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569336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士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力训练点: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和内在联系 ,培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2 美育渗透点:(1)学习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表达悲怆苍凉的感情。 (2)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二、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课堂以学生讨论、释疑为主。三、教法设计: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并在文中划出疑难语句。2通过老师介绍了解有关莫高窟的资料。3重在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就开始循环播放幻灯展示余秋雨的近照及敦煌图片)(全体学生似炸开了锅纷纷评论)(上课铃响)师问:怎么样,有何感想?生(异口同声)说:美!师:

2、这些都是出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及彩塑。(播放幻灯二)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展示教学目标及要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那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您所了解的作者的基本情况?生:余秋雨,-生:(补充)师:这两名同学介绍的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对作者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幻灯展示)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敦煌的来历。看屏幕-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

3、,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洞窟始凿于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沙漠上的美术馆”不

4、再只是中国的国宝,它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珍贵财富。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涉及中国和中亚、南亚、欧洲等地的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军事、语言

5、、文学、艺术、科技、风俗等几乎所有领域,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莫高窟有这么高的艺术价值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进行赏析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那位同学给读一下文章的前两段?生:(读课文前两段)师:读音比较准确,普通话比较准.分析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了解一下一个宗教小知识: (播放幻灯片)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骸被称为“舍利子

6、”,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和佛教 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呢?请同学们读课文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生:(读课文)生:王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生:王道士盗卖文物.师问:那么王道士又是何许人也?生:(学生开始读课下注释3)(播放幻灯片)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

7、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当时的人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

8、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师:请同学们读课文考虑:王道士是如何主持莫高窟的?生:(读课文)师(提示):本文涉及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处于事件旋涡的王道士,一个是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先让我们来看王道士:(速读课文,概括其所作所为)生:(概括)师:(总结)A、 粉刷壁画(第二节第3段)B、 砸碎塑雕(第二节第4段) C、 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D、 报送官员 (第三节前部分)师: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一下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生:(速读课文,概括其所作所为)生:概括.师:(播放幻灯

9、片)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 1907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其中写本、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从敦煌掠走5箱写本,两次共掠走遗书、写本1万余件。此后,斯坦因又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 。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

10、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黏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师:作者恨的是哪些历史罪人?他们在中华民族无价文化遗产面前犯下了哪些罪行?如何评价他们的所作所为?生:概括.师:总结。王 道 士 涂壁画、毁雕塑,卖国宝愚昧无知外国学者 不远万里、餐风宿露探寻宝物欺骗掠夺满清官员 放任不管、送来送去昏庸自私、不负责任师问:试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生:概括.师:(总结)一、思想感情 1、对王道士的态度惋惜与愤懑遣责与哀痛 2、对敦煌历史的看法文化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二、艺术特色1、以生动

11、的描述复原历史陈迹。2、以标题牵连历史,由历史怪状说民族悲剧。3、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师:讨论下面的问题:有人说,如果不是外国探险家从莫高窟运走了绝大多数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那么这些资料最终的命运将不可预料,但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决不会比现在保存的完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道士在无意中为保全这笔人类共同的财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这种意见,你怎么看?生:讨论(不必作明确答案,只要是言之成理即可)师:下面我们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做一个整体概括:1、对比手法的运用。把伟大的莫高窟与渺小的王道士作比;把王道士这个小人物与中国的大官员作比;把中国的大官员与外国学者作比,突出了对莫高窟文化的不重视而给中华民族带

12、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2、反讽手法的运用。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流失深表遗憾,对中国官员的腐败深恶痛绝,因此说出了“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样的气话,反讽了国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轻视。3、诗化语言多姿多彩笔法新颖灵活有时简洁,有文言遗风 ,口语化,有时鲜明,带有警醒意味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想象有据跨越时空(如对话、拦车)描绘形象生动(如心理和细节描写) 六、总结:郁达夫悼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话用这里也是可以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

13、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请同学们记取:勿忘耻辱,牢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七、作业:1、我看到一个 的余秋雨。2、我看到一个 的王道士。3、小作文:感受余秋雨八、教后案:本文以道士塔为引线,记叙了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掌管下,敦煌文物被破坏以及被外国冒险家劫掠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由这一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的感情。教学时重点把握的一点就是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鲁迅对悲剧的定义是最简洁易懂的“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你看”,或更简洁些悲剧就是把美毁给你看,而美在毁灭的瞬间带来的震撼力超过了美本身,正如焰火最为夺目之时正是化为灰烬之际。因此在处理时先给学生展示敦煌的美再通过讲解使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历史的悲剧,一个民族的悲哀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