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训课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0542380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训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1、社会主义道德的含义: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工人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工人指导,由工人阶级自觉地培养起来的道德;它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的道德体系,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马克思主义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核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道德的显著标志。) 1、人民的时代内涵: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阶级社会,人民是

2、由不同阶级利益的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组成的。 劳动群众是各个时代的人民的主体。 A、在阶级社会,劳动人民是与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及其国家政权相对立的力量。 B、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势力和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方法 (一)基本任务(四项) 1、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基本内容:1)爱祖国 、2)爱人民、3)爱劳动 、 4)爱科学、5)爱社会主义。即“五爱” 2、开展社会公德教育 基本准则: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

3、遵纪守法,3、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基本内容: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诚实守信”不仅是职业道德,更是社会公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实施纲要中就有“明礼诚信” 4、开展家庭美德教育 基本内容: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二)、主要方法 1、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以先进的思想武装人; 2、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1)搞好舆论宣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2)搞好典型宣传,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 3)抓好文化建设,以优秀的文化熏陶人。 3、正确开展道德领域中的斗争; 4、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谐文化中的道德

4、建设 (一)、和谐文化中的道德建设是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 (二)、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和谐文化中的道德建设途径: 1、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 2、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4、增强文化吸引力感染力; 5、着力推进文化创新; 6、加快建立公共文化体系,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7、保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道德建设的突破点 (一)、解决道德建设重点对象的教育 1.抓好党政干部的“官德”教育。 孔子

5、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为政者要有高尚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像众星环绕北斗星那样,得到百姓的拥戴。“其身正,不令而行”,正人先要正己;“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己不正,焉能正人。所以,为政者应“不患位不尊,而患德不崇。”作为官员不应担心自己的地位高低,而应考虑自己的品德是否高尚。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官风系乎民风,官德系乎民德。所以,建国之初,毛泽东就曾明确指出,治国就是治吏, 譬如美国,1978年颁布公务道德法,1980年又颁布了公务员道德法,使上至总统、国会议员,下至最低一级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均受到严格的法律约束。意大利出台国家公务员道德法典,对公务员

6、几乎所有行为都作了限制性规定。同我国一样,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古巴共产党,也十分重视党政干部道德教育和约束,1996年制定国家干部道德法规,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27条道德规范。实践证明,这些国家、政党通过法律、法规对官员道德行为实行严格他律,效果明显。特别是古巴近几年所处罚的党政干部,大都是因为工作失误,而因道德腐败受到处罚的却极为罕见。由此说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尤其对党政干部的“官德”教育,在强调自律的同时,应切实加强他律工作。借鉴当代国外有益经验,建立健全党政干部道德规范的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在落实上狠下功夫。,解决道德建设重点内容的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可分为三个层面:

7、一是社会公德建设;二是职业道德建设;三是家庭美德建设。这三个层面的道德都有其具体内涵,其各自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个层面的道德建设,只有抓住重点内容教育,效果才会更为明显。 1.社会公德建设应以“仁爱”为重点。 2.职业道德建设应以“诚信”教育为重点。 “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恪守这些基本规范,核心是诚信。中华民族本是最讲诚信的民族,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人、对事讲信用,叫言而有信;二是赢得他人的信任,叫取信于人。所谓“诚”,就是不自欺,诚实无妄,表里如一。“诚者,天

8、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以诚为自然的规律,赋予其形而上意义,而与“天之道”相对的“人之道”,即做人的规律是“思诚”,也就是反思而做到心诚。有了“心诚”才会对他人、对社会讲信用,才会取信于人。可见,“诚”与“信”是一体的。因此,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健全人格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流淌于血液中的一种应有素质。 3.家庭美德建设应以“情感”教育为重点。家庭成员之间维系这些关系的核心是“情感”。夫妻和睦靠爱情,长幼融洽靠亲情,兄弟姊妹相互关爱靠的是手足之情,邻里团结靠友情。家庭成员间一旦失去爱情、亲情、手足情的维系和调节,那么,这样的家庭只有家庭的躯壳,而没有家庭的内涵和底蕴。邻里之间一旦失去友情

9、,见而不识,视为路人,冷漠以待,邻亦不邻。 当前我国家庭美德建设面临的问题较为严峻,诸如,干涉老人婚姻自由,打骂、嫌弃、不赡养老人,有的甚至弑父杀母;虐待、残害、遗弃女婴;强迫换亲、被迫卖淫,女性商品化倾向严重;家庭暴力不断上升,离婚率居高不下;非法同居、未婚先育、借腹生子、娶妻纳妾、出租太太、租赁老公等等。,解决道德建设中的几个重点问题 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效率,除了解决重点对象、重点内容教育之外,同时,在实践中所遇到的诸多认识上和操作上的问题,也应予以重点处理和解决。 1.正确处理人们道德状况与利害得失关系。救人者的利益补偿。易经蒙九上记载:“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其意思是,凡击打愚昧

10、无知弱者,是寇贼行为,要受到惩处;对于抵制或制止这种寇贼的行为,要予以支持和保护 2.正确划分道德规范的层次。 3.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硬化”道德规范。 以法律手段“硬化”道德规范,中外不乏其例。唐律疏议中规定:“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告而不救者,杖一百,闻而不报者,减一等。力势不能赴救者,速告附近官府,若不告知,亦以不救助论。”大清律例中关于这方面也多有规定。从当代欧美国家立法趋势看,将原属道德规范要求变成法律义务,将道德“个人本位”变为法律“社会本位”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美国等国立法,均本着迫使公民对国家、对社会、对同类的责任意识的原则,强调作为人仅仅有“勿害他人”的道德

11、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自己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帮助他人,主动制止损人、害人行为,否则要受到法律惩罚。实践证明,以法律手段“硬化”道德规范,大大增强了公民道德约束的自觉意识。 我国目前的某些立法在这方面也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诸如,合同法、婚姻法、行政许可法等等,将一些道德与法律重合的问题规定为法律义务。新近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中对噪音扰民,酗酒闹事,刻划、涂抹文物,损坏名胜古迹,也都规定了相应的处罚。,道德建设必须借助社会赏罚支持 加强道德建设,既要靠宣传教育,也要靠社会赏罚,否则,道德要求就难以被遵守,道德规范就不可能被践履,道德建设就会贫乏无力,难以取得实效。

12、所谓社会赏罚,指的是社会组织根据其价值标准和一定的组织形式对其成员履行社会义务的不同表现及其后果,以物化、量化的形式所实施的报偿,包括对行为优良者给以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对行为不良者给以物质或精神的制裁。,无论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事实,还是社会心理学家们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都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可能天生就愿意遵守规则,也不可能在无其它措施制约的情况下自始至终自觉地循规蹈矩。当今社会存在的诸多道德问题缘起于多种原因,社会赏罚的调控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赏善罚恶机制不健全以及由此而引出的行善未必有善报、作恶未必有恶报,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社会赏罚,说到底,不过是一定社会组织对个人行为的社

13、会意义的一种硬性评价,这种评价不论是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目的都是求得该社会组织成员的个人意志同社会组织的共同意志的一致,以协调个人利益同组织共同利益的关系,因而都意味着一定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导向。当社会成员因其高尚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行为或品质而受到社会的肯定和奖励时,就意味着他获得了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一满足又会转而成为巨大的行为动因,激励和推动其向更高的阶梯攀登。同时,这一奖励又会形成一个健康的“场”,对周边的其他人产生“磁吸效应”。相反,当社会成员因其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行为或恶劣的品质而受到社会的处罚时,强大的外部压力也会迫使行为主体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并基于

14、这一利害权衡而改邪归正、弃恶从善。一个社会的赏罚分明,便意味着社会主义道德的权威性和榜样的力量,意味着社会舆论导向的明确和道德风俗的醇正,这也是道德有效性的重要特征。与此相反,一个社会如果不能给有德之人以应有的奖赏,使其获得一定的利益和荣誉,那么,这个社会客观上就是在漠视行善,就是在伤害人们行善的荣誉感,打击人们行善的积极性;如果不能给缺德之人以恰当的惩罚,而是任其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甚至让其日子过得比有德之人还要滋润和富贵,那么,这个社会客观上就是在姑息养奸、鼓励恶行,就是在逆向诱导人们的善恶选择和价值取向。从总体上说,我们建立公正的社会赏罚机制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使社会确定一种基本的格局

15、,在这种格局下,合乎社会主义道德的善的行为不仅是美好的、应当被称赞的,而且同时也是有现实功用、能够给人们带来利益和荣誉的。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恶的行为不仅是丑恶的、应当被贬斥的,而且也是得不偿失,要在政治、精神、物质诸方面付出巨大代价的。全体社会成员在这种格局下,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改变自己社会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改变自身,提升自己。,宋九成:网络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网络时代为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带来新的条件与机遇,它的及时、快捷、广泛、便利与普及性应该成为政府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得力助手,网络化办公可提高工作效率,网络问政,不但提高了亲和力,而且体现了群众路线,加强了干群关系。网络宣传教育可以

16、使政府上情下达,也可以使下情上达起到沟通与桥梁的作用。 国人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除了各种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网络也要成为国人道德宣传的重要阵地,要开设道德教育频道与专栏,要把以宣传雷锋精神为主旨的道德教育专栏长期开办下去,广泛宣传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宣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宣传慈善机构和慈善家的善举,倡导与人为善良好风气,让网络不但保持环境清洁,更要发挥它的优势,让他成为教育人民、提高人民文化素质、道德情操、文明建设的窗口与平台。,东营区三中:红色感恩路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进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东营区三中组织部分师生赴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感恩路”活动。 在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学生代表为革命烈士敬献了挽联,并在肃穆的哀乐声中集体默哀;同学们通过观看历史图片展、实物展和纪念馆工作人员的介绍,深刻缅怀曾在黄河口这片土地战斗过的许世友、景晓村、杨国夫、李人凤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亲身感受革命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