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0556613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 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注意:请考生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下列方框内题 号123456答 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虬枝(qi)迥异(jing)翌日(y)香醇(chn)B伫立(zh)秀颀(q)阔绰(cu)避讳(hu)C亵渎(d)憬悟(jn)宽宥(yu)殉职(xn)D充塞(si)跻身(j)棱镜(lng)嫉妒(d)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在灾难面前,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脊梁!B这次比赛获胜的原因有二:一是准备充分;二是比赛的心态好。C劳动合同

2、法颁布实施后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有了较大改善。D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杜绝侃侃而谈、废话连篇的工作作风。B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着力点,千万不能轻描淡写,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C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另眼相看。D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别小看这只太空马桶,它的造价高达三千万美元之巨。B广电总局向全国广电系统下发通知,明确禁止不准在新闻类节目中插播商业广告。C基因序列故障是遗传病的根源,它是由双亲传

3、给下一代的异常基因引起的。D由于一些国家担心甲型流感病毒蔓延而采取的措施,造成墨西哥同亚洲和拉美关系紧张。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主人日再食(提供伙食)每韵为一帖(用标签标出)B群响毕绝(消失) 矫首昂视(举)援疑质理(提出)C兼与药相粘(又) 故虽有名马(虽然)执经叩问(请)D篛篷覆之(代“舱”)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弗之怠(指“笔录”这件事) 6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很喜欢“守望者”这个名字,它使我想起守林人。_,可是,你决不能说他们是人类中可有可无的一员。与弄潮儿相比,守灯塔人的生活未免平凡“守望者”的名称还使我

4、想起守灯塔人,他日夜守望灯塔,保护船只安全当然,与都市人相比,守林人的生活未免冷清守林人的心境总是非常宁静的,他的全部生活就是守护森林,了望蓝天A BC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8分)二按要求答题(22分)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请一一找出来打“”,然后订正在题后方格内。(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浓阴 离经叛道 拈轻怕重 美伦美奂贻误 目不暇接 胡想联翩 优柔寡断 腼怀 不屑置辨 卷帙浩繁 旁逸斜出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5分) (1)独学而无友,_。(2) _,可以攻玉。座位号 (3)横眉冷对千夫指,_。(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

5、发展,蕴涵深刻的哲理的诗句是:_,_9阅读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完成下列题目。(5分)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注释:这首诗是诗人在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出游吴越,长途跋涉中怀念广陵友人时所作。暝:昏暗。维扬:扬州的古称。(1)请简析“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是从哪些角度描绘景物的?(2分)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_ _10名著阅读。(4分)(1)水浒传中,被金圣叹誉为“上上人物”的是_。(1分)(2)以下是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的三个情节,试简述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并说出

6、喜欢的理由。(3分)拳打镇关西 倒拔垂杨柳 大闹野猪林简述情节:_ _(2分) 喜欢的理由:_(1分)11专题和实践活动(4分)班级组织“叶的非凡本领”的交流会,同学们推举你为主持人,请你为此次交流会设计一个活动程序。此次交流活动,你有哪些收获?活动程序:_(2分)收获:_ _(2分)二.阅读理解(1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214各题。(6分)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父见其少,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

7、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注释:旷:王旷,王羲之之父。笔说:论书法的书。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跟她学习书法。祝版:祭神的木板。1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不盈期月( ) (2)窃而读之( ) 1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分)此子必蔽吾名!_14根据全文分析,说说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_(二)阅读在西域读李白一文,完成1518题。(10分)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

8、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他为何如此的独特与纯粹?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唐诗中向往异域的气息是强烈的。诗人们纷纷奔赴边疆,写下许多境界雄放的诗篇,那些边塞诗实在是唐诗中的金子。在书房中低声吟哦的诗人,一踏上西北大野,就放开了喉咙。但所有的人都没法与李白相比,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李白来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前有樽酒行)胡人第一次以这么自

9、然深情的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感到诗人就是一个胡人。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我本楚狂人,凤

10、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

11、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以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15品味文中下列语句,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诗人拒绝根的存在。_16第段中“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