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久伴芝兰嗅其芳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562639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作文久伴芝兰嗅其芳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作文久伴芝兰嗅其芳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作文久伴芝兰嗅其芳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作文久伴芝兰嗅其芳 (1).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久伴芝兰嗅其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还有哪种语言,能将离愁别绪,淋漓至此?“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还有哪种语言,能将怀妻思情,尽致于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还有哪种语言,能将报国之愿、死尤不甘燃遍江山上下?“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还有哪种语言,能让雄心壮志、癫狂豪迈流尽黄河南北?“那就以我的血肉之躯来换取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还有哪种语言,能捧出一颗颗拳拳赤子心,迸出一股股烈烈爱国情!是的,都是的!这就是汉语,这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五千年的深邃思想,五千年的民族之魂;沸腾了热血,燃烧了胸膛,

2、以他无限而无上的魅力,响亮于世界语言之林!汉语,是精深博大且斑斓的。这种斑斓,就很有些广袤的意味。广袤到时间上涵纳了茹毛饮血,惊才绝艳、文化革新、科论蒸腾,空间上吸收了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生命中的每一点滴每一闪光。无数生命的精彩汇聚到一起,垒座巨岳,就这么睥睨着古今天下,延续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华彩。比如方言,听吧!那阵阵京师高调,热乎地吆喝着朝阳;那口口东北乡音,泼辣地翻着黑土;那句句吴侬软语,多情地撩动着心窝;那声声陕北号子,倔强地曳拖着黄河又比如种种文体,几千年,骈文依旧砌积而华丽,散句不改高雅而幽深,律诗绝句就是那么整齐中沁着荡气回肠,宋词元曲也一直和着宫商角徵羽或高歌或低吟着中华伟大的思绪

3、。就这般满天繁星荟萃成一展天幕,在这极富灵性的的民族胸膛内积淀,积淀成了斑斓的页岩,积淀成了美丽的彩虹。汉语,是富于灵性的。仿佛清丽不可方物的冰霜的仙女流动的眼波,汉语真的能牵住人心。也许,这“牵”是人们所不曾注意到的,但绝不可能是人们所不曾感受过的。一个尚流赤血的中国人,无论脑中高斯符号运用得如何灵活,牛顿定律使用得怎样娴熟,英语讲得如何流利,都始终会在潜意识内萌动感性。面临朝阳落霞种种震撼之景时,可曾想高诵壮诗一首尽抒胸臆?独自一人伏于枕畔听到竹笛松筝清音流水,又可曾冲动去填上一首天仙子、忆秦娥、莺啼序?”这便是被汉语牵住了,被血液里里涌动着的中华情结牵住了,被富于灵性的中华文化牵住了。尽管,时代与经济发展强势地冲击着这古老的语言,但我,及身边所有的人都笃信,只要世上还有语言,汉语就绝不会没落。暂时地、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会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久居芝兰之室而不觉其香”的窘境,但汉语,汉文化不会舍弃我们,我们不会拜别汉语。应如月,缺而不蔽其光,应如竹,焚而不毁其节;应如剑,折而不改其刚!身处此山望他岭,且思远郊繁茂,不见脚下凝翠;久伴芝兰鉴余香,毋得朝秦暮楚,只需静嗅其芳。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