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6《辛弃疾词两首》话说吴钩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53683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6《辛弃疾词两首》话说吴钩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6《辛弃疾词两首》话说吴钩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6《辛弃疾词两首》话说吴钩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1).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话说吴钩吴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据考证,它产生于春秋时期。当时,冶炼技术已到了青铜时代。由于诸侯混战,烽火四起,兵器的品种日益繁多,于是一种似剑似刀,又非剑非刀的兵器吴钩诞生了。吴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唐代学者严师古注汉书韩延寿传上说:“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又云“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吴钩,刀名也,刀弯。”从现在出土的铜钩来看,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刃,而钩上变为一浅沟形,故名钩。不过,其形制像刀、剑一样,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个人的习惯爱好,打制出不同的钩器。明代人茅元仪武备志说,长钩多双手使用,短钩多左右手各持一钩,或另一手持其他兵器,相互配合使用。此

2、外还有单钩、双钩、鹿角钩、挠钩、虎头钩等。据说吴钩招数毒辣、变幻莫测。格杀时,有“遇钩见血”骇人之称。在冷兵器时代的确是一种很厉害的武器!吴钩由于出招奇诡,处处有杀机,令敌手防不胜防。备受志士侠客的垂青,携之不离左右。历代诗人对吴钩赞咏不已:“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张载)”;“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鲍照)”最脍炙人口的是大诗人李白的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自幼喜欢剑术,崇尚那些武艺高强,义行天下的侠客义士。诗中描绘侠客手持明如霜雪的吴钩,雄姿英发的形象,正表明他不愿皓首穷经,欲建奇功伟业的心迹。另一位诗

3、人李贺在南园中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他先说男子为什么不带吴钩,冲锋陷阵,建功立业?但他又说去凌烟阁功臣榜上看看吧,又有哪个书生能够封侯呢?抒发了他虽渴望施展抱负有所建树的满腔热忱,但由于受家讳之累,未得士第,终生落魄,抑郁不得志。所以最后发出壮志难酬的慨叹。鲁迅在淮风月谈豪语的折扣说,仙才李太白的善作豪语,可以不必说,连留长了指甲,骨瘦如柴的鬼才李长吉也说这样的大话,简直是毫不自量。可是鲁迅又说,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处可以走。表示了对这位“诗鬼”的深切同情。近代,人们提起“吴钩”,已不再看重它武器价值,而衍化为常备不懈,时刻准备奔赴战场的象征。有人写道“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1965年,叶剑英读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写了一首同名诗,说“持久重读罢,眼底吴钩看不休。”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