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三 双绞线综合布线教学教材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0531315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二十三 双绞线综合布线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实验二十三 双绞线综合布线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实验二十三 双绞线综合布线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实验二十三 双绞线综合布线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实验二十三 双绞线综合布线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二十三 双绞线综合布线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二十三 双绞线综合布线教学教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二十三 双绞线综合布线,实验课的基本内容,【实验目的】 1掌握双绞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2掌握配线架配线和打线钳的用法。 3掌握双绞模块的打法。 4掌握理线器的作用和用法。 5掌握安装机柜和综合布线管理和应用方式。,【实验内容】 1配线架的打法。 2模块的打法和理线器的应用。 3综合布线工具的用法。 【实验设备及环境】 1综合布线的打线和测验工具。 2.机柜、双绞线、配线架、理线器、模块、面板和面板底座、扎线带。 3、办公室布线实验环境。,实验课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综合布线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技能,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和社会用工的需求以及学校实验环境,本章节只是介绍双绞线

2、综合布线应用,并以办公室做为网络布线实验环境。 网络布线加网络设备构成了物理上的现代信息网络体系。网络布线作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系统集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布线系统的设计、连接和安装的质量,都直接影响到网络通信的质量。布线设计从根本上决定着网络布线的性能,对局域网络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PDS)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在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传输信息,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1、布线方案 办公网络布线方案采用标准布线设计,借助双绞线、配线架和信息插座构建布线

3、链路,从而在交换机上实现信息点之间的互联。并可调整交换机与配线架之间的跳线,节约交换机端口,控制用户对网络的连接,布线设计,如图所示。,【双绞线布线系统】,布线方案设计,2、信息点数量 通常情况下,每个座位或员工预留一个信息点即可,另外,再在合适的位置为网络打印机或无线AP预留2或3个信息点。电话线的数量通常不需要太多,一般每个房间1部电话即可,负责人或秘书房间可以预留两个电话插座,以方便同时连接传真机。 3、信息插座位置 信息插座的位置应当在办公桌附近,既便于计算机接入网络,同时也可以利用桌子遮掩弯曲的网线,使办公室场所看起来比较整洁。信息插座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0cm,与电源插座的相

4、对位置也要保持在20cm左右。,根据办公场所的不同,办公网络的布线通常可采用三种方案敷设双绞线:一是明装式,二是地面式,三是暗埋式。 1、明装式 如果办公桌是沿墙摆放,那么可以采用明装式布线,所谓明装式,是指将PVC线槽沿墙壁固定,并隐藏在护壁板内的布线方式。该方式由于无需剔挖墙壁和地面,不会对原有建筑造成破坏,且施工简单方便,并且便于随时打开线槽向其中添加新的双绞线。该方式通常使用明装盒,并根据线缆的数量决定所使用线槽的尺寸。 2、地面式 如果办公桌在办公室中间成排摆放,那么就应该采用地面式。所谓地面式,是指将PVC管槽和信息插座直接敷设在地面上,并巧妙地利用储物柜或隔断将管槽和插座隐藏起来

5、,防止被践踏而损坏。通道处的PVC线槽,可以使用铝合金线槽进行保护,并固定在地面上。 3、暗埋式 如果需要对办公室进行装修,那么应当在装修之前进行布线,将电源线和双绞线直接埋入墙内,从而使办公室环境更加整洁美观。,【双绞线布线系统】,布线方式,1、双绞线 由于办公用户对网络传输速率和安全性的要求都不是很高,同时外界的电磁干扰也较小,而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完全可以实现1000Mbps的传输速率,并且基本可以不受外界电磁干扰影响,因此性价比最高的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是办公室布线的首选,如图所示。,【双绞线布线系统】,布线产品,2、信息插座 信息插座由3部分组成,即底盒、面板和信息模块。 底盒 底盒安装

6、在墙上或被埋入墙内,为整个信息插座提供支撑,因此必须非常结实安装要牢固,如左图所示。 面板 底盒与面板必须采用统一标准,面板宜采用双孔面板,用于分别连接计算机和电话。如果确定只连接一台计算机,也可以选择单口面板,如右图所示。,【双绞线布线系统】,布线产品,3、信息模块 信息模块必须与布线系统保持一致,因此也应当选择使用超五类非屏蔽线模块。如图所示 。,【双绞线布线系统】,布线产品,4、配线架 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为线缆提供平行进入RJ-45模块的通路,使线缆在压入模块之前不再多次直角转弯,减少了自身的信号辐射损耗,同时也减少了对周

7、围线缆的辐射干扰。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或墙上。办公网络应当采用机架式配线架,用于容纳更多数量的用户,配线架分为24口和48口两种,应当根据网络内的信息点数量合理选择。在本章节我们用的配线架是双绞线配线架。如图所示。,【双绞线布线系统】,布线产品,5、跳线 RJ45-to-RJ45跳线用于连接信息插座与计算机。适用于设备间或水平子系统的互配端接,满足T-568A超五类传输标准,符合T568A和T568B线序。如果使用机架式配线,办公网络将只使用RJ45-to-RJ45跳线。该跳线为通讯设备、模块化配线架之间实现快速互连,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并备有多种长度、接头方式和颜色可供选择(跳线的制作方法在第

8、一章已经介绍),如图所示 。,【双绞线布线系统】,布线产品,6、理线器 为了让配线架和交换机之间的跳线更加美观,每个交换机和配线架之间都最好配一个理线器,如图所示 。,【双绞线布线系统】,布线产品,7、机柜 机柜也是小型网络布线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用于固定配线架和集线设备。通常情况下1m高甚至只有0.5m高的机柜就可以了,如图所示 。,【双绞线布线系统】,布线产品,8、网络布线工具和材料 端接信息插座,除了需要使用剥线钳和偏口钳外,还需要使用打线工具,用于将双绞线压入模块,并剪断多余的线头,如图所示。,【双绞线布线系统】,布线产品,9、其它辅料 除此之外,还应当购买一些扎线带、PVC管和弯头,用

9、于敷设电缆 。,1、把双绞线从布线底盒中拉出,使用网络钳剪好足够长度,使用剥线钳剥除外层绝缘皮,然后剪除抗拉线。 2、信息模块置于专用工具或桌面等较硬的平面上。 3、开4个线对,但线对之间不要拆开,按照信息模块上所指示的色标线序(一定要与配线架执行相同的标准),稍稍用力将导线一一置入相应的线槽内,如图所示。(注:通常情况下,模块上同时标记有T568-A和T568-B两种线序,应当根据布线设计时的规定,与其他连接设备采用相同的线序)。,【双绞线布线系统】,综合布线过程,【实验过程】,端接信息插座,4、将打线工具的刀口对准信息模块上的线槽和导线,垂直向下用力,听到“咯”的一声,模块外多余的线被剪断

10、,如左图所示。重复该操作,将8条导线一一打入相应颜色的线槽中,如右图所示 。,【双绞线布线系统】,综合布线过程,【实验过程】,端接信息插座,5、将塑料防尘片沿缺口穿入双绞线,并固定于信息模块上,如下面两图所示 。,【双绞线布线系统】,综合布线过程,【实验过程】,端接信息插座,用双手压紧防尘片,信息模块端接完成。将信息模块插入信息面板中相应的插槽内,如上页右图所示,听到“咔”的一声后,说明两者固定在一起。最后,用螺丝将面板固定在信息插座的底盒上,如图所示 。,【双绞线布线系统】,综合布线过程,【实验过程】,端接信息插座,1、将附送的金属支架安装在配线架上,用于支撑和理顺双绞线。 2、利用网络钳将

11、双绞线剪至合适长度,并用剥线刀剥除双绞线的绝缘层包皮,并剪除抗拉线。 3、依据所执行的线序标准(一定要与信息模块执行完全相同的标准),依照配线架上的色标,将双绞线的4对线按照正确的顺序一一分开。 4、根据配线架上所指示的颜色,将导线一一置入线槽。将4对线完全置入后如图所示 。,【双绞线布线系统】,综合布线过程,【实验过程】,端接双绞线配线架,5、利用打线工具端接配线架与双绞线,如左图所示。注意,一定要使刀口向外侧,从而将多余的导线切断。重复操作,端接其他双绞线,完成打线后如右图所示 。,【双绞线布线系统】,综合布线过程,【实验过程】,端接双绞线配线架,6、将线缆理顺,并利用尼龙扎带将双绞线与理

12、线器固定在一起,然后成束固定在机柜上。最后,使用网络钳剪去扎带多余部分。整理完成的效果如图所示。当然,也可以先打好配线架,然后再将配线架安装到机柜中,最后,将理线器固定在机柜正面,并利用跳线将配线架与交换机连接在一起 。,【双绞线布线系统】,综合布线过程,【实验过程】,端接双绞线配线架,7、插好、理好线后,在每个线头贴好标签,标识出每个线的作用,最后盖上理线器盖,好图所示,做到美观清析 。,【双绞线布线系统】,综合布线过程,【实验过程】,端接双绞线配线架,8、如果做较大的综合布线,多个交换机和配线架之间都要配置一个理线器,并做好清析的标识,效果如图所示 。,【双绞线布线系统】,综合布线过程,【实验过程】,端接双绞线配线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