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方法 对语文教育的思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599313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方法 对语文教育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方法 对语文教育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方法 对语文教育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方法 对语文教育的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语文教育的思考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我国母语教育 的正确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可喜的成就,尤其是教材教法的研究,更是出现了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局面。然而,总观语文教育的现状,仍旧存在着许 多疑而未决的问题,少、慢、差、费的局面并没有大的改变,教师还是在慨叹“语文难教”,学生还是在埋怨“语文难学”,社会还是在责怪“语文教学质量差”。 语文教育仍旧面临着深深的困惑,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作进一步深入的思考。思考之一:语文 教育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有人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位过去只读过三年私塾的人和现在读了六 年书的小学毕业生比较,谁的语文能力强?无论是写字和

2、说话,还是阅读与写作,我们恐怕很难断定后者一定比前者强。还有人说过,八九十年代的高 中毕业生,和五六十年代的高中毕业生比,现在的高中生和八九十年代的高中毕业生比,从整体上看,恐怕也很难断定后者就一定比前者强。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 的进步,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语文教学质量理应不断地提高,然而可悲的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仍旧面对着少、慢、差、费的严酷现实,这就很值得我们反思 了,虽说这样的比较不大科学。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回顾汉语言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民族的母语教育也有几千 年的历史,我们汉民族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也是靠着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字得以流传和光大的,不能不承认,我们传统的汉

3、语文教育是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 习借鉴的。古代汉语言是现代汉语言的基础,现代汉语言是脱胎于古代汉语言的,现代汉语言的学习应该承继古代汉语言学习的成功经验,万万不可抛弃,历史是不 容割裂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倡白话,剔文言,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大力引进西方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式, 一批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的文人学士,打倒“孔家店”,扫除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创建新文化和新教育,奠定了现代文化和现代教育的基础,功不可没。然 而,如同在泼污水时将污水中的胎儿也一齐泼出去了一样,在横扫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的同时,也基本上抛弃了那些并非过时无用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鲁迅先 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是深入人心了,人们都痛恨旧教育摧残人材,但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想,假如鲁迅、茅盾、郭沫若、钱钟书等文学大师们不是在少儿时 期饱读诗书,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恐怕是很难成其为大师的了。诸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口而诵,心而惟”,“诵数以得之,思索以通之”等等名训,是绝对不会过时的。而那时是不教语法的,教语法是马氏文通以后的事。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 心思想,以及描画繁复的知识树,古人是不会做的,但古人也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能读万卷书,也会诗词歌赋,也给我们写出了浩若烟海的文章典籍,也创造 出了令西方人惊叹的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古人注重

5、的是多读多思多写,朗朗地读,大量地读,大量地背,大量地记,认真地思考,悉心地揣摩,由感悟、积累,以 至于运用,诵之于口,得之于心,出之于笔,正所谓“积学以贮宝,酌理以富才”。我们今人的问题恐怕就出在太讲求科学体系了,太耽于归纳分析了,太注重知识 传授了,然而却忽视了语文本身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私塾先生教蒙童,授之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 家诗、增广贤文之类,这些东西,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国人遗弃,殊不知这个学习语言的起点相对于今人来说真是够高的了。现在的小学课本中,尽是些“小 猫”、“小狗”、“小山羊”、“猴子的尾巴长,免子的尾巴短”之类,名之曰更切近少儿的生活实际。然而,虽然都是以识字为

6、初衷,但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三 字经之类,少儿们虽暂不大懂,却能背记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理解力的增强,自然能消化吸收,终生受用。而“小猫”、“小狗”之类,虽 于精讲多练之后,少儿们能弄通弄透,长大之后又有什么用处!深入地思考一下,比较一下,倒是三字经之类真切合于少儿学习语言的实际。七岁入学时,少儿 的语言基础并非是“0 ”,作为母语的学习,人是从一生下来就开始了的。鲁迅先生曾经谈到过孩子的学话,他说:“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 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话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研究一下学前儿童的语言

7、状况,听与说的能力是相当强的,只不过不会读 与写罢了。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一开始就忽视了少儿入学前的语言基础,因而也就浪费了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期。小学六年,虽然学会了划分主谓 宾,学会了分析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也识了不少字,但背不出几篇诗文,没有积累多少终生有用的语言材料,写不出像样的文章,甚至错别字和病句连篇,更不说 那歪歪斜斜的一笔字了。而三字经之类,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到做人、求学、立事,涉及到数学、天文、历史、地理。假如就这么读背下来,虽然不会划分主谓 宾,也不会分析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甚至连有些词句也不能像现在的小学生那样准确地解释,当然更不能解答那些精心设计的魔方式的练习题了,但他们却

8、记下了 大量终生有用的语言材料,背下了大量堪作典范的优秀诗文,读起书来能知大意,提起笔来能写文章,甚至还能吟诗作赋来抒发心志情感。有了这样的基础,再继续 学习,古今中外文史哲,广泛涉猎,语文学习的天地该会是多么的广阔!现在的初中高中的那十二本书,恐怕不够他们几天读的了。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的问题,恐怕就是出在割裂了沿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育,忽视 了少儿入学前的语言基础,浪费了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期,以致中学语文教学的大厦一直是在极薄弱、极低劣的基础上施工,纵然建筑者们技艺高超, 但总是难以摆脱少、慢、差、费的窘困境地。思考之二:语文 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半个世纪以来,语文教育界一直在研究“语文教学

9、到底是干什么的”这 个问题,但一直没能研究出被大家所公认的结果。八十年代初,叶圣陶先生就着急 地催促:“不能今年研究,明年研究,研究它二十年,太慢了!能不能快一点儿?语文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然而二十多年又过去了,这个世纪性的问题仍旧没有令人十分满意的答案。由于社会的变迁对于汉语文教育的巨大作用力,语文教育这只航船,忽 左忽右地找不到正确的航向。人们只是注重研究海洋气候和风向,而对于航船本身的特点和航向却没有完全搞清楚,语文教学大纲的多次修订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仅仅是语文 学科的性质,就翻来复去地研究了几十年。如:叶圣陶认为“语文”是“语言文章”,吕淑湘认 为“语文”是“语言文字”还有人认为

10、“语文”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等。于是,语文学科的定义也就说法不一,就是官方的定义也一变再变。直到1996年,才有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样一个结论。然而,这样的定义也是不科学的。现在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阐述也不大全面,只揭示了语文学科的部 分内涵。语文既不只是工具,也不只是载体。只能说语言文字是“工具”,是“载体”。而语文既然是作为一门学科,那么就应该是一门科学。那么语文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什么样的科学呢?所谓“大道 至简”,说的就是:真理总是最简明、最朴实的。最简单的事实历来总是 被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因而也就往往最难被人们所认识。语文学科

11、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呢?语文的“学与教”,说到底,就是学什么?教什么?怎么学?怎么教?为什么学?为什么教?在这些问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无论怎样高明的教法,就很难从根本 上改变少、慢、差、费的状况。以教师为中心也好,以学生为主体也好,灌注式也好,启发式也好,“五步法”、“五环型”、“六环节”也好,首先要看主要是在“学什么”,“教什么”,这才能决定怎样学,怎样教。究竟是为什么学,为什么教。我 认为,就阅读而言,应该指导学生大量地阅读和背记语言精品,而不要去作那些繁琐的剖析讲解,“红领巾”教学法再也不能搞下去了!少讲精讲,多读多背,从小 学到高中十二年,背下几百篇精美诗词,背下几百篇精典文章,终生

12、受用。就写作而言,应有法、有序、有效地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写出越来越漂亮的文 章。而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并不单纯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是与学生的人格品质,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审美品质密切相关的。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 一辈子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关系到求学治学,关系到为人处世,关系到成事立业,关系到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语文学 科和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一样,也是一门科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思维品质、心理品 质、审美品质和学习品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的学科。简而言之,语文学科

13、就是以语言文章 为介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综合人文素养的学科。思考之三:怎样 才能彻底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如何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彻底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呢?语文教改的出路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笔者以为,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根本是教材,彻底改革语文教材是语文 教改的根本出路,也是最好的突破口。必须来一个教材的革命,而不是改良。著名特级教师欧阳黛娜对此有真知灼见:“教材是体现教学大纲与教育思想的蓝本,是 师生教与学的依据,没有一套能有效地培养语文能力的好教材,一切有价值的构想都会成为空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夙愿也只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梦幻。”从二十年代至今

14、,人们一直在探索科学的教材体系,因为对语文学科的 性质、任务的认识各异,所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教材体系。笔者了解到的教材体系大致上有如下几种:语文知识体系;阅读能力训练体系;写作能力训练体系;读写 合成体系。究竟哪一种体系好,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但总是难免顾此失彼。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很难说有什么一定的体系。学前儿童 学习语言,是谈不上有什么体系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学前儿童学习语言是非常成功的。古人学习语言恐怕也没有什么体系,因为我们没有发现古人留下什么有体 系的教材,我们看到的只是三字经、古文观止、蒙学精萃之类。1986年, 在一次教材改革研计会上,笔者曾提出的一个“

15、四合一”教材的设想,即: 背 诵本,阅读本,写作本,语文知识本。这个设想,曾受到与会专家们的重视,然而,因为笔者能力所限,难以变成现实。1997年,为了寻求语文教学革命的试验田, 探求语文革命的新路,我辞去了教职,到厦门一所么私立学校厦门英才学校任校长。其间,我拟定了语文教材研究与编写方案,说服了学校董事会,学校董 事会拨了100万 元人民币作为语文教材研究与编写起动经费。我专程上黄山请洪镇涛先生来做主编。一年后,这套语文教材由北京开明出版社出版了,并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试用 过。我与洪镇涛先生一起设计了整套教材的体系,这套教材中的高中诵读本是由我编写的。但,由于当时认识水平所限,现在看来,这套教

16、材也还是不尽如 人意。语文教材的改革首先要从小学开始。小学语文教材是基础,这个基础没 有搞好,初高中语文教材就如同沙上建塔。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必须彻底地改革,必须 尽快组织力量,编写出民族化科学化的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的彻底改革,必然带来 初中高中语文教材的彻底改革。中 小学教材整体上的彻底改革,必然会带来语文教法的根本性的变革,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性 的改变。思考之 四:语文到底该学什么?教什么?怎样学,怎样教?大家不妨作一番考查,看看全国各地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是怎样 的。考查一下学生是怎样学的,老师是怎样教的。培养老师的师范大学里都开设有语文教学法的课程,备、教、辅、改、考等各个环节都要一套教程。我当年在 那里学的就是“红领巾”教学法那一套,肯定是不行的,不知现在有没有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