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40530125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调整分封策略,并采取了新办法安置旧殷势力。如卫康叔受封于殷都旧地,他领有的七个殷人氏族大多是原住民;鲁侯伯禽领有的六个殷人氏族,则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反映了分封制( )A.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 B.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C.实现了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2.秦朝时,中国完成了从“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的封建制向“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

2、的郡县制的转变。这种转变( )A.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B.使得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C.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D.是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之一3.汉代,政府选官时的选举或考试,都实行分区定额。无论经济文化先进或落后的地区,都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同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这些举措( )A.目的在于维系王朝统治 B.使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向平衡C.缓解了中央和地方矛盾 D.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4.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雍正时期的军机处,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这些做法意在( )A.加强

3、了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权 B.使中央政府机构不断得到完善C.提高中央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 D.致力于构建政府权力制衡机构5.古代雅典城邦“最重要的立意是要在最广义上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城邦随时关切其公民是什么样的人”。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已相当完备 B.意在强调公民意识C.崇尚尊重生命的价值 D.重在限制个人自由6.罗马法学家认为,法官进行司法裁判时应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查士丁尼在编辑法学阶梯时也明文规定:“一个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这体现的原则是( )A.己法自守 B.程序正义 C.无罪推定 D.形式主义7.近代以来,议会无论在原则上还是在实际中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

4、中心,一般来说,国家的重大问题都要在议会中通过表决才能获得通过。这可以用来说明( )A.法国大革命后的政治生态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完善C.美国邦联体制的运作形式 D.德国统一及其代议制的确立8.制宪会议上,美国的建国者们认为:过度的民主会毁掉美国,过少的民主则会毁掉独立战争所赢得的自由。他们主张建立由“一个”“一些”和“许多”三部分组成的政府。这一方案旨在强调( )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人民主权原则 D.有限民主理念9.“议员们既无热情,也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

5、妥协的共和国,他还需要大力改造”。这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 )A.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B.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C.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D.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0.1858年,在与英方代表谈判时,清政府代表提出: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其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饮差公馆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散数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这表明当时( )A.统治集团内部已有近代外交观念 B.列强在华治外法权得到强化C.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D.英国获得在华建使馆的特权11.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

6、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12.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关于“新的起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C.甲午战争造成

7、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 D.甲午战争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13.陈独秀评价辛亥革命时说“然所谓民主革命任务,并未真正完成”,他指出“切切不可忘记孙先生的教训,我们要深切的认识抗日之目的,是必须首先排除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才能够建设民族独立的国家,以发展民族工业,以完成辛亥革命所未完成之任务。”陈独秀强调的是( )A.民主革命必须要实现民族独立 B.要吸取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C.抗日战争要完成政治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后中国革命的艰难14.据统计,抗战初期中共的群众组织;除了在中共控制区域得到发展外,还扩展到整个大后方地区。河南华西县“全县3000民众”分别参与各类群众组织;晋冀豫区“全区有组织的

8、群众达130多万人”。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 )A.国民党改变对群众的态度 B.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C.群众组织独立自主性增强 D.青年团体参政的热情日益高涨15.“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提出于( )A.大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井冈山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6.1939年,陈嘉庚为国招募3 200余位华侨机工,在新开辟的滇缅公路上抢运中国当时急需的战略物资。而美国华侨愤于日本侵华,分别在波特兰、旧金山成立美洲华侨航空学校、中华航空学校,为祖国培训、输送航空人才。这反映了( )A.抗战中

9、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B.中华民族各阶层团结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障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国际援助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7.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这一变化源于( )开始时间代议机关名称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1936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北省苏维埃代表大会1937年5月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议会1938年11月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参议会1945年10月陕甘宁边区下辖县(乡)将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C.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 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

10、展变化18.1836年6月,在木工威廉洛维特的领导下,伦敦工人协会发布了人民宪章,要求普选权,随后开展了“全国请愿书”签名活动,到1839年5月前,签名人数已超过129万。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高涨 B.早期工人运动以和平方式为主C.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第一个战斗纲领 D.无产阶级具有伟大的政治力量19.1917年,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在党内外引发争论,有人认为提纲“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并提出“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好将来要用它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那种面粉”。列宁则强调俄国历史的特殊性,认为俄国已经“有充分可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据此可知( )A.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紧迫性 B.

11、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C.列宁依据实践发展了革命理论 D.武装夺取政权的条件成熟20.下表是汉代董仲舒的部分言论。言论出处为人主者,以无为为道,以不私为宝春秋繁露离合根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春秋繁露阳尊阴卑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据此判断,董仲舒( )A.排斥了法家学说 B.创立了全新儒学体系 C.恪守了儒家传统 D.吸收了其他学派思想2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如果人不用一种普遍的意志代替他自己自私的个别意志,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将不能获得幸福和美德。德国哲学家谢林也讲过,“作为其自我实现的个人的自由在于使他自身与整体一致。”他们都主张( )A.个人自由服从国家意志 B.自

12、由是普世性价值理念C.对自由意志的尖锐批判 D.法律对个人权利的约束22.宋明时期,一些儒者以及医者纷纷援医入儒。中医书籍儒门事亲中记载:“夫谷肉果菜之属,犹君之德教也;汗下吐之属,犹君之刑罚也。故日:德教,兴平之粱肉;刑罚,治乱之药石。”这反映出( )A.中医药学思想丰富了君主集权理论 B.中医理论推动了儒家治国之道的传播C.医学成为儒者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 D.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3.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虽举起“科学”“人权”的大旗,却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1920年,陈独秀发表谈政治,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

13、,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这说明陈独秀( )A.其主张从思想启蒙转向了政治改造 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阵营的集体性转型C.率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D.正确分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24.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依据的是他们自己的规则,他们就是不断地在创造新的传统。他们的作品事实上有很多确实做得像人的身体或者是物体的本身,但是这只能是他们唯一和现实相似的地方。这反映出艺术领域( )A.传统流派日益衰落 B.理性思维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渐趋淡化 D.自我意识备受重视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

14、举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再由吏部试以“言、身、书、判”,然后授以官职。科举选士制度虽然得以确立,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入仕途径。当时还保存着其他一些选官的途径,诸如恩荫、从军、流外铨、荐举、捐纳等选官方式依然占有相当的比重。隋唐五代宋时期虽然确立了科举入仕制度,但它并不能取代其他以地位、权势、功勋、金钱为依据的入仕门径。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君主立宪制确立后,政府管理事务增加,机构人员屡屡增添。国王和权贵借机行使带有封建特权色彩的职薪恩赐权,在政府中安插售卖亲近,力图以此影响控制下院。议会一再抗议,并借通过王位继承法任职法案之机作出专门规定,禁止领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