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0549427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7.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质瘤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胶质瘤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胶质瘤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胶质瘤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胶质瘤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胶质瘤影像诊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质瘤影像诊断ppt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颅脑肿瘤影像诊断,肿瘤的部位(颅内脑外,颅内脑内,颅底等) 肿瘤的边缘(膨胀生长,浸润生长) 肿瘤的信号特点(内部质地) 肿瘤的血供(强化特点) 肿瘤周围的水肿 肿瘤的病理生理及代谢学信息( fMRI 及MRS),(一)颅内肿瘤基本CT、MRI征像 1、密度异常或信号异常 低密度:指肿瘤密度低于正常脑实质密度 以含水份脂类为主或囊变液化等 等密度:指肿瘤实质与正常脑组织密度相等 高密度:指肿瘤密度高于正常脑组织密度 瘤组织结构致密或钙化出血 混合密度:上述两种以上密度同时存在,多见于恶性肿瘤 MRI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信号可以均匀或不均匀。肿瘤信号不均匀与其坏死、出血、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

2、有关。,2、占位效应:指肿瘤体积本身或/和周围水肿使周 围结构受挤压变形 移位 闭塞等。 常见有脑室变形 脑池闭塞 中线移位。 3、脑水肿:血管破坏或血流障碍导致脑组织水份增 加,以脑白质为主,表现为低密度。 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部位有关。,4,脑积水: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梗 阻性脑积水;或产生大量液体形成 交通性脑积水。表现为脑室系统扩大 5,增强扫描:不强化(多为良性或囊性病变) 均匀强化(良性脑膜瘤) 不均匀强化(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 结节状强化,斑片状强化,环形强化,脑外肿瘤的征象,提示征象 周边、广基紧贴颅骨 邻近颅骨改变 邻近脑膜强化 邻近脑组织受推移远离颅骨,肯定征象 脑组织

3、和病灶间存在脑脊液间隙 脑组织和病灶间可见血管间隔 肿块和白质(水肿)间可见皮层结构 硬(脑)膜外肿块与脑组织间可见硬膜结构,脑内外肿瘤的区别要点 脑内肿瘤 脑外肿瘤 发病于脑皮层或白质内 起源于脑膜颅神经血管 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 肿瘤与正常脑组织间界线 不清 较清楚 脑组织水肿明显 脑组织无水肿 肿瘤远离颅骨,不引起 常引起颅骨变薄增厚破坏 颅骨改变 脑沟脑池改变明显 脑功能受损伤明显 脑白质向内塌陷与颅骨内 板间距离增宽,脑内肿瘤,胶质瘤 Gliomas 最常见的颅脑肿瘤,由星形细胞、少枝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脉络膜细胞产生 多以弥漫浸润或膨胀性浸润方式生长,大多数为WHO IIIV级,

4、星形细胞瘤 Astrocytoma 1 概述:为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17%,成人75%位于幕上,主要在额叶和颞叶;儿童71%位于幕下,多数在小脑半球内(80%)。,2、 病理分级: 级:肿瘤内异形细胞75%,为恶性。,星形细胞瘤 Astrocytoma 分类: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24级) 弥漫型星形细胞瘤(2级) 间变形星形细胞瘤(3级)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4级) 边界清楚的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级)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2级)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级),星形细胞瘤 Astrocytoma CT 低密度为主,多边界不清,有不同程度水肿及占位效应 多不均匀强化,边

5、界仍不清,星形细胞瘤 MRI 水瘤型:边缘清,无强化 水肿型:边缘不清,无强化 囊型:边缘锐,壁结节强化 环型:完整or不完整等密度环,环强化明显,水肿明显 混合型:混合密度,环或结节强化,部分可沿胼胝体侵犯对侧大脑半球,低级星形细胞瘤,CT表现 平扫:境界不清的均匀的低/等密度肿块;20%有钙化;囊变罕见 增强:无强化(若有强化则提示局部恶性变),MRI表现 信号强度: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钙化、囊变少见。出血、瘤周水肿罕见。 可扩散到邻近脑组织 可表现为局限性的,但可浸润邻近脑组织。 通常无强化;强化则提示向高度恶性进展 。 DWI:通常缺乏限制性弥散 MRS:高Ch

6、o,低NAA,高MI/Cr(0.850.25),II级,星形细胞瘤I-II级 MRI,间变型星形细胞瘤,CT表现 平扫:低密度肿块;钙化罕见 增强:大多数不强化,MRI表现 信号强度:T1WI为混杂等、低信号,T2WI、FLAIR为混杂的高信号。钙化、出血、囊变罕见。 增强扫描:通常无强化,可有局灶性、结节状、 均一、斑片状强化。任何强化都应提示胶质母细 胞瘤的可能。 MRS:Cho/Cr升高,NAA降低,星形细胞瘤III级,星形细胞瘤III级 MRI,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WHO 级,CT表现 平扫:周围等密度,中心低密度,出血,钙化罕见。增强:显著,不均匀,不规则强化,MRI表现 信号强度(

7、通常为混杂性): T1WI:等、低信号(可能有亚急性出血);T2WI/FLAIR:高信号伴瘤周水肿,肿瘤的边界超过异常信号之外 动态对比增强MRI能反映微血管的通透性,有助于肿瘤的分级诊断,DSA:血供丰富,显著的肿瘤染色,动静脉分流 MRS:NAA、MI降低,Cho/Cr、乳酸/水升高 DWI:比低度恶性的星型细胞瘤的ADC测量值低 PWI:可鉴别GBM与低度恶性星型细胞瘤(GBM的rCBV高),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CT,胶质母细胞瘤 MRI,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CT表现:好发于儿童和青年。 平扫:小脑蚓部或小脑半球稀疏的囊/实性肿块;无瘤周水肿;低/等密度;20有钙化 增强:95强化(强化

8、形式各异),MRI表现: 实性或结节在T1WI上低/等信号,T2WI上高信号。囊性成分在T2WI上高信号,FLAIR上不被抑制。不均匀强化。 MRS:高Cho,低NAA,高乳酸,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为结节性硬化伴发错构瘤恶变。级 CT表现平扫:常见一侧侧脑室或二侧侧脑室扩大, 肿瘤多呈低等混合密度,可见钙化和囊变 也可见沿纹状体丘脑沟的室管膜下错构结节,该结节呈等密度,伴钙化或不伴钙化 增强: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 动态扫描显示达峰值时间缩短,密度下降期延长,MRI表现: 平扫T1WI为低等混合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 增强后常有明显不均匀强化,多形黄色星形细胞瘤 WHO级,CT表现

9、平扫:囊性呈低密度伴混杂密度结节。实性呈低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 钙化、出血、颅骨侵蚀罕见 增强:有时显著不均匀强化,MRI表现 T1WI:低或混杂信号; T2WI/FLAIR:高或混杂信号。 有些病例伴皮质发育不良 增强:通常中度或显著强化,边界清,偶见脑膜尾征,星形细胞瘤CT-MRI,星形细胞瘤CT-MRI,星形细胞瘤-MRI,少枝胶质细胞瘤 Oligodendroglioma 起源于少枝胶质细胞,好发于中青年 CT 稍低或等密度,常出现明显钙化 边界不清,少或轻水肿 多无或轻强化 恶性者钙化不明显,强化及水肿明显,少枝胶质细胞瘤 MRI 分化好:边界清、水肿轻、强化轻,少囊变、出血 分化

10、差:水肿重、强化明显且不均匀与星形细胞瘤无法区别,少枝胶质细胞瘤 MRI,少枝胶质细胞瘤 MRI,少枝胶质细胞瘤-MRI,节细胞胶质瘤,病因病理机制病理生理:从胶质错构瘤或软脑膜下颗粒细胞转变而来;从胚胎性神经母细胞瘤或PNET分化而来 分期与分级:WHO级或级 间变型节细胞胶质瘤WHO 级 恶性伴胶质母细胞瘤样胶质细胞罕见,WHO 级,CT表现 平扫:密度多样:60低密度,40低等混杂密度,3540有钙化。表浅的病灶可扩展到颅骨 增强:约50强化,中度不均匀强化,MRI表现 信号多样:T1WI 上与灰质信号相当或略低,T2WI上稍高信号;FLAIR上不被抑制 50强化:中度不均匀强化 50伴

11、皮质发育不良 MRS:Cho/Cr升高,室管膜瘤 Ependymoma 起源于室管膜,好发于青少年,四脑室最多见 CT、MRI CT表现 平扫:大多数为等密度。可有出血,囊变,50伴钙化。常见脑积水 增强:形式多样的不均匀强化,MRI表现 信号混杂:T1WI上略低信号,T2WI上等或低信号。常见钙化,出血,囊变,血管流空 多达90伴脑积水 增强:中度不均匀强化 MRS:NAA/Cho,Cr/Cho较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高,室管膜瘤 MRI,室管膜瘤,室管膜瘤,脉络膜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发生于脉络从上皮,好发于儿童(IV脑室(成人) 局限性,乳头状脑室内

12、肿块。囊变出血常见。 CT、MRI表现 CT表现 平扫:75等或低密度。脑积水。25出现点状钙化。偶尔有出血,囊性 增强:显著均匀强化,MRI表现 T1WI上等低混杂信号 增强:显著强化 CPP可出现局限性侵犯室管膜旁脑组织,但范围扩大则提示CPCa。可见流空现象,出血 DSA:脉络丛动脉增粗,血管染色浓密,延迟,动静脉分流常见,脉络膜乳头状瘤,脉络膜乳头状瘤,髓母细胞瘤 Medulloblastoma 1 概述 1) 髓母细胞瘤为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颅内肿瘤的1.84%6.54%,来源于胚胎残留组织(后髓帆室管膜下原始细胞)。主要发生于小儿,其次为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23:1),2) 肿瘤

13、主要发生在小脑蚓部,增大可突 入第四脑室,肿瘤呈浸润生长,边界不 清,但有时有假包膜而使边界清楚。 临床表现:常见躯体平衡障碍,共济 失调,高颅压征状。,2、CT、MRI表现 (1)肿瘤位于后颅窝中线附近,四脑室变形或消失。 (2)肿瘤多数呈高密度,少数呈等密度或混合密度,低密度者较少。肿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 (3)平扫肿瘤边界相对较清楚,呈类圆形。 (4)增强扫描肿瘤呈现均匀性强化。,(5)肿瘤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T1WI呈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 (6)幕上梗阻性脑积水。 (7)肿瘤可发生蛛网膜下腔种植转移,表现为脑膜表面或椎管内蛛网膜下腔结节状或条状强化。,髓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MRI,髓母细胞瘤-MRI,脑干胶质细胞瘤 1 脑干胶质瘤多为实性,肿瘤边界多数较清楚, 周围脑组织水肿较轻或不明显 2 脑干增粗变形,中脑桥脑角及桥延沟消失,压迫中脑导水管及四脑室,引起更阻性脑积水 3 病灶在T1WI上呈低信号或底等混杂信号; 在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 4 增强扫描多数呈明显强化,少数可不强化。,脑 干 胶 质 瘤,脑 干 胶 质 瘤,脑 干 胶 质 瘤,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