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568137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39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conomics 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第三节 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参考书,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天才的世界。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年1月12日1797年7月9日)是英国18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对英国宪政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被称为“保守自由主义大师”。其代表作为法兰西革命的反思(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1790年。 。,一、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三、经济学的含义与组成,四、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1、经

2、济与经济学最早的含义,2、17世纪初出现“政治经济学”一词,3、亚当斯密的国富论,4、马克思的资本论,5、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五、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 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6、凯恩斯以后经济学的发展,1、经济与经济学最早的含义,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e,公元前430年前354)在经济论一书中,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用来描述奴隶主对家庭财产的经营管理。“经济”一词的希腊文为“Oikonomicus”,英文Economy就是从这个词演变而来的。色诺芬认为“家庭的财产经营管理”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主要研究主人如何经营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的财产

3、不断增加。,2、17世纪初出现“政治经济学”一词,法国重商主义者安东尼德孟克莱田(Antonie de Montchrtien,15751621)在1615年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在社会经济文献中,他第一次使用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这一术语,表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的范围,涉及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因此,“政治经济学”是有关一国或社会如何经营管理好财产,使财产不断增加的学问。,3、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4、(简称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在书中,亚当斯密论证了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市场经济)比封建经济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每个经济主体并不追求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的努力增加了多少公共利益。他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当他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他增加公共利益。由于追求私人利益,他往往增加了公共利益,而且其效果比直接追求公共利益要好得多。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有效率的,经济应该自由放任,政府不要干预。,4、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Karl Marx,1818年1883年)在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弗

5、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les,1825年1895年)通过对马克思手稿的整理和独创,分别于1885年、1894年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 资本论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价值创造与分配过程,认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共产主义制度替代的必然性。,5、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为了消除商业危机,实现充分就业

6、,政府必须用扩张性政策来干预经济,增加有效需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虽然有比较严重的弊病,并不是像亚当斯密所论述的那样完美无缺。但这种弊病可以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以克服。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6、凯恩斯以后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以后,宏观经济学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当代健在的世界上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是美国的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一),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有货币数量论研究、货币主义经济学等,最负盛名的论文有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等。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莫纳什大学教授杨小凯

7、博士(19492004)于2004年7月7日早7时49分逝世,使得香港大学教授张五常成为华人中健在的最伟大的经济学家。,1、资源的含义与种类,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3、资源稀缺性的含义,4、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的四个 基本经济问题,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三、经济学的含义与组成,四、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五、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 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稀缺性(scarcity): 定义:资源或物品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而言。 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 多种多样、多层次,由低到高,永无止境 马斯洛的需要(欲望)层次

8、理论: 基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安全需要(safety) 社会需要(social) 地位需要(esteem) 价值自我实现需要(self actualization),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资源或物品的有限性 资源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如空气) 物品通常可分为: 经济品(economic goods):如衣服、食品 自由品或免费品(free goods):如阳光 有害品(harmful goods)或废品(waste goods):如噪音、垃圾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对任何经济社会,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

9、产生,选择性:资源物品欲望的满足具有多种选择 资源物品:如石油,如电力 物品欲望的满足:如自来水,如充饥 经济学:研究稀缺条件下如何抉择的学科。 欲望的无限性 资源的稀缺性 选择的重要性(资源的多用途性) 最优化思维: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求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机会成本,前提: 资源的稀缺 资源的多用途 存在于任何行为主体的任何选择行为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PPF)代表一个国家生产潜能的极限。 在一个经济的资源和技术条件给定,并假设所有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PPF代表它能生产出来的一对物品和劳务的最大数量。,看一个食品和机器的基本例子,生产可能性边界,表 1

10、1,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生产可能性曲线,G,边际转换率,15,14,12,9,5,0,1 2 3 4 5 X,Y,A,B,C,D,E,F,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效率,效率: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经济的资源,以满足人们的 需要和欲望,即不存在浪费。更明确地说,在一定资 源下,当不减少一种物品的产量时,不能生产出另一 种物品的更多数量,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位于其生产可 能性边界上。,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直接从各项费用的支出来统计的成本。 机会成本:将某种资源用于特定用途取得收益时,而放弃的用同样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或将同一资源

11、投入另外用途时得到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某人拥有一块地,可以种小麦、棉花和苹果。 种小麦:1000公斤 价值700美元 种棉花:250公斤 价值600美元 种苹果:600公斤 价值1000美元 他若决定种小麦,机会成本是种苹果得到的1000美元,这笔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如购买国债)可以得到的收入。,问题讨论: 某人管理自己企业的机会成本,放弃在其他地方工作所得到的收入,用自有资金开办企业的机会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分析,销售收入,会计利润,会计成本=显性成本 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生产成本,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正常利润=隐性成本,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的

12、四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能生产出白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而只能生产那些在当前人们最需要的产品。但是,什么是当前最需要的产品呢?这些产品生产多少最适当呢?这就是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 (2)如何生产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就必须考虑选择最有效的生产方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果。但是,什么样的生产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呢? 是多用劳动少用资本还是相反? 是大规模生产还是小规模生产? 是使用A种技术还是使用B种技术? 是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的四个基本经济问题,(3)为谁生产 产品在进入消费之前,先必须进行分配,以

13、确定每个社会成员所能得到的份额。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产品的有限性,使得产品不能按照人们的需要或欲望来分配。那么,社会产品应该按照哪种方式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呢?这就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4)经济增长 为了自己及其子孙后代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人们必须谋求经济增长或发展。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如果把更多的资源用于积累,发展经济,那么,供当前消费的资源就会减少。反之亦然。人们将怎样在未来消费与当前消费之间分配资源呢?这就是经济如何增长或发展的问题。,1、经济学的定义,2、经济学的划分,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三、经济学的含义与组成,四、资源的配置、利用与

14、经济体制,五、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 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1、经济学的定义,为了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和经济如何持续、稳定、快速增长问题,人们就必须做出选择,即必须对现有的稀缺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由此,便引出了经济学的定义。所谓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简言之,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的科学。,所谓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或要素的效率(Efficiency)。更准确地说,当资源的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任何一种新的配置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

15、坏的前提下,不可能增加任何人的经济福利时,资源的配置就是有效率的或合理的。 所谓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指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让它们处于闲置状态之中。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该定义的背后隐含着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 也可以简单地说,经济学就是研究节约的,因为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人们在利用资源时讲究节约。无论是在中文里,还是在英文里,“经济”这个词都含有“节约”的意思。因此,经济学是真正经邦济国的学问之一。,2、

16、经济学的划分,根据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经济学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国如何合理配置资源,重点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中都是通过价格决定的,因此,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关于价格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国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经济或国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任何国家的国民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性质,在长期必然增长。因此,宏观经济学本质上是关于国民收入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综合构成经济学。其中,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