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苏教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0595707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苏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踌躇(ch) 挑衅(pn) 恣情(z) 面面相觑(q)B颓唐(tu) 嫉妒(j) 逞能(chng) 鲜为人知(xin)C剔透(t) 遴选(ln) 地窖(go) 人声鼎沸(dng)D矗立(ch) 深邃(su) 澎湃(pi) 断垣颓壁(yun)【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A应读作挑衅(xn);

2、B应读作 嫉妒(j);C应读作地窖(jio)。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A期间,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聚焦于社会保障、反腐倡廉、司法公正、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重大议题,极大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B人们在思考: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 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C“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D“千朵万朵压枝低,”每棵树都炫耀自己鼎盛的时代,每一朵花都在微风中枝头上颤抖地说出自己的喜悦。【答案】C

3、【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辨析能力。A后引号前面的逗号应去掉。A等重复使用;B“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问号改为逗号;D“千朵万朵压枝低,”去掉逗号。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放暑假了,李明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三日游”活动,他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让人联想起亚热带的阳光。B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在学习上取得丰功伟绩。 C最近发生的车祸事件,造成了重大伤亡,现场惨不忍睹,令人叹为观止。D人才交流市场上,那些口才好、成绩好的大学生在自我推销时能够侃侃而谈,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普及灾害教育,就要真正将灾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之中,以强化公众的风险意识,提高其应对灾难的能力。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并制订了交通安全管理条件。D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

5、,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B句中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C句“防止”和“不”重复,去掉其中一。D句搭配不当,在“创新精神”加上“培养”。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颗枸杞豆作者程海,这篇小说用倒叙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时乐园的怀念之情和对封建教育及老师的不满。C巍巍中山陵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心陵园的方位、人文环

6、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巍巍”既表现了中山陵的气势,又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D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一文记叙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的杰出成就和对祖国的贡献,颂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艺术和深沉的爱国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封建教育及老师的不满,错误,对老师的怀念与尊敬。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6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每一天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zhn( )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清凉的早晨里我们邀游书海,zo( )动的惊喜中我们释放激情。打开一页水墨的文字,我们穿y

7、u( )四月深邃的天空,倾听灵hn( )深处的声音。 【答案】绽 躁 越 魂【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 (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2)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两小儿笑曰:“ !” (两小儿辩日) (5)宋初, , ,未有其比。 (赵普) (6)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

8、有走完就倒下了, ,继续前进。(阿累一面)(7)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8) 由此上溯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8语文实践活动。(7分) (1)为右图拟一个形象的标题,

9、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漫画揭示的现象。(4分) 标题(2分): 现象(2分): 【答案】标题:如此祖孙 / 爱的回报 / 祖国的“未来” / 我们的下一代(2分)现象:长辈溺爱子孙,爱护不讲究方法;晚辈依赖性强,缺乏自立能力,且不懂得长辈的爱。(2分)【解析】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星期天,小林到毕升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

10、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1分) 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2分) 【答案】你这个孩子太不懂礼貌了!(1分)“老大爷,请问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啊?”(有礼)貌即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从老人“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此句不能理解老人是提醒该同学要讲礼貌。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试题分析:对于交际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目,注意人称、措辞和说话的语气。另外,还要注意要充分利用题干中的内容,把最基本的要求达成,此题要有尊敬的称谓,语气要恳切,要有礼貌用语“请问”。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11、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山 中王 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注释】滞:停滞,不流通。高风:指秋风。晚:指晚秋。9(1)“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中的“ ”“ ”等词最能表达诗人的“ ”之情。(3分) (2)“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作者描写这一景色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悲 念 归 ;以景喻情(1分),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映衬旅思乡愁(1分),也用来比拟诗人的凄寂心情和飘零境况(1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词来体会理解作者的情感。一

12、个“悲”字体现了客旅久滞的羁旅之愁;一个“念”字体现了思归未归的思乡之痛。答题时,要抓住“悲”“念”所给人带来的丰富的想象与共鸣感分析作答。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分析:在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中,景物描写一般都是为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起着衬托作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甲】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乙】筠芝亭,浑朴一亭耳。然而亭之事尽,筠芝亭一山之事亦尽。吾家后此亭而亭者,不及筠芝亭;后此亭而楼者、阁者、斋者,亦不及。总之,多一楼,亭中多一楼之碍;多一墙,亭中多一墙之碍。太仆公造此亭成,亭之外更不增一椽一瓦,亭之内亦不设一槛一扉,此其意有在也。亭前后,太仆公手植树皆合抱。(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注】浑朴:浑厚朴实; 尽:全; 碍:妨碍; 成:完成 ;椽(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