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2《雷雨》古代称谓中的“以卑达尊”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532508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1.2《雷雨》古代称谓中的“以卑达尊”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1.2《雷雨》古代称谓中的“以卑达尊”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1.2《雷雨》古代称谓中的“以卑达尊”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1).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称谓中的“以卑达尊”古代对人的尊称,往往不称对方为“上”,反而称之为“下”,诸如“足下”、“阁下”、“殿下”、“麾下”、“膝下”等。其中“足下”和“阁下”一直到现在仍在使用。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古代“以卑达尊”的风俗在人称中的反映。所谓“以卑达尊”,就是在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中,地位低的人跟地位高的人在谈话时,不敢直呼其名号,而用称呼其身前地位较低的侍从、僚属的办法来指代。这在君主面前就特别突出,所以就以禀告君主之前的侍从的形式来表示禀告了君主。古时君主坐于高堂之上,臣下则侍立或跪于堂下,故而臣下就以称君主阶前足下的侍从来代称君主。在战国策秦策三中,范雎献书秦昭王时,委婉指责说:“则臣

2、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南宋的鲍彪注曰:“不斥王,而指其足下之人,犹陛下也。”这个注清楚地表明:()“足下”就是足下之人,是以卑达尊;()“足下”犹“陛下”。“陛下”的本义是阶下或堂下。战国策秦策三中载荆轲刺秦王之事,写道:“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这里用的是“陛下”的本义。君主高坐堂上,阶下必有近侍手执兵器护围,臣子想跟天子说话或上书,必须通过这些“立陛下者”,后来“以卑达尊”,把君主或天子称作“陛下”。但秦汉以后,“陛下”之称渐增多,乃至诸侯亦有称“陛下”者,因而贾谊在新书等齐中说:“天子卑号(即以卑达尊之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称陛下”,他认为这

3、是“冒上轶主”。不过汉代以后,“陛下”已成为对君主的专称,没人敢做这样的“冒上轶主”之事了。“殿下”本义也是宫殿的陛阶之下。史记荆轲传中说:“诸郎中持兵皆陈于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这里用的是“殿下”的本义。宫与殿在汉魏时如果通用可以无别,若要细分就有所不同。天子宫中可称宫称殿,丞相府中则只能称殿不可称宫。所以,汉代在将天子称为“陛下”时,对于低于天子的侯王则称为“殿下”,如晋书中就称曹操为殿下。到了唐代,又把皇太后、皇后称为殿下。而到唐以后,一般就只称皇太子为殿下了。“阁下”本义是殿阁之下。因此,“阁下”也同“陛下”、“殿下”一样,自然而然地成了以卑达尊的称谓。原只用于有地位的人,至唐时“布

4、衣相呼,尽口阁下”(赵因话录)。从唐宋至今,“阁下”一词用得十分普遍。“节下”是魏晋时才有的对武职者的尊称。节,是当年大将常有的“持节”、“假节”的“节”,是军中权力的象征(后世“节度”、“节制”之节即由此而来),故而对武将及所有有武职的高级官员就尊称为“节下”。“麾下”也是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军中指挥用的旌旗,因此,“麾下”的本义是在将帅的指挥旗下,由此而演变为部下之意,由部下而再以卑达尊,于是就成为对将帅的一种尊称。“毂下”,本指车下。“毂”是古代木制马车车轮中间的圆木,外延插车辐,中间贯车轴,是车的重要部件,故可用作车的代称。“毂下”就是车下,对帝王来说,“毂下”可引申为帝王身边或京师地区;而对其它官员而言,则如同“麾下”一样,可作为对对方的一种尊称。对以上内容,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卷一中有一段总结性的文字,可供参考:“秦汉以来,于天子曰陛下,于皇太子曰殿下,将曰麾下,使者曰节下、毂下,二千石长史曰阁下,父母曰膝下。”再附带谈一下段成式所提及的“膝下”。“膝下”的本义是指幼儿依附在父母膝前之亲见情景,故而幼儿可称之为“膝下”;同时也就用以卑达尊之意,子女对父母也可以用“膝下”称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