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微相的划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05595 上传时间:2017-06-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微相的划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流微相的划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流微相的划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流微相的划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流微相的划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微相的划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微相的划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流微相的划分 三角洲微相的划分 主要是怎么划分的?河流相:河道亚相(河道微相)、泛滥平原亚相(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漫沼泽)三角洲: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微相、沼泽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和前三角洲亚相。作者:hikerjs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将曲流河相进一步划分为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四个亚相。1 河床亚相河床是河谷中经常流水的部分,即平水期水流所占的最低部分。其横剖面呈槽形,上游较窄,下游较宽,流水的冲刷使河床底部显示明显的冲刷界面,构成河流沉积单元的基底。河床亚相又称为河道亚相,其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砾岩,碎屑粒度是河流相中最粗的,层理发育,类

2、型丰富多彩。缺少动植物化石,仅见破碎的植物枝、干等残体,岩体形态具有透镜状,底部具有明显的冲刷界面。河床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河床滞留沉积 和边滩沉积两个微相。(1) 河床滞留沉积河床中流水的选择性搬运,细粒物质悬浮和带走,而将上游搬来的或就近侧向侵蚀河岸形成的砾石等粗碎屑物质留在河床底部,集中堆积成不连续的透镜体,称为河床滞留沉积。其特点是: 以砾石等粗碎屑物质为主,砂、粉砂极少。 砾石成分复杂,源区砾石居多,亦有河床下伏岩层的砾石。 砾石常具叠瓦状定向排列,倾向上游。 砾岩很难形成厚层,一般呈透镜状断续分布于河床最底部,向上过渡为边滩或心滩沉积。(2) 边滩沉积又称为“点砂坝”,是曲流河中主要

3、的沉积单元,是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图 181)。因曲流河河床中水流对沉积物的搬运以底负载搬运(滚动和跳跃)方式为主,故边滩沉积: 岩性以砂岩为主, 矿物成分复杂,成熟度低,不稳定组分多,长石含量高。如陕北保罗系河床亚相砂岩,长石含量可高达 49以上。 垂向上,自下上常出现由粗至细的粒度或岩性正韵律。 层理类型主要为水流波痕成因的大、中型槽状或板状交错层理,间或出现平行层理(图 185)。2 堤岸亚相垂向上常发育在河床沉积的上部,相对河床亚相而言,属顶层沉积。与河床沉积相比,其岩石类型简单,粒度较细,以小型交错层理为主。进一步可分为天然堤 和决口扇两个沉积微相(图 184)。(1

4、) 天然堤沉积河流在洪水期因水位较高,河水携带的细、粉砂级物质溢出河道沿河床两岸堆积,形成平行河床的砂堤,称为天然堤。天然堤的地貌特征: 它高于河床,并把河床与河漫滩分开。 天然堤两侧不对称,向河床一侧坡度较陡。 每次随洪水上涨,天然堤不断加高,其高度范围与河流大小成正比,最大高度代表最高水位。 弯曲河流的凹岸天然堤一般发育较好,凸岸天然堤逐渐变为边滩的上部。尤其在较小河流中,天然堤和边滩上部交互出现,很难分开。天然堤的沉积特征: 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粒度比边滩沉积细,比河漫滩沉积粗; 垂向上突出的特点是砂、泥岩薄互层。 层理构造以小型波状交错层理、上攀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

5、。 垂向序列是:上部泥质岩则发育水平纹层下部砂质岩发育交错层理(图 186)。 天然堤常间歇性出露水面,故常发育有钙质结核,泥岩中可见干裂、雨痕、虫迹以及植物根等。 岩体形态沿河床两侧呈弯曲的砂垄。随着河床迁移,凸岸天然堤随边滩不断扩大、增长,形成覆盖边滩之上的盖层,故古代天然堤岩体呈面状分布。(2) 决口扇沉积如果天然堤不被破坏,河床随沉积物迅速增厚而升高,最后反而高出旁侧的河漫滩,洪水期河水冲决天然堤,部分水流由决口流向河漫滩,砂、泥物质在决口处堆积成扇形沉积体,称为决口扇。附属于河床之侧,与天然堤共生。决口扇沉积: 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组成。粒度比天然堤沉积物稍粗。 具有小型交错层理、波

6、状层理 及水平层理,冲蚀与充填构造常见。 常有河水带来的植物化石碎片。 岩体形态呈舌状,向河漫平原方向变薄、尖灭,剖面上呈透镜状。3 河漫亚相是平原河流的亚相类型,位于天然堤外侧,地势低洼而平坦。洪水泛滥期间,水流漫溢天然堤,流速降低,使河流悬浮沉积物大量堆积。由于它是洪水泛滥期间沉积物垂向加积的结果,故又称为泛滥盆地沉积(图 184)。河漫亚相沉积类型简单: 主要为粉砂岩和粘土岩。粒度是河流沉积中最细的。层理类型单调,主要为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平面上位于堤岸亚相外侧,分布面积广泛,垂向上位于河床或堤岸亚相之上,属河流顶层沉积组合。根据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河漫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河漫滩、河漫湖泊和

7、河漫沼泽三个沉积微相。(1) 河漫滩沉积是河床外侧河谷底部较平坦的部分。平水期无水,洪水期水漫溢出河床,淹没平坦的谷底,形成河漫滩沉积。河漫滩的发育与河谷的发育阶段有关。河谷发育初期,即河流幼年期,以侵蚀下切为主,河谷呈“V”字形,且主要为河床所占据:河谷发育的中后期,即壮年期和老年期,河流以侧向侵蚀为主,河谷加宽,河床在河谷中仅局限于较窄的部分,只有在这时,问漫滩才能较好地发育。河漫滩沉积: 以粉砂岩为主?,亦有粘土岩的沉积。实际上,以泥岩为主。 平面上距河床愈远粒度愈细,垂向上亦有向上变细的趋势,波状层理和斜波状层理(洪水层理)为主,亦见水平层理,可见不对称波痕。 河漫滩常因间歇出露水面而

8、在泥岩中保留干裂和雨痕。 化石稀少,一般仅见植物碎片。 岩体形态常沿河流方向呈板状延伸。(2) 河漫湖泊在平原区的弯曲河流中,当河床因天然堤的围限和本身的沉积作用而逐渐抬高时,向床往往在一个比河岸两侧地形较高的“冲脊”上流动,洪水漫溢至两侧河漫滩上。洪水期后,低洼地区就会积水,加上冲脊上河床水平面高于两侧低地,亦构成低地积水区的地下水的源泉。因此,长期积水的低洼地带就形成了河漫湖泊。河漫湖泊以粘土岩沉积为主,并有粉砂岩出现,是河流相中最细的沉积类型。层理一般发育不好,有时可见到薄的水平纹层。泥岩中泥裂、干缩裂缝常见。干旱气候条件下,地下水面下降,表面急速蒸发,常形成钙质及铁质结核。干旱区,蒸发

9、量增大,河漫湖泊盐湖,形成盐类沉积。在潮湿气候区的河漫湖泊中,生物繁茂,可形成丰富的有机质沉积,并可保存较完整的动植物化石。(3) 河漫沼泽又称为岸后沼泽。是在潮湿气候条件下,河漫滩上低洼积水地带植物生长繁茂 并逐渐淤积而成,或是由潮湿气候区河漫湖泊发展而来。在河流迅速侧向迁移的情况下,天然堤发育不良,洪水泛滥 可形成广阔平坦的河漫沉积区,沉积物不仅有泥质,而且有大量砂质沉积,这时堤岸亚相与河漫亚相已无什么区别,故统称为泛滥平原沉积。4 牛轭湖亚相弯曲河流的截弯取直作用使被截掉的弯曲河道废弃,形成牛轭湖。截弯取直作用可有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颈项取直”即随着河流的弯度愈来愈大,形成很窄的“地峡

10、”,这时可由一次特大洪水作用冲掉“地峡”,使河道取直;其二是“冲沟取直”,或称为“串沟取直”即沿着冲沟冲刷出一个新河床,使河道取直(图 18 一 7)。牛轭湖沉积:主要为粉砂岩及粘土岩,粉砂岩中具有交错层理,粘土岩中发育有水平层理,常含有淡水软体动物化石和植物残骸。岩体呈透镜状,延伸最大可达数十千米,厚可达数十米。1. 曲流河沉积的垂向模式由沃克(1976)等人提出,这个标准相模式由下上可划分为四个沉积单元(图 188)。第四沉积单元:主要由断续波状交错层理的粉砂岩 和水平纹理的粉砂质泥岩 及块状泥岩组成,块状泥岩中常发育有泥裂、钙质结核或植物的立生根,属天然堤和泛滥盆地沉积。第三沉积单元:为

11、粉细砂岩组成,发育有小型槽状交错层理和上攀波纹交错层理,为点砂坝顶部沉积。第二沉积单元:为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中、细砂岩;层理规模向上渐小,中夹有水平层理的粉细砂岩,沿层面可发育剥离线理,为点砂坝沉积。第一沉积单元:为块状含砾砂岩或砾岩,属河床底部滞留沉积;与下伏层呈冲刷侵蚀接触,底部具有明显的冲刷面;粗砂岩中含泥砾,可见不清晰的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上述曲流河沉积的理想垂向层序由下上,粒度由粗细,层理规模由大小,层理类型由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小型交错层理、上攀层理、水平层理,底部具有冲刷面,从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韵律的下段由河床亚相的底部滞留沉积和点砂坝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

12、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下部层序,故称为底层沉积。韵律的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泛滥盆地)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上部层序,故又称为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所谓“二元结构”,它是河流相沉积的重要特征。在曲流河沉积中,二元结构较为明显,顶层沉积和底层沉积厚度近于相等或前者后者。作者:hikerjs三角洲沉积亚相特征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个亚相。(1)三角洲平原亚相 为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范围: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区,是与河流有关的

13、沉积体系在海滨区延伸。 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与河流相有较多共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为河流相的缩影。 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泥岩(包括泥炭、褐煤等)。 砂质沉积与泥炭、褐煤共生是该亚相的重要特征。 砂质碎屑的分选性差,粒度概率曲线与河流相近似。 层理构造复杂,视环境不同而异,见雨痕、干裂、足迹等层面构造。 生物化石少,且多为淡水动物化石和植物残体。 岩体呈透镜状,横向变化大。 分支河道和沼泽沉积构成该亚相的主体,这是与一般河流的重要区别。(?)微相类型及特征:分支河道、陆上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淡水湖泊等沉积微相。1)分支河道微相:沉积特征与河流相的河床沉积基本相同。它构成了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

14、的骨架。 以砂质沉积为主,粒度比邻近的微相稍粗,分选差。 河床可发育边滩或心滩。 垂向上具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韵律。 常发育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具有不对称波痕及冲刷一充填构造。 化石少见,最底部可见植物碎片。 横剖面呈透镜状,沿河床呈长条状,故又称为河道砂坝。2)陆上天然堤微相: 发育在分支河道两侧; 以细砂和粉砂沉积为主,远离河床变细,泥质增多;(过粗) 常见各种波状层理及流水波痕; 可见铁质结核和碳酸盐结核,少见植物碎片。3)决口扇微相: 洪水漫溢河床,冲破天然堤形成决口扇滩,可形成较大面积的席状砂层; 比河床沉积细,与河流相决口扇沉积类似。4)沼泽微相: 位于分支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其表面接

15、近平均高潮线。 沼泽中植物繁茂,排水不良,为一停滞的还原环境。 沉积特征: 深色有机质粘土、泥炭、褐煤,夹洪水成因的纹层状粉砂。 富含保存完好的植物碎片; 含有丰富的黄铁矿、蓝铁矿等自生矿物。 当排水通畅时,粘土中的有机质不发育,并可见昆虫、藻类、介形虫、腹足类等化石。 沼泽沉积约占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 90。 区别于河流相的重要标志。广泛而稳定分布的层状有机质沉积可作为三角洲平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5)淡水湖泊微相: 该亚相的湖泊面积小,水体浅,通常为 34m; 主要为暗色有机粘土物质,并夹有泥砂透镜体。 粘土岩具极好的纹理。 可见黄铁矿、蓝铁矿,但不成结核。 多见原地生长的软体动物贝壳。虫孔发育。 河流支流注入时小型湖成三角洲。(2)三角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