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试题(福建卷)WORD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058509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综试题(福建卷)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文综试题(福建卷)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文综试题(福建卷)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文综试题(福建卷)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文综试题(福建卷)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综试题(福建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综试题(福建卷)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综试题(福建卷)WORD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 I 卷(选择题共 l 44分)本卷共 36 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顶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示意近 8 年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读图完成 l 一 2题。1.中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A.太平洋及北冰洋沿岸地区 B.太平洋沿岸地区C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 D.墨西哥湾沿岸地区2影响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因素是A. 矿产与技术 B.政策与市场 C.能源与交通 D.土地与劳动力图2 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激起变化趋势。读图完成34题。3.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

2、程的折线是A甲 B.乙 C 丙 D丁42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城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趁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7题。5.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6 在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变化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7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3、 D遥感图4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89题。8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9该河有可能是A塔里木河 B松花江 C淮河 D珠江图5 中 N 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 P为经线,N 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读图完成1012题。10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枚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11若观测到M 地日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

4、M地大致位于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12.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3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乎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的隋都城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离业活动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

5、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胜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面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商品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待社会稳定的必要性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成果象征的的是A中国同盟 会三民主义 B 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7学者段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到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断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18通

6、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19. 15 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20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流行歌谣唱到:“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图景就成了图7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A平等 B自由 C人权 D博爱21.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

7、,其中包括A 奴隶贸易的兴起B 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C 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效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扩形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231912 年4 月,“秦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使用电灯照明 豪华客舱配备电视航线经过地中海 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B. CD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表2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分布状况(%)对其解读有误的是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8、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 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25 . 2012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热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这一规定 A确立了法律的权成和尊严 ks5u B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缩小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26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 2012 年 1 月中旬召开。会前,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议案提交大会。会议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审议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表明人大代表有权依法 向人大

9、提出议案 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 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表决各项决定 A. B. C. D.27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所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有约10亿人在挨饿,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更深的贫困,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见A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C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D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28在福建平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下建议符合上述要求的有点重点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断兴产业 实验区建设以开发为主,注重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产

10、业 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A B C D 29 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 630.00 ,美元存款年利率为 3 %,人民币一年期储蓄利率为2.5% ,一年期国债利率为3.7。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用10000元人民币进行一年的投资,其收益对比正确的是 A人民币储蓄存款大于购买国债B购买国债大于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C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等于购买国债 D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小于人民币储蓄存款30图9 中 M 、N 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A. M 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B. N 商品是高档耐用品。

11、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C当 M N 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 M 商品征收增值税 D当 N 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31表3 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表3群体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喜爱的文化活动听戏曲、打太极拳看电视、阅读书报上网、听音乐某班同学分析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B.提高文化修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32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

12、,他依然行走于大地 。这表明 A 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B 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 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 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33 下列选项能体现图 10漫画寓意的有 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 B. C. D. 34 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这说明 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最 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 35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 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 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值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A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 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 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36 图11、图12蕴涵的哲理有 图 11 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图 12 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图11、图12 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图11、图12 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其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 共168分)必考部分(116分)37.(37分)图13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