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变革}机构创新设计第二讲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568198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创新变革}机构创新设计第二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管理创新变革}机构创新设计第二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管理创新变革}机构创新设计第二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管理创新变革}机构创新设计第二讲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管理创新变革}机构创新设计第二讲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创新变革}机构创新设计第二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创新变革}机构创新设计第二讲(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三 机电创新设计的基础知识,一 机械的基础知识,1、机械及其组成 机械是用来传递运动或动力的能完成有用机械功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信息。其特点如下: 1)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2)物料或信息的传递,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3)完成能量的转换 分类:动力机,工作机,信息机,1,2、机械组成的示意图,原动机,传动结构,执行结构,控制系统,注意:工程中,有些机械没有传动机构,而是由原动 机直接驱动执行机构。,2,3、运动方案设计的必备知识,为了顺利地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和环境信息,必须了解有关学科在实现运动方案设计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1.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常用机构的基本知识;

2、2.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种动力源的性能和使用要求; 3.必须熟悉对设计方案的选择有重要影响的周围环境的信息; 4.充分重视其他学科的技术应用。,3,二 机构的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雷达 刮雨器 搅拌机 双曲柄机构-惯性筛 平行四边形机构 反平行四边形机构 双摇杆机构-起落架(实际情景) 起重机,4,压力角、传动角、死点位置-缝纫机 夹紧机构,5,急回特性,曲柄与机架长的平方和等于连杆与摇杆长的平方和,6,曲柄摇块机构 摆动导杆机构-牛头刨床 曲柄滑块(摇杆)机构 偏心轮机构-发动机 破碎机,固定1:转动导杆机构-小型刨床 固定2:曲柄摇块机构-翻斗车 固定3:移动导杆机构-手压抽水机 固定4:曲

3、柄滑块机构,7,设计连杆机构时注意以下问题: 1、各构件的运动不能发生干涉,8,2、在机械平衡的基础上,把安装配重与结构设计一并考虑 3、机构的运动精度,9,1、实现预期的位置要求-分度凸轮 2、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要求-自动车床走刀机构 靠模车削 3、实现运动与动力特性要求内燃机的配气机构 分类: 按形状分: 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 按从动件端部形状分: 尖底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 按从动件的运动方式分: 直动从动件、摆动从动件,10,凸轮结构设计注意的问题: 1、力锁合、形锁合 力锁合-靠模车削 形锁合-沟槽凸轮 等宽凸轮 等径凸轮 2、凸轮的基圆半径较小,常做成凸轮轴; 凸轮

4、的基圆半径较大,可做成的盘状凸轮轮。,11,3、凸轮的磨损,12,1、棘轮机构 双向棘轮 双棘爪 调整棘轮每次转过角度的方法: (1)调整摇杆摆角 (2)设置遮板 2、槽轮机构-电影放映机 外槽轮机构 内槽轮机构 双圆销槽轮 空间槽轮机构,13,14,优点:缓冲、吸振作用;运行平稳、噪音小; 结构简单,增减带长适应不同的中心距要求 缺点:普通带传动比不准确;传动带寿命短。 同步带克服了其缺点。 欧拉公式: 弹性滑动 打滑,15,优点:传动比准确,传动效率高,能工作在恶劣环境下 缺点:瞬时速度变化,平稳性差,噪声大,基本特性参数:链节距 链排数一般不超过4排,链节数取偶数。,16,螺旋传动是利用

5、螺纹副来传递运动和力的,主 要功能是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 按用途分为三类: 1、传力螺旋-千斤顶 2、传导螺旋-车床进给 3、调整螺旋-虎钳 滑动螺旋 滚动螺旋,17,18,齿轮结构设计,19,控制方法: 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和综合控制. 电气控制的优点: 体积小,操作方便,无污染,安全可靠,可进行远 程控制。 1.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满足机械的动作要求或工艺条件。 2)电气、电子元件合理,工作安全可靠。 3)停机时,控制系统的电子元器件不应长期带电。 4)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误操作现象发生。,三 机械的控制系统,20,5)便于维护与管理,经济指标好。 6)使用寿命长。 7

6、)自动控制系统中应设置紧急手动控制装置。 2控制对象 对原动机进行控制 对电磁铁的控制 3机械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数字控制 控制对象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以位移、速度、加速度、温度、压力等数量的大小为控制对象(模拟和数字控制) 第二类是以物体的有、无、动、停等逻辑状态为控制对象,称为逻辑控制,21,22,1、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形式,四 机械系统及其发展,23,2、机械系统的发展与演变 1刚性机械系统 刚性机械系统的运动不具有可控性。一般泛 指机械装置与电气装置独立组合的机械系统,只 有简单的开、关、正反转、停止等独立的控制要 求。 2柔性机械系统 柔性机械系统的运动具有可控性,可借助传感 器或

7、控制电路,通过微机按位置、位移、速度、 压力、温度等参数实施智能化控制。,24,3机械系统的发展,25,构件的结构设计原则: 1)根据受力大小、方向及对机械的具体要求,选择构件材 料,选择材料要合理。 2)工艺过程要合理。 3)选择横截面的形状与尺寸,有适当的形状。 4)结构化的构件要满足强度、刚度等项要求,符合安全性 与可靠性指标。 5)要考虑到与其它构件的可联接性及联接待点。 6)构件之间不能发生运动干涉。 7)要考虑到经济性,尽量降低成本。 8)维修、安装方便。,五 构件设计的原则,26,机构的创新设计是在新构思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它包括对原有机构的创新应用、新机构的构思和原动机的创新发

8、展三个方面。 1、机构的创新应用 机构的创新应用是仍然使用常见的机构,经过巧妙的构思,赋予机构以新的应用。如无脚蹬自行车即是将自行车后轮安装成偏心轮,恰似曲柄的形式,使后轮转动,六 机构的创新设计,27,2、新机构的构思 1).原有机构的发展 在对原有机构的应用中,由于其某些性能方面的不足,所以会出现一些新的机构。如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较小,因而有蜗轮-蜗杆机构的出现,此后又有摆线针轮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的出现等等。 2).新机构的创造 如利用纤维连杆将可逆旋转或摆动变换成直线往复运动的执行元件已用于假手的研制中。,28,3).组合机构 将几个机构采用并联封闭的形式组合后形成的机构称之为组合机构。组

9、合机构是机构创新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齿轮-连杆组合机构 包装机械中常用的一种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它可以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使齿轮5单向变速转动,瞬时停歇变速转动或具有反向转动的变速转动等。,29,3).组合机构 复杂轨迹曲线的齿轮-连杆机构。连杆的尺寸、齿轮的传动比及M点的位置不同,轨迹曲线则发生变化。,30,3、原动机的创新发展 新型电动机和新材料驱动器的出现,可大大的简化机构的结构,甚至改变了传动机构的设计。 1).新型电动机 今天的一些电动机已与传统的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大大简化了机械变速机构。直线电动机可直接输出直线运动,采用这种电动机将不再需要诸如滚珠丝杠等直线

10、传动机构,并且具有非常高的传动定位精度(m级)。例如使用直线驱动器的电子打字机运行稳定、机构简单、不需要调整。直接驱动电动机,不需要经齿轮等减速机构,而可直接用于机器人的关节驱动,大大简化了机构的结构。即使是传统的电动机,随着高磁性材料和化学加工方法的应用,其尺寸也越来越小。如使用照相刻蚀、电镀方法制作的盒式录像机驱动用新型无刷直流电动机厚度仅为4mm。其中4层绕组总厚度为0.7mm,永久磁铁厚度为1mm。此外,还可采用硅技术(IC制造技术)制作微型电动机。,31,2).新材料驱动器 由于新材料的出现,产生了许多新型驱动原理与新型驱动器,它们给机构设计带来了新思想。 3).多自由度驱动器 多自

11、由度机械需要多个原动件,每个原动件都需要一个驱动器,有时多个驱动器间还需要有一些机构作运动协调处理。多自由度驱动器在多自由度装置中应用,可以减少驱动器的数目,省去这些作运动协调的机构,降低装置的复杂程度,减小体积,提高运动精度。如专门设计的光盘读写头二自由度驱动器,可实现驱动光盘旋转并准确移动读写头到所期望的轨道位置。,32,设计举例 印刷机的送纸机构为例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1)、任务的分析及运动参数的确定 要求 一叠纸中的第一张与其它纸张分离并送出,每分钟送出30张。因此有: (1)送出多远? (2)如何实现纸张分离? (3)选用何种动力源驱动送纸机构? (4)送纸机构的执行构件应按何种

12、轨迹运动? 吸头的三种运动轨迹图形。运动轨迹是吸纸机构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 方案1中 (1)为提纸,(2) 为送纸,(3)为回程; 方案2中 (1)为提纸和送纸同时进行,(2)及(3)为回程; 方案3中 (1)为提纸及送纸,(2)为回程。,33,2)动力源的选择与执行机构的确定 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采用真空吸盘提起纸张。根据吸头的运动轨迹,设计出三种机械运动方案。 方案一是一个典型的凸轮-连杆机构,三个同轴转动的凸轮可实现吸盘的吸纸轨迹及压脚的配合压纸动作。双连凸轮1及2封闭了七杆机构的两个自由度,使吸头位移,凸轮3带动压脚动作。 方案二和方案三也可实现上述轨迹及压脚的配合动作,只不过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分析与第一方案不同。 3)绘制机构运动循环图 4)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