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和经济基础-陈平讲解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0543058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管理和经济基础-陈平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社会管理和经济基础-陈平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社会管理和经济基础-陈平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社会管理和经济基础-陈平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社会管理和经济基础-陈平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管理和经济基础-陈平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管理和经济基础-陈平讲解材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管理的经济基础和结构问题,陈平 教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中心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举办 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修班 中央团校 2011年4月7日,时代使命与发展方向,使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社会管理 问题:向什么方向转变? 选择: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城市化+福利制度+外来移民老龄化+产业出走房地产泡沫+金融危机) 还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 案例研究: 城市化与住房问题结构调整和社会管理的互动,社会管理的历史经验,秦国商鞅变法保甲制度 中国小农经济的家族祠堂和学堂 犹太教会和二战后的全球网络 西欧基督教的社区教堂和工会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美

2、国的信用制度、非政府组织 日本的神社 前苏联以共产党为中心的社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妇联,工会、和安全机构,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结构问题,阶层结构 城乡结构 收入分配结构 年龄结构,家庭结构 社会组织变化:单位人社会人 经济结构:城乡结构,教育布局,流通渠道,,社会管理与经济结构的互动关系,两种社会管理的思路 西方:保护私有产权社会管理弥补经济弊病产生的社会问题,但不触动利益集团的经济基础 中国: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混合经济社会管理和经济改革的共生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和阶层利益,中国社会管理的历史演变,前30年计划经济政治挂帅城乡分割城市行政单位主导社区管理+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社会管理相对简单 近30

3、年市场经济经济中心开放乡村向城市的移民人口流动+贫富差距+国际冲击社会管理的复杂性增加弱化社区的思想工作和社会管理必须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矛盾,贫富差距+人口流动孤独感+不安全感上升信息收集困难犯罪率和腐败上升 开放经济的复杂性增加法律监管难度增加法制漏洞和法制真空增加食品等假冒伪劣泛滥成灾 要求社会管理+道德约束弥补法制真空,加强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引进西方模式:建立社会保障,鼓励人口流动(取消户口制度),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发展非盈利组织的慈善事业,推进城市化,教育医疗与社保的城乡一体化,保障公民权益(尤其是征地问题),引进工人和企业的集体谈判机制,养老的商业化和社会化

4、改进中国模式:加强社区管理(例如居委会,村委会),加强网络监管,问题:忽视西方模式的潜在危机,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推高地价产业出走产生新的现代病:市内贫民窟+犯罪源生态与社会环境的恶化西欧开始去工业化+去城市化 社会保障家庭瓦解+人口老化依赖非法移民加大族群与文化冲突加大财政危机产生富贵病 过度法制+过度自由化增加社会不稳定性和社会成本产业外移失去国际竞争力全面经济和金融危机西方模式不可持续,打破对西方经济学的迷信,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不一定:纽约和孟买的贫民窟 福利制度能促进消费,缩小收入差距?不一定:北欧,西欧,和美国的不同案例短期有效,长期难以持续 自由化(取消移民限制)增加社会公平

5、?不一定:移民同时增加了机会和不稳定性西方上升期鼓励移民+衰落期限制移民 核心问题:城市化,福利,移民能否促进创新+适应生态环境否则不可持续,中国学习西方模式的城市化面临的障碍,推行社保+劳动法增加创造就业的困难沿海企业内移或外移大量中小企业、农民工和新毕业大学生逃避社保税 大城市为中心的单向城市化农村与大城市两头“空巢”推高城市地价,扩大教育机会差距,制造人口的身份差距(城市周边农民变成食利者,内地农民变成苦力劳动者)城市化政策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导致农民工回流民工荒+跳槽热削弱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城市建设出现的贫富分区富二代骄奢脱离大众城乡青年的价值观混乱,离婚率犯罪率急剧增加动摇中国的国本,

6、大城市房价泡沫综合症,地方政府卖地筹资搞基础建设抬高地价提高后代(大学生+农民工)进城门槛挤出大学和企业的研发人才沿海企业开始出逃沿海大学只能短期模仿,无力长期研发 房价高涨改变年轻人的价值观念为房子结婚挤出事业、感情、和大志 城市周边农民失去劳动力变为内地农民的食利者地区差距变为阶层差距 农村实际生活提高缺乏市场评价农民工返乡沿海民工荒候鸟式的农民工不能持续,西方经济学的局限,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注重短期效应忽略结构问题治标不治本 目前控制房价的方案收效不大房价居高不下 限制需求:限制新增购房数,限制贷款额度,征收财产税 扩大供给: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仍然供不应求不调结构只能治标不治本,中

7、国面对的基本国情,生态和经济结构不平衡 沿海人口密集,土地稀缺,农业和工业争地加上沿海大城市吸引大量农民进城沿海平原土地资源高度稀缺必然地价高涨 不合理的社会结构 西欧贵族住在庄园城市让位给工商业大学、政府设在小城市促进科学发展 中国历代城市统治乡村大学、政府设在中心城市加剧城乡不平衡,沿海内地不平衡,高房价背后的深层结构,劳动分工技术革命的双刃剑“创造性”毁灭西方模式:节省劳力消耗资源的技术导致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危机 传统中国模式:节省资源消耗劳力的技术导致军事技术落后,不敌西方 技术更新换代加剧学校的竞争差别增大好学校,高需求,高房价教育差距推高地产泡沫 问题:能否创造普遍就业+保护生

8、态的新经济模式创造新的教育模式+生活方式? 房价问题=就业危机+教育危机+生态危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城市化不可能解决就业问题探索新的城乡结构 西方价值为主导的知识教育扩大而非缩小贫富差距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社会保障不可能解决老龄化问题探索新的家庭和社会结构,逆向思维和因势利导,大禹治水的启示:洪水分流而非只堵不输 为什么农民工大批返乡?农村生态生活高于大城市西方中产阶级移居城郊+金融研发移往小城市 未来发展发方向是城乡对流,而非城市沉淀,改造中国,引领世界,城乡对流:退休干部+老龄人口移居乡村改善农村医疗+创造农村服务业建设新的桃花源 大学、省会、行政首都迁到内地中小城

9、市沿海留给工商业+农业发展保持国际竞争力缩小区域差距 改革教育体制培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国民城市青少年定期下乡劳动+高考加实践分改变社会观念备战备灾,居安思危长治久安,中国发展的特色,自主改革,自主开放不受西方强权指挥,不对西方抱有幻想全方位学习 保持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混合经济:国有+集体+民营+合资+外资有效促进与跨国公司的竞争改革双轨制分权实验 保持土地国有制租地而非卖地基础设施建设不依赖发债或借款财政独立稳定 国有企业占领制高点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出口导向+基本建设并重建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 集体土地=廉价社保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中国家庭美德投资教育先于投资消费技术

10、更新迅速 中国特色的干部制度:政绩竞争,而非许诺竞争,中国发展需要长期规划,远见政府引导生态持续的结构调整,中国边疆人口政策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沿海过度城市化房地产泡沫威胁科研教育的生存 中国的三个基本经济带:沿海出口加工带,中部管理研发服务带,边远旅游生态保护区 藏水东调+海水北调彻底解决西北华北缺水问题 建立中国式的和谐社会城乡对流,代际互动 发展多样文化+教育家庭走向全球 打破官本位文化发展终身教育文化填补宗教真空 大省化小新新省会建于中小城市新型研究型大学+高端养老机构+高端医院迁往中部建新型农村-城市一体化生态生活区,和结构调整配套的社会管理,建立国家级的长期规划委员会突破包产到户模式

11、带来的部门冲突+地区冲突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 干休所下乡鼓励城乡对流老龄社会的健康中西医结合克服现代病解决医疗社保的财务黑洞 修改城市和乡村的定义:美国城市人口1000人+欧洲城市定义(水电+学校+药房) 制定建筑标准:社区结构留出社区活动空间 建立终生连续的国民教育体制填补信仰真空 普遍财产登记+全民报税制+限制现金交易建立全国的信用制度征收累进所得税+财产税改善社会公平,结论:建立中国长期发展的全球战略,经济升级: 卖资源(俄国,中东,澳大利亚) 卖劳力(中国,东亚) 卖技术(德国,日本) 卖金融网络(英国,美国) 卖标准(美国) 卖文化(美国) 卖生活方式(美国)极端个人主义生态危机 中国生活方式的生命力:集体主义+个人能动性家庭+教育天人合一中西医结合走出新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 挑战:能否主导创新体系?,参考文献,陈平网页: 陈平,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动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陈平,“中国之谜与中国之道”红旗文稿,2010年4月。 陈平,“从民富国强与国泰民安的两条道路之争谈起“,红旗文稿2010年第23期,第8-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