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word无答案)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40564165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word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衡阳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word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衡阳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word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衡阳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word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衡阳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word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word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word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衡阳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word无答案)语文(试题卷)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给下面这句加点的话注音,并将划横线的词语用正楷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工整、准确、美观)。(3分)花坞前面是一道清清的小溪,它淙淙潺潺地唱着欢乐的歌,流进了一个水波粼粼、银光闪闪的大湖。淙( ) 潺( )2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任选8空填写)(1)足蒸暑土气,_。(2)东风不与周郎便,_。(3)_,似曾相识燕归来(4)感时花溅泪,_。(5)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_,_。(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是_,_。(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对前途

2、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3文学文化常识:(2分)“唐宋八大家”指韩愈、苏洵、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_、_。4名句阅读:(4分)请从下列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出情节的主要内容。(1)武松斗杀西门庆 (2)皇帝穿着“新装”在街上游行 (3)邮政局长私拆假钦差的信件情节概述:起因:_经过:_ 结果:_5语言的综合运用:(8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

3、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2)在世界多元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保留?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3)请选择两则材料中的一个节日,向你的同学或亲友设计一句问候语与祝福语。(2分)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45分)阅读下文段,然后回答问题。(一)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4、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A B 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C D 宋何罪之有 遂与外人间隔7文章中隐含的两个成语是:_ ,_。(2分)8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9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二)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5、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2分)11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3分)(三)甘露的秘密仇春霖甘露在我国古代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种了不得的“神物”,被认为是“神灵之精,仁瑞之泽”, “天下升平则甘露降”,就像龙、凤、龟、麟一样,一向作为吉祥的瑞征。有些帝王听说域中喜降甘露,连当时的年号也以甘露命名。汉宣帝刘询,吴国的归命侯孙皓,西晋前秦的苻坚等,都曾以甘露作过年号。传说甘露还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吃了能使“不寿者八百 岁”,所以称为“天酒”、“神浆”。于是,

6、它便成为那些妄想长生不老的封建帝王、贵族豪强们所梦寐以求的珍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 年),汉武帝为了吃到甘 露,在长安城外的建章宫内建造了一座高二十丈、大七围的承露盘。清朝的乾隆皇帝梦想“长生久视”,也效法汉武帝建造了一座铜仙承露盘。一尊铜仙塑像,立于四米多高的蟠龙石柱之上,手托铜盘,祈求上天赐露。如今这座承露盘,仍坐落在北京北海公园琼岛西北面的半山之上。汉武帝和乾隆究竟得到天赐的甘露没有?古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我可以断定,在他们的承露盘里,永远也不会得到什么“天酒”“神浆”。因为所谓的甘露,根本就不是什么天降的“神灵之精”,说起来实在可笑,它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蚜虫是一种附生在

7、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有2000多种。其中除五倍子蚜虫外,都是庄稼的大敌。危害庄 稼、蔬菜、果木的麦蚜、豆蚜、棉蚜、菜蚜、桃蚜、柑蚜、苹果绵蚜、葡萄瘤蚜、甘蔗绵蚜等,都是蚜虫家族中的成员,它们专靠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是农业的害虫。蚜虫在觅食的时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发现了可以猎食的目 标,便将那根尖细的刺吸式口器刺进植物组织内部,不停地吸取植物体内的浆汁。植物遭到蚜虫的危害,有的发生卷叶病、黄萎病,有的发生肿瘤病、黑霉病,不仅影响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大片地枯死,造成灾 害。法国昆虫学家莱拉特和凡拉在1880年曾作出一个估计,

8、法国葡萄园受葡萄瘤蚜为害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000万法郎。1951年,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棉田,一度遭到棉蚜的侵害,结果使籽棉减产1.5亿斤。蚜虫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实在惊人!蚜虫吸取了植物的汁 液,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吸收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糖 分,然后把多余的糖分和水一起排泄出来,洒在植物的枝叶上,有的“其凝如脂”,有的“皎莹如雪”,这就是所谓的甘露。宋代文豪苏东坡在物类相感志中记载说:“此露天降,着草木上,如饴糖。”蚜虫的排泄物确实含有较多的转化糖、甘蔗糖和松子糖。据分析,其中碳水化合物占70左 右,糖精占20以上,蛋白质占3。说它有滋养作用,确是诚言不谬。但是,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实在想

9、不到这东西竟来自小小的蚜虫。最早揭穿甘露的秘密的是我国明代学者杜镐,他 说:“此多虫之所,叶下必多露,味甘,乃是虫之尿也。”一泡虫 尿,竟被那些昏庸的封建帝王当做天赐的“天酒”、“神浆”,实在荒唐得可笑! 12根据文章的说明内容,简单概括甘露的特点。(2分)13帝王、贵族、豪强们对甘露梦寐以求的原因是什么?(2分)14概括甘露产生的代价。(2分)15概括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列出三种即可)(2分)16一泡虫尿,竟被那些昏庸的封建帝王当做天赐的“天酒”、“神浆”,实在荒唐得可笑!”你从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四)习惯成自然叶圣陶“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

10、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

11、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

12、。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养成习惯

13、,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旦盟查叠盛翌邀:。擅堡丝盎。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17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18文章第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 (2分)19第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3分)20第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2分) 2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2分) (五)鸟是树的花朵吴 忌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的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艘从无到有。这令人激动。冬天总是如此疏疏朗朗,这是不是我们在冬天缺少快乐的真正原由呢?树木仿佛艘停止了生长,我们总是怀着一种等待的心理度过冬天,如果下雪,玉树琼枝,以及屋檐吊着冰凌,都能令我们开心。没有树木的阴凉,我有些心虚,感觉厕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