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经典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568066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经典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变态心理学经典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变态心理学经典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变态心理学经典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变态心理学经典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经典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经典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感知觉障碍 (一)感知和识别能力缺失症(不识症) 1、定义:患者不能把客观物体作为整体来感知,不能识别物体的性质和含义,不能说出物体的名称。 2、分类:物体不识症 颜色和字形不识症 空间不识症,第五章 认知心理障碍,(二)感知错幻 1、错觉: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歪曲的感知,即把客观世界存在的某种事物感知为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 对于严重心理障碍者,错觉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把小猫看成是猛虎,因而惊恐万状。 正常人:可以调整,纠错,有错觉意识 精神病人:不能调整与纠错,没有错觉意识。最常见为视错觉,依次为听错觉。,2、幻觉,(1)定义:是一种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

2、的感知体验,即外界环境并不存在某种事物而主体却坚持认为感知到该物体的存在。,例如,无人在场时,病人听到有人责骂他的声音,或凭空看到某人在窗外。,(三)感知综合过程的障碍,二、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表现为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都回忆得起来。 2、记忆减退:是指识记、保存、再认和回忆普遍减退。 3、遗忘:(回忆的空白)指那些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经历的遗忘。 (1)顺行性遗忘 (2)逆行性遗忘 (3)进行性遗忘(老年性痴呆) (4)心因性遗忘:是由沉重的创伤性情感体验引起,疾病产生的原因往往与病人犯了某种严重错误或罪行有关。 4、记忆错乱: 再认错误:似曾相识症;旧事如新症。 回忆过程的错误

3、:错构症;虚构症。,三、思维障碍,定义:是由于某些外来的或体内的不利因素的影响,破坏了人脑正常的活动规律或扰乱了人的思维逻辑进程;丧失了正常的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能力,对现实进行了歪曲的反映。,思维特征,目的性连惯性逻辑性实践性,思维 奔逸,思维 贫乏,思维 破裂,思维 散漫,思维 迟缓,病理性 赘述,(一)思维形式(过程)障碍,思维 中断,思维 插入,思维 云集,思维 扩散,象征性 思 维,语词 新作,逻辑 倒错性思维,强迫 观念,、抽象和概括过程的障碍,()抽象概括水平下降 主要表现:直观形象或直观情景联合 验证:“第四例外实验” ()抽象概括歪曲 主要表现:概括抛弃了本质的东西 验证:

4、“分类实验”,、联想过程的障碍 (1)联想过度:思维奔逸、随境转移、音联、意联 (2)联想贫乏:思想贫乏、思维迟缓(抑郁症典型症状) (3)联想错乱:思维松散、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思维逻辑进程(或逻辑结构)的障碍 (1)逻辑倒错 (2)象征性思维 (3)诡辩证 (4)语词新作,1、妄想: 区别:正常人的错误想法,如偏见与迷信 2、妄想的分类 原发性妄想 系统性妄想 按起源 按结构 继发性妄想 非系统性妄想,(二)思维内容障碍妄想,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判断 和推理,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异常。,带有被害性质的妄想: 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 夸大色彩的妄想: 夸大妄想、发明妄想

5、、钟情妄想 贬斥性质的妄想: 自责自罪妄想、疑病妄想,()认知异常 ()意识障碍 ()情绪障碍 ()思维过程本身有障碍 ()人格障碍,(三)关于思维障碍的一些理论,、布鲁勒的内向性思维学说,学说内容:他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松散和思维破裂,因此第一次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名称,正常人:现实性思维占优势,思维活动不会出现病理状态 精神分裂症:内向性思维占优势,脱离外界现实,沉浸在自我情感体验和主观幻想世界中,、思维的倒退学说,观点1: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倒退到系统发展中不同水平的低级阶段上的结果。如复古原始人思维方式。 代表人物:希勒德 观点2:精神分裂症思维是向幼年时期儿童思维

6、的复归,即倒退 代表人物:维果茨基 缺点: 、动态发展的方向不同,不能简单类比。 、思维活动的结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思维包含过多理论,卡麦隆:病人把不属于同一概念,但与此概念有联系的内容包含其中,使得概念的内容过度扩展,思维活动变得没有条理且不连续。 刺激多余性:病人不能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把无关信息加以排除,因此使其信息加工过程发生混乱。,1、注意增强 2、注意减退 3、注意涣散 4、注意转移 5、注意狭窄,注意障碍,第六章情感障碍与意志行为障碍,一、情感活动异常,(一)表现为高涨和兴奋的情感活动异常,、情感高涨:表现为情感活动显著增强,经常欢欣喜悦,对一切都非常乐观,骄傲自负,有夸大色彩

7、。 、欣快:似乎总有一种十分满意和幸福的体验。 、情感爆发:在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发作的、爆发性的情感异常。 、病理性激情:一种突然、强烈而短暂的情感发作,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 、易激惹:对于一般或很轻微的刺激就产生剧烈且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二)抑郁、恐惧和焦虑,、抑郁:情绪低落、能力估计过低、“灰色”心情、自卑、自责、自罪。 多见于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 、恐怖:带有强迫性质的、不能以病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恐惧情绪。 多见于恐怖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早期 、焦虑:病人对自身的健康和客观情况做出过分严重的估计,内心不安;或认为病情严重,难以治愈;或认为即将大祸临头坐立不安,反复找人诉说。 多

8、见于焦虑症、神经症伴随焦虑状态、 更年期焦虑症,(三)情感和情绪错乱,、情感倒错:是一种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丧失其协调一致的联系而出现脱节的现象。表现有内心体验缺乏统一性;情感反应与目前的境遇不相称;内心活动与表达缺乏相关性、配套性。这是精神分裂症的基础症状。 、表情倒错:是内心体验和表情动作之间不相协调的表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矛盾心态:病人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同时体验到两种相反的不同情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四)情感淡漠与减退,、情感淡漠:病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是精神分裂症多见又具有特征性意义的症状。 、情感减退:病人对各种外界事物逐渐丧失相应的态度和内心情感体

9、验。 多见于器质性痴呆状态、晚期精神分裂患者中,二、意志和行为动作异常,(一)意志活动的异常表现 、意志增强:是指病人的意志具有病态的顽固性。 多见于妄想狂、精神分裂妄想型病人 、意志减弱:病人由于神经系统技能的脆弱,以及心情焦躁、情感脆弱,因此缺乏坚持性,特别不能忍受委屈和挫折,容易灰心丧气。 多见于躁郁症的躁狂状态 、意志缺失:病人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外界环境及其变化缺乏任何情感反应,生活需要和欲望显著减退或消失,缺乏行动的动机和目的。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晚期或痴呆状态,、随意动作的异常 ()木僵状态:病人几乎静止不动,经常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 抑郁性木僵 心因性木僵 紧张性木僵 器质性木

10、僵 ()蜡样屈曲:病人姿势往往固定不变,身体任人摆布,即使肢体上举或放 在不舒适的位置,也能维持很久而不主动改变。,(二)行为动作的异常表现,()违拗症:病人对别人加于他的动作和提示不仅没有相应的反应,而且加以抗拒。 主动性违拗症被动性违拗症 ()被动性服从:病人对任何意见与要求都无条件的接受,并立即执行,即使执行的结果会对他造成损害或引起痛苦,他也照样去做。 ()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持续动作 刻板动作:并热无任何目的、持久机械重复一种动作。 模仿动作:简单重复别人的动作。 持续动作:病人如知没必要,仍重复自己刚才所做的动作。,、强迫动作:病人在某中难以抑制的意向和情感的影响下重复进行的动作。 、躁狂性兴奋:病人整个心理活动增强,言语、动作、行为都大大增加。 、青春性兴奋:病人言语明显增多,但往往支离破碎、语无伦次,有明显的破裂性思维,情感表现倒错、做作,即使又唱又笑,却缺乏与之相应的内心体验。 、紧张性兴奋:话语较少,语句简单,内容单调,有时杂乱,长出现刻板言语和模仿言语;情感变化较大,表现强烈,表情呆滞,与心理活动不协调;动作虽然较少,但强烈粗暴,无端伤人毁物。,(三)意志行为和其他兴奋性行为的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