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0566316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命题人:肖雨琳 审题人:杨帆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区域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B.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限C.区域特征与其区位没有关系D.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2.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A.B.C.D.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

2、、信息等流动。读甲、乙表示的两个不同的区域图,完成第3题。3.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A.资金B.劳动力C.信息D.观念读下图,回答46题。4.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A.气候、地貌B.地貌、植被C.植被、土壤D.土壤、气候5.A区与C区的大致界线是A.800mm年等降水量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C.昆仑山阿尔金山一线D.3000m等高线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A.B.C.D.7.下列关于以传统

3、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尚未起步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小D.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8.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二产业在我国(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9.关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B.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增长的重要力量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形成D.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

4、渐扩大10.下列城市分别位于我国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是A.乌鲁木齐、西安、郑州B.成都、武汉、南昌C.沈阳、太原、西安D.昆明、长沙、福州11.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具备的优势是A.人才储备充B.交通运输便利C.基础设施完善D.自然资源丰富12.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控制人口增长,增高人口素质 A.B.C.D.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信息和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读图回答1314题。13.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A.产品的科技含量高B.劳动

5、力资源充裕C.市场经济比较完善D.经济规模大,发展速度快14.苏州、东莞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主要功能是A.营销基地B.生产基地C.研发基地D.终端基地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1519题。15.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A.煤炭、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16.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的目标市场是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环渤海地区D.粤、港、澳17.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起讫点气候类型分别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18.“

6、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B.C.D.1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优势是A.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输入B.有京杭大运河及一些湖泊可利用C.东线工程流经的是人口稀少区D.东线工程水质较好下图为中国政区图。读图回答2021题。20.乙地向甲地转移的主要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A.B.C.D.21.产业转移对甲地的有利影响

7、有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A. B.B. C.D.读我国不同时期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2223题。22.改革开放初期,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地区是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中西部地区D.环渤海经济区23.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工同优势是A.矿产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能源供应充足D.重型产业主导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2425题。24.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A.广东B.江苏C.江西D.云南25.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长期光

8、照时间短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D.春播期间早情严重 第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得分答案 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26. 读我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省区的城市化水平是 ,促进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主要动力是 。(6分)(2)近年来,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源日益紧张,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对策。(6分)27.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在20世纪末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9、在下图中画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把范围的东边省界(自治区、直辖市)描出,不考虑湖南、湖北、吉林的三个自治州。(4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下图为西电东送示意图。材料二:下图为龙滩水电站示意图。(1)在我国的跨世纪四大工程中,除西电东送外,与能源相关的另一大工程是 。(2分)(2)水电作为常规能源具有哪些优点为?该省区水能十分丰富的原因是什么?(8分)(3)图中A地区需大量输入天然气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右图为“苏北、苏中、苏南面积比重、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统计图”。材料二:近年来,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苏南地区建立研

10、发中心,生产基地,促进了苏南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材料三:江苏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为苏北、苏中、苏南带来了共同发展的机遇。苏北连云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五市提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发展战略,将促使苏北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的飞跃。(1)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4分)(2)从社会经济方面看,苏南地区产业升级的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6分)(3)目前,苏北地区承接苏南地区转移的产业,其工业类型主要属于 ,苏北地区承接这类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11、,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ABABBCBDDDD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ABBDBCAABAC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26.(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分)4060%(2分)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或工业化)(2分) (2)开源:能源跨区域调配(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开发新能源(建立核电站等);节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人们节能意识等。(任意三点,得6分)27.(4分)28.(1)西气东输(2分) (2)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后期使用成本低等。(任答两点给4分)该地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处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4分) (3)常规能源缺乏,能源结构不合理;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6分)29.(1)苏北(2分)苏南(2分) (2)靠近上海,经济水平高,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每点2分,任答对3点给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