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复习

上传人:sally****0411 文档编号:14056839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复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复习1. 作家作品(1)陶渊明, (朝代)诗人,又名 ,字 ,号 ,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其代表作品有 等。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有陶渊明集。(2)柳宗元(773-819),字 , 朝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本文写于他被贬永州期间,是“ ”之一。柳宗元与 、 、 、 、 、 、 合称“唐宋八大家”。(3)核舟记选自清代 (人名)选编的 ,作者 ,明朝人。(4)诗经是我国 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 初年至 时期的诗歌 篇。这些诗歌分为 、 、 三部分。(5)庄子,名周,宋国蒙人, 时期

2、哲学家,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 及其后学者的著作。(6)札记,战国至秦汉间 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 编纂的。与 合称“三礼”。(7)韩愈(768-824),字 ,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 ”。唐代文学家。其文章句式灵活多变,文笔流畅而有气势,苏轼赞誉其“ ”,也被列为“ ”之首。(8)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人尊称为“ ”,其诗被称为“ ”。杜甫与 合称“李杜”。(9)白居易,字 , 代著名诗人,号 ,著有 集。2.通假字 (1)便要还家 通 ,意思是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 ,

3、意思是 (3)左手倚一衡木 通 ,意思是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 ,意思是 (5)诎右臂支船 通 ,意思是 (6)北冥有鱼 通 ,意思是 (7)选贤与能 通 ,意思是 (8)矜、寡、孤、独 通 ,意思是 (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意思是 (10)才美不外见 通 ,意思是 .一词多义 (1)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2)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3)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 (4)志: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5)乃: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6)中:中无杂树 其中往来种做 (7)之: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闻之,欣然规往 处处志之 (8)环:四面竹树环合 如鸣佩环 (9

4、)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10)可: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11)清: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12)而:潭西南而望 乃记之而去 (13)以: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14)见:下见小潭 明灭可见 (15)乐:似与游者相乐 如鸣佩环,心乐之 (16)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7)为:为宫室 中轩敞者为舱 (18)可: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19)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20)木:能以径寸之木 以至鸟兽、木石 (21)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 (22)于: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游于濠梁之上 (23)之:其翼若垂天之云 子之不知鱼之乐 (24

5、)固: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25)其: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26)学:学学半 弗学,不知其善也 (27)子:不独子其子 不独子其子 (28)故: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29)亲:不独亲其亲 不独亲其亲 (30)闭: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31)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32)能: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33)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34)食: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 4.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2)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4)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5)仿佛若有光

6、 古义: 今义: (6)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7)悉如外人 古义: 今义: (8)余弟宗玄 古义: 今义: (9)乃记之而去 古义: 今义: (10)崔氏二小生 古义: 今义: (11)高可二黍许 古义: 今义: (1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 今义: (13)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 今义: (1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古义: 今义: (15)教然后知困 古义: 今义: (16)知困,然后能自强 古义: 今义: (17)不知其旨也 古义: 今义: (18)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 今义: (19)是马也 古义: 今义: (20)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古义: 今义: (21)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 今义: (22)大道之行 古义: 今义: (23)矜寡孤独 古义: 今义: (24)女有归 古义: 今义: (25)盗窃乱贼而不做 古义: 今义: (26)故外户而不闭 古义: 今义: 5.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