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4054729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海安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海安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海安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海安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海安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就连脚下pn xun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chng wng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仗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反的孩子。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_ _ 上面语段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 ; 改为 。语段中的“安详厚重的钟

2、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能否换成“欢快清亮的泉声和安详厚重的钟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分)_ 2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王之涣的凉州词中表现边地奇寒,暗讽朝廷不关心边关将士的句子是 , 。 生活中,我们的生活总是和气象物候息息相关,请结合“气象物候”的专题学习,完成35题。3.阅读下列材料,给“物侯”下定义。(3分)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出

3、现季节性的变化。如植物的萌芽、开花、结实;动物的蛰眠、繁育、迁徙;如始霜、始雪、初冰、解冻等。人们把这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物候是指 。4.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出了平地与山上气候的差异,请你结合所学的物候知识谈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2分) 5.下面是海安县海安镇10月2日的天气情况,电台计划当天播送时,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天气预报。(3分)10月2日 多云,有阵雨或雷雨 温度:1825 0C 风力: 6级 6名著阅读。(5分) 在小人国,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对格列佛说:“应该承认皇帝陛下多次表现宽大为怀,一再强调你建立的功绩,竭力想

4、减轻你的罪责。财政大臣和海军大将却要把你处死” 格列佛因何事建立了功绩,成为利立浦特国举国称颂的英雄?(3分) 利立浦特国对格列佛最终的处理意见是 。(2分)二(57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78题。(6分)江楼感旧 赵嘏(唐)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7.“月光如水水如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写出了当时夜景怎样的特点?(2分) 8.三、四两句空灵深远,引发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为历代传诵,请作简要赏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5、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选自桃花源记) 乙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阅:查看。上:指唐太宗。炀帝:指隋炀帝。乂(y):安定。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4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 ) (2)咸来问讯 ( )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6、境( ) (4)卒亡天下( )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2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请根据上面选文选择一个角度,并结合你所学过的一篇文言文简要说说获得的启示。(5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6分)卖豆浆的孩子鲁先圣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是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

7、子,我以为大概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我家里有豆浆机,本来是用不着去买豆浆的,但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听到那熟悉的童声就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

8、多的疑问和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与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每看他忙忙碌碌着自己的生意,又不忍心打扰他。有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走到的时候,就我一个人了。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

9、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我问他,你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分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那个孩

10、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恰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合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13.请简要说说第段在全文的作用。(4分) 14.第段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第段加点的“苦涩的东西”内涵丰富,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4分) 16请联系全文,谈谈结尾段中画线语句的深刻含义。(4分)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