理和制作现金流量表的功能。,补充,将来:决策支持型会计软件,(一)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角度看 1人员。 2计算机硬件。 3计算机软件。 4会计规范。 (二)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来看 1会计核算电算化。 2会计管理电算化。 3. 会计决策支持电

8、算化. (三)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角度看 1.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和规划 2.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 3.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立 4. 会计人员的培训 5.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管理 6. 计算机审计,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一)处理工具电算化 (二)信息载体磁性化 (三)账务处理程序统一化 (四)人员结构多样化 (五)数据处理集中化 (六)内部控制程序化,四、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一)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四)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 (五)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研究的不断发展 (六)推动企业管理现

9、代化,五、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记住几个时间)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 (四)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五)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意义,小结:,第二节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特征,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流程,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五、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提问:,1、什么是数据? 2、什么是信息? 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4、什么是系统? 5、什么是信息系统?,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一)数据:是指记录下来的事实。(通过文字、数字、图表、声音等方式记录)如

10、会计凭证就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 (二)信息:是指经过加工的数据,可以据此进行决策。例如会计报表。 (三)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有意义,加工处理,信息,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四)系统:系统是由若干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形成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五)信息系统(系统的子系统) 1.信息系统:指能够接收输入数据和指令,按照指令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输出有用信息的独立完整的系统。 2. 信息系统的功能 数据的采集与输入 信息的储存 信息加工 信息的传输和输出,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一)含义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运用会计

11、所特有的方法,通过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或输入,借助特殊的媒介对信息进行存储、加工、传输和输出,并以此对经营活动情况进行反映、监督、控制和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分类,决策型,管理型,核算型,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1,2,3,4,以电子计算机为计算工具,数据处理处理代码化、速度快、精度高。 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 数据处理自动化、账务处理一体化 引入各种管理模型和决策方法,增强了系统预测和决策能力。,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流程,(一)数据输入 1会计数据输入的方式有多种:直接输入、间接输入、自动输入 2当凭

12、证输入并保存在磁性介质上后,财会人员仍然需要进行审核。 审核方式 有三种:静态审核、屏幕审核、二次录入校验 (二)会计数据处理 1成批处理。是指定期收集会计数据,按组或按批进行处理的方式。 2及时处理。是指当产生一数据或财会人员有一次处理要求时,计算机就立即进行处理的方式。 (三)会计信息输出 1显示输出。是指用字符或图形的形式,将磁介质文件中的会计数据,按照财会人员的要求输出到显示器上。 2打印输出。是指用字符或图形的形式,将磁介质文件中的会计数据,按照财会人员的要求输出到打印机,并将会计信息打印在纸张上。 3软盘输出方式。是指将产生的有关结果信息输出到软盘磁介质中的一种方式。 (四)会计数

13、据存储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无论是记账凭证、账簿,还是会计报表都是以数据库文件形式保存在磁介质中。,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流程,1硬件设备 2软件系统 3会计人员 4会计数据 5规程,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一)会计科目编码的变化 (二)记账凭证的变化 (三)会计核算形式的变化 (四)账簿和报表的变化 (五)内部控制的变化 (六)会计职能及方法的变化,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小结: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区别,第三节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划分及其关系,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划分,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划

14、分,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划分,(一)账务处理系统 (二)工资核算系统 (三)固定资产核算系统 (四)材料核算系统 (五)往来账款核算系统 (六)产成品及销售核算系统(七)成本核算系统 (八)报表处理系统 (九)财务分析与领导查询系统,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数据传递关系。就各个系统而言,其数据的接收与传递大致有如下三种: (1)单向接收型。(报表子系统) (2)单向发送型。 (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材料核算子系统) (3)双向联系型。 (账务处理子系统、成本系统 子系统) 如上所述,一个完整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不存在数据传递关系的情况很少。在处

15、理它们相互之间数据的传递关系上,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做法。 (1)集中传递式。 (2)账务处理中心式。 (3)直接传递式。,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计算机会计理论与计算机会计实务的一门会计边缘学科,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始发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已从核算型发展成管理型,它涵盖了供、产、销、人、财、物及决策分析等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从系统的物理组成来看,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规程和人员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人和计算机

16、紧密结合协同工作的人机系统,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尚无统一模式,一般都包括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会计报表等,各模块之间存在紧密的数据传递关系。,本章小结,作业(P13-14),一、单选题(2、4、5、6、7) 二、多选题(1、3、4) 三、判断题(1、2、3、4、5) 四、简答题(1、3),财经贸易系,主讲:吴力佳,15007383008,会计教研课程组,本讲主要内容,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第二节 会计软件的选择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 第四节 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管理,目的要求: 1、了解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