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招聘面试}教师招聘考心理学讲座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533809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115 大小:19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招聘面试}教师招聘考心理学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人力资源招聘面试}教师招聘考心理学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人力资源招聘面试}教师招聘考心理学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人力资源招聘面试}教师招聘考心理学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人力资源招聘面试}教师招聘考心理学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招聘面试}教师招聘考心理学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招聘面试}教师招聘考心理学讲座(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基础知识,2010.4.7,推荐书目,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基础知识 北京师范大学 伍新春 浙江师范大学 张天雪 主编,2010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理论综合 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研究中心 组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按照大纲来复习,考试形式 闭卷 笔试 满分100,时间150分钟 题型 选择 15*2=30 名词 4*4=16 简答题 4*5=20 论述题 2*10=20 材料分析 1*14=14,总共包括10部分,一、心理学概述 二、认知过程 三、情感和意志过程 四、人格心理 五、人生全程发展 六、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七、学习理论 八、知识的学习与迁移 九、学习动机 十

2、、教师心理,第一部分 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认知 情感 意志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的任务,确定心理事实 揭示心理规律 揭示心理机制 揭示心理本质,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着 完成教学任务 履行基本职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 1879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构造主义 冯特 内省法 机能主义 詹姆斯 心理机能 意识流 行为主义 华生 刺激与反应 格式塔心理学 完形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无意识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 罗杰斯

3、第三势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信息加工,第二部分 认知过程,一、注意 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分类: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注意的品质,广度:在同一时间内,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稳定性: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时间长短 分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转移: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无注意规律了组织教学 一方面要消除无注意因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 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二、感觉和知觉,1、感觉 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

4、属性的反映 种类:外部(视觉 听觉 味觉 肤觉) 内部(动觉 静觉 机体觉)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明适应 暗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象,感觉后效,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吃过糖之后再吃橘子,会特别酸,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用凉水擦脸可以使黄昏视觉的感受性提高 相

5、互补偿:盲人 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红色个人热烈的感觉,2、知觉,概念:人们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种类:根据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不同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 根据反映客观对象的不同:运动知觉、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动静运动:60ms 诱导运动: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得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夜空中的月亮与流云 自主运动:暗室里,观察一个烟头 运动后效: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然后观察静止的物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知觉的特征,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

6、观形式 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3、记忆,概念: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分类:瞬时记忆、短时、长时 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系统 记忆的品质以及记忆效果的提高,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再现 识记的分类以及影响 因素: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影响有意识记的因素:目的任务、态度情绪、活动任务的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保持与遗忘,遗忘规律与复习 遗忘曲线:揭示遗忘变量与时间变量关系的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遗忘发生在学习之后,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影响 遗忘进程的因素,学习材料的性质系列位置效应 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过度学习

7、150%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记忆的方法 时间因素 情绪和动机,遗忘的原因,消退说 干扰说: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压抑说 提取失败说,防止遗忘的方法,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分散复习 与集中复习 复习方法多样 运用多种感官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回忆与再认,记忆系统,瞬时记忆 0.25-1s 图像记忆与声像记忆 短时记忆:一分钟以内 听觉编码 组块 长时记忆:语义编码与表象编码,记忆品质及记忆效果的提高,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敏捷性、准确性、持久性、准备性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明确目的 理解学习材料 精细加工 组块化 多重信息编码 重视复习方法,4、思维与问题解决,1、思维 思维的

8、概念、种类、过程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地反映。 间接性 概括性,思维种类,知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分析思维:逻辑顺序和规律 直觉思维:对事物整体领悟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思路朝一个方向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思路扩散 常规思维:按照现成的方法 创造思维: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 比较与分类 抽象:提炼各种对象的共同本质特征 概括:人脑把事物间共同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综合。有羽毛的叫鸟 系统化: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犬科、猫科事哺乳类 具体化: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推广到同

9、类的具体事物中去。用数学公式解题。,创造性思维,特点:流畅 变通 独特 培养 创设环境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2、问题解决,概念:初始状态-目标状态,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爬山法、逆推法,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定势与功能固着 问题情景 原型启发 已有知识经验 情绪与动机,5、言语与想象,言语的概念:人们使用和掌握语言的活动。 特点:交流 符号 概括 言语的感知和理解: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想象的概念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想象,概念:人脑对已经储存的形象进行改造加工,形成新形象的

10、过程 分类: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再造想象:祥林嫂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任务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 幻想-理想-空想,创造想象的条件,强烈的愿望 丰富的表象储备 必要的知识经验 原型启发:鲁班 积极的思维活动 灵感的作用,第三部分 情感和意志过程,一、情绪和情感 定义: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情绪的分类,心境:微弱的持久的 激情:爆发式的,猛烈的短暂的。狂喜 应激: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的高度紧张的状态。,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爱国主义、责任感 集体主义 理智感:认识事物和探究真理,问题解决后的喜悦 美感,情绪的功能,信号 调节 感染,情绪的识别

11、与调节,良好情绪的标准: 正确反映环境 对刺激做出适当反映 具备情绪反映的转移 能力 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丰富情感体验 正确看待问题,二、意志,概念: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特征:自觉的确定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行动的过程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意志品质的培养:自觉性 果断性 坚持性 自制力,第四部分 人格心理,一、需要与动机 1、需要 概念:不平衡状态 种类:生理性 社会性 物质 精神,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12、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2、动机,概念:引起维持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 功能:引发 维持 激励,二、智力与创造力,智力与智力理论:以抽象力为中心 智力的概念与结构及影响因素: 遗传 早期经验 教育与教学 社会实践 主观努力,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一般+特殊 智力结构论:内容 操作 产物 智力形态论 流体与晶体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创造力及其培养,创造力的概念 结构 创造力的培养,三、人格,人格的概念、 特征:独特性 稳定 整合性 功能性 影响因素:生物遗传 社会文化 家庭 学校教育 个人主观,气质,胆汁质 粘液质 多血质 抑郁质,性格,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13、 良好性格的培养,第五部分 人生全程发展,一、概述 人生全程发展观: 不断变化的过程 多维度 多侧面 多层次 由多种因素决定,极大的可塑性,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 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关键期 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 环境 教育 主观能动性,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图式:内部的认知结构 同化:新的刺激整合到已有的系统 顺应:改变 已有的,感知运动阶段 0-2 前运算阶段 2-7 具体运算阶段 7-11 形式运算阶段,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0-1.5 自主感对羞耻感 2-3 主动感对内疚感 4-5 勤奋感对自卑感 6-11 自我

14、统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 亲密感对孤独感 20-40 繁殖感对停滞感 40-65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65-,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汉斯偷药 前习俗水平 服从与惩罚 相对功利,习俗水平 好孩子 维护权威或秩序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 普遍原则,第六部分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一、中学生认知的特点 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记忆发展的特点 思维发展的特点 达到理论型,二、中学生情感发展,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 对异性的情感,道德发展,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言行一致 品德发展由起伏向成熟发展,中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15、 心理自我,人际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 师生关系,第七章 学习理论,一、学习的概念 种类 学生的学习 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者行为潜能持久的变化。 学习结果的分类 加涅 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 态度 动作技能,二学习理论,1 经典的条件作用理论 巴普洛夫,2 桑代克的试误说 准备率 练习律 效果律,3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应答行为 操作性行为 强化 正强化 负强化 惩罚 程序性教学,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 自我强化 替代强化 直接强化,5、苛勒的顿悟说,6、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由教师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

16、操作和思考,自己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方法。,7、奥苏泊尔的认知接受学习,学习分类:接受-发现 有意义-机械 提倡有意义学习 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的过程。,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材料本身需要具有逻辑意义 学习之需要具备动机 认知结构中有相关的知识 积极发生作用,8、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9、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观 学生观 知识观,第八部分 知识的迁移,一 知识学习 安德森的知识分类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种类 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上位学习 下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规则学习,二 学习策略,概念: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和调控方式的综合。,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 包括:复述策略 精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 包括:计划策略 监控策略 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包括 时间管理策略 环境管理策略 努力管理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三、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