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语文一上】全册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40531410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部编版语文一上】全册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部编版语文一上】全册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部编版语文一上】全册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部编版语文一上】全册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部编版语文一上】全册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部编版语文一上】全册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部编版语文一上】全册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9.i ei ui教学反思i ei ui是第三单元的三个复韵母,本课共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配有一幅孩子们听奶奶讲故事的情境图。第二部分是复韵母i ei ui的四声。第三部分是声母与i ei ui 的拼读,包括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第四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情境图。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愉快地玩耍,小女孩正快步奔向奶奶。第五部分是儿歌小白兔。其中bi、wi、 、 zi 是本课新学的音节,“白”“皮”是本课要认的生字。第六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妹、奶、白、皮”以及要求书写的音节词。教学重点为正确认读复韵母i、ei、ui组成的音节。了解复韵母的标调规则

2、。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pi du”。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妹妹”、“奶奶”两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小白兔。认识“妹、奶、白、皮”4个生字。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提示学生读准音、识记形。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说说图中有什么。在学生说到“挨、奶、白、戴、杯”等读音的时候相机出示i、ei、ui。复韵母的发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除了利用情境图学习发音,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练习发音如:借助语气词“唉”发i的音;模仿

3、和别人打招呼发出“欸”音发ei的发音;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示范发音,学生模仿跟读,反复练习中熟练正确朗读。 2.引导学生观察复韵母的调号位置。了解标调规则时,学生朗读标调儿歌。有在,把帽带,没找o、e,i、u并排标在后。 3.拼读音节时学生拍手朗读,学生朗读积极,记忆深刻。 4.本课是初次要求学生在四线三格中写音节词,提醒学生,这些复韵母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因此,字母要靠得近一些,写得尽量紧凑、匀称,形成一个整体,按顺序在四线三格中写完所有的字母后再标调,看完一个音节后再写一个音节,重点引导学生养成一个书写的好习惯。二、成功之处复韵母的读音教学充分利用了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4、,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说说图中有什么?相机出示复韵母提示发音。三、不足之处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复韵母的学习,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复韵母的四声练习缺少打乱顺序练习,不利于学生巩固强化发音。认识“妹、奶、白、皮”4个生字时如果有组词、说句练习会更好。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打乱韵母的四声练习,用开火车、小组合作练习读,指生读韵母,针对学生的读有针对性地纠正、指导。学习生字时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组词说句子练习。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0.o ou iu教学反思在o ou iu这次拼音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学会复韵母“

5、o、ou、iu”及认清形,正确书写。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时刻关注师生互动等自主、愉悦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交流,真正体现了“玩中乐,乐中学”的新理念,最终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一、教学效果:1.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趣地学。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挂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习o ou iu读音时,利用插图和现实生活中的背景,让学生在情境歌中找到复韵母,体会学习拼音的快乐。如教学ao时,通过联系挂图中小朋友身上的棉袄,利用棉袄的“袄”进行教学,只要把“袄”的第三声改成第一声,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比单一地讲解发音方法更吸引学生的兴趣。2.遵循规律,

6、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我先带领学生学习“o”后,让学生总结它的学习步骤和拼读要领,再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尝试学习ou和iu的拼读规律。在学习o ou iu的四声时,我让学生复习复韵母的标调规律,再引导学生运用标调规则给o ou iu的四声标调。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即体现了老师引导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节课我也注重了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比如让孩子在写字以前要将握笔的手高高举起,检查是否正确,自编顺口溜等训练。二、成功之处: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学得比较扎实:学生能够准确认读、正确书写复韵母o ou iu

7、;通过复习标调规则:“有就找,没找oe,iu并列标在后”,引导学生给复韵母标声调。联系以前学过的内容,学生能够准确辨别复韵母iu和ui,再请学生标声调,达到巩固“iu并列标在后”这一标调规则的效果。其次,我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在书写习字册时,我会及时提醒注意“三个一”,在巡视指导时,通过投影仪反馈学生的书写情况,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最后,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全班一起表演儿歌、请学生上讲台给复韵母标声调、学生一起做拼音操等活动,既动手又动脑,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三、不足之处:1.教学形式还可以多样些,可以多穿插些游戏,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让学生在拼音王国里欢乐地学习。2.本节课,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与谈论的环节比较少,主要是担心孩子不会,怕控制不了场面。其实,孩子有着很大的潜能。只要你引导得法,多给他们机会,他们会因为自己这样帮助别人感到自豪,也会因此喜欢合作学习。因此,以后自己在这方面要加强指导和培养。3.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对学生坐姿和握笔姿势强调的偏少, 应该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四、改进措施:以“情趣性、游戏性”为特点,倾心教学情境的设计。在学习“o、ou、iu”的读音时,充分利用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看插图猜读音,尝试读(亲自体验),并以学生当“小老师”为主线,让学生读好3个新的复韵母。这一

9、环节的教学,既体现了老师导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助互学互评的教学理念。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1ie e er教学反思ie e er是第三单元的两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两个整体认读音节,本课共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配有一幅海岛月夜的情境图。圆圆的月儿爬了上来,两位海岛姑娘在椰树下休息,其中坐着的姑娘戴着耳机在听音乐,站着的姑娘戴着耳环,正在唱歌。图中的“椰”提示ie和ye的音,“月”提示e和yue的音,“耳”提示特殊复韵母er的音。第二部分是声母与ie和e的拼读。第三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雪夜情境图。两个词语“夜色,雪花”中,都包含着本课新学的音节,其中“雪”是本课

10、要认的生字。第四部分是儿歌月儿弯弯,其中yue、er是本课新学的音节,“儿”是本课要认的生字。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雪、儿”以及要求书写的音节词“ y”。教学重点为复韵母的正确认读,声母与ie e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知道j、q、x和e相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教师反复示范朗读复韵母,学生整体模仿跟读,反复练习发音,为方便学生记忆借助情境图加深理解。2.重点区分ie和ei的字形时,借助i和e的卡片,不断轮换位置让学生认读,区分两个复韵母的字形,提醒学生注

11、意借助读音分辨字形,只要把复韵母中第一个字母的音读准,就可以很容易地把两个形近复韵母区分开来。3.j、q、x和e相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是教学难点,利用儿歌小遇到j、q、x,擦掉眼泪笑嘻嘻;小离开j、q、x,带上两点哭啼啼。2、 成功之处1.在教学中抓住了教学难点,j、q、x和e相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并用儿歌这种学生容易理解的方法,学生轻松突破了本课难点。2.音节词书写时强调学生字母与字母的间隔要紧凑,并示范整体认读音节中的ye的大“y”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学生写的比上一课有很大进步。三、不足之处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复韵母的学习,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

12、憾:月儿弯弯大部分学生课前能熟练背诵,但是就儿歌中要求学生认读的“夜色、雪花”两个词语,单独拿出来学生认读时,个别学生并不熟练。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复韵母、特殊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在单独朗读时可以准确朗读,但是与声母组成音节时个别学生不能正确拼读,在儿歌中要求会认字部分学生认读不准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多下功夫指导,学生能准确背诵小与j、q、x相拼的儿歌,出示练习题,检查掌握情况,效果会更好。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2 n en in un n教学反思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重要保证,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

13、从语言实践中来,又回到语言实践中去的过程。是一个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起的新的联系过程。汉语拼音字母标识的语音,其实是在儿童语音中经常出现,因此教学中只要善于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所学的字母接通,匹配,化难为易,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汉语拼音的学习效率。一、教学效果: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所以一上课老师放一首歌曲引入。学生自由地做动作,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接着让他们做摘苹果游戏,将学生带入拼音乐园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对拼音的兴趣。联系语境,教学发音,指导书写。出示情境图,在看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学习两个前韵母时,

14、老师示范发音,讲解发音的方法,让学生模仿、交流。小组学习,老师巡视作个别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学习后面的三个后鼻韵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音,体会发音的过程,探究发音的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找新的未知点,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在指导书写时,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看清五个前鼻韵母的位置,再让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几个,这样学生记住字母的形,讲练结合。二、成功之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声母与n en

15、in un n相拼时,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先由老师带着学生学习第一组拼读音节,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学习其他的三组音节,然后交流反馈。 复习旧知,突破难点。 三拼音节拼读是难点,老师用填空形式g( )nun、q()nqun让学生说出介母是谁,然后指导拼准三拼音。j、q、x与相拼省写两点学生已学过,但学生易忘记。教师先复习j、q、x与的拼读规律。让学生拼读,使学生化难为易。最后用游戏的形式汇报拼读音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中学拼音,在游戏中学,学生就会学得轻松又愉快。 三、不足之处: 我在教学的设计上,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没有充分利用过多的形式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改进措施:应该利用多种游戏形式贯穿课堂,导入自然,尽量避免节外生枝的活动,使各环节间的衔接紧凑有效。直观、形象的衔接和引导能激起学习的高潮。在这三个复韵母的学习过程中,自然流畅的过渡才能紧紧使每个拼音相连。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3n en in on教学反思n en in on是第三单元的四个后鼻韵母,本课共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个后鼻韵母和一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一幅妈妈哄婴儿睡觉的情境图。弯弯的月牙爬上了窗台。屋里的墙上,猫头鹰形状的挂钟在嗒嗒嗒地走着;灯光下,妈妈坐在床上哼着歌,哄着怀里的婴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