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 人教版第一册.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54426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 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 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 人教版第一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 人教版第一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一、说教材:1、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外国散文两篇中的第一篇,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本单元由四课五篇文章组成,其中一篇记游形式的散文,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一篇序言形式的散文,两篇寓情于景的散文。单元教学要求是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内容要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单元前几课已经对单元学习重点“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进行了学习,本课主要解决的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概括能力。2、课文简析: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一篇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表面看这似乎是一篇游记记游托尔斯泰墓,但在实质上它是一

2、篇抒情散文,借游览托尔斯泰墓抒发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学习这篇散文,应注意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引导学生注意理解“朴素”、“最美”的深刻内涵。3、教学目标:高中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训练要求中明确提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我强调“三突出原则”,即突出“大纲要求”,突出“课文重难点”,突出“学情特点”,依据本课文“自读提示”和“训练重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领会本文寄寓在对墓地朴素

3、美描绘中的对托尔斯泰伟大人生选择的赞美。(2)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继续训练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揣摩语言的能力。4、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本册前面单元学习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等阅读方法,结合本单元具体情况,我把“概括要点,揣摩语言”定为本课的重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理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则被定为本课的难点。二、说教法: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

4、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考虑到本文在单元的位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用“自读与点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诵读熟悉的情况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达成目标。具体教法是:(1)诵读激情法:就是在诵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会文章的美感。(2)问导法:这里的“问”绝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串讲串问,而是一种开启学生创造心智的具有点拨意义的“问”,这里的“导”就是引导帮助学生达成目标。(3)点拨法:即“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当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就要教师帮助点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

5、效率和阅读能力。三、说学法:大纲要求:“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叶老也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在学习指导和能力训练上,我的做法就是“导读为重,理解为主,训练为辅”。(1)速读课文,习用圈点、勾画、批注法。(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朴素美的含义和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3)抓关键词、句的读书法。四、说教学程序:(安排一课时)(一)本课的课堂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位伟人,你死后希望自己的坟墓建成一个什么样子呢?(学生自由讨论,指名回答)那么,作为一代伟人的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墓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6、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板书课题),看看在他笔下“托尔斯泰的墓”是不是最美的。导语的设计不仅在于激趣,还在于激思,激情,而且应争取学生的参与,挖掘学生智力潜能,激活他们的思想,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本课的顺利进行作准备。(二)交代学法:此前已有有关的阅读知识作铺垫,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其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勾画、批注、质疑、讨论等方法,把握课文,达成目标。(三)自读指导:1、诵读指导:学生齐读课文。(1)解决生难字词。(2)感情基调。在朗读中,注意体味作者语言的特点,体会景物描写中渗透的感情色彩。诵读的目的在于激情,激发学生的

7、审美情趣,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作者包含的深厚的感情。其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进行阅读理解关键环节。2、整体感知,概括要点:整体阅读是进行阅读理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基本意图与大体走向,概括要点,语言要简明,如文中有现成语句,可借助有关词语概括;如没有,可用自己的话概括。因此,我打算采用问导法与点拨法,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1)文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点拨:朴素。(2)托尔斯泰墓具有哪些具体的特征?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描写的?点拨:没有:十字架墓碑墓志铭名字只有:小小长方形土丘鲜花没有:好奇(破坏宁静)只

8、有:敬意对比手法。(3)为什么说朴素是最美的?学生自由交流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不要求答案统一。3、辨别筛选,提取精要:这一环节,我打算采用抓关键词,句的读书法,即让学生自由的进行阅读交流,勾画,找出相关的语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点拨:学生找出后,全班齐声朗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反衬出墓地的宁静。托尔斯泰墓周围的自然景物与其他墓地的奢华装饰形成对比,更显示了坟墓的朴素。优美的自然景物也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增添了温暖、优美的色彩,使读者不仅受到“严肃”,更感受到美好、动人。(2)筛选并概括作者对托尔斯泰墓的评价的句子。点拨:托尔斯泰墓是作者在俄

9、国所见到的景物中最宏伟、最感人的,它的逼人的朴素引人敬慕、感人至深。(四)课堂训练:课堂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达成课堂目标,因此,我设计了以下5个题,从不同方面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题:1、“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意思是: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C(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了。D(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众那样被社会吞噬。2、作者用那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这样

10、写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可以显示出三人与托尔斯泰思想品格的差异,从而表明托尔斯泰才真正伟大。B从坟墓的迥然不同的风格,可以反衬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C三个人都闻名世界,只有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才能使人体会到这幽暗小土丘的“宏伟”。D前文虽提到托尔斯泰墓与其他伟人的墓不同,但较笼统,以这三人的墓为例,读者才能得到具体而深刻的印象。3、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表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4、如果要简述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下面的语句中哪四项是必不可少的?A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B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C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D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E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F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G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H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L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5、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五、说板书设计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总特点:朴素具体特征:没有:十字架墓碑墓志铭名字只有:小小长方形土丘鲜花没有:好奇(破坏宁静)没有:敬意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